返回首页

无骨鱼养殖?

172 2025-02-26 07:57 到农村去网

一、无骨鱼养殖?

骨鱼生活在淡水区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是一种杂食动物,最佳的生存温度20多度,适合在南方养殖,北方养殖也行,酸碱度保持偏碱性,耐氧能力一般,我们认为是比较虚弱的。属于一种肉食性的杂食鱼类。一般亩放养量为11万尾,水深保持1.4米,成鱼每亩可以放30000尾,集装箱养殖每平方米可以800尾。

二、剑骨鱼养殖?

剑骨鱼适应性强,易饲养,能在短时内忍受5摄氏度的低温。

剑骨鱼对水质要求不严,能在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水中正常生活、繁殖,适宜水温为摄氏度。

饲养剑骨鱼的水要有充足的溶解氧,使其能在中下层水域活动。如果水中溶解氧少,它们便会浮在水面游动,严重缺氧时,有的雄鱼会跃出水面。剑尾鱼食性杂、食量大,不伤害其它鱼,可以混养

三、黄骨鱼养殖?

池塘条件

黄骨鱼养殖时,要保证好池塘条件,池塘需保证水深在1.5米以上、池塘形状一般为长方形,长宽比一般为2~4∶1,采用泥沙质底,保证排灌方便、水量充足,提前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

鱼苗投放

鱼塘每平米养鱼二尾,每亩可养1300尾鱼,可根据池塘大小放鱼苗,鱼苗投放应在天气晴朗时,可搭配其他鱼苗投放,黄骨鱼属于底栖杂食偏肉食性鱼类,可以和草鱼、鳊鱼、鳙鱼、翘嘴鲌等中上层鱼类混养。

喂养饲料

黄骨鱼为杂食性鱼类,人工养殖可喂绞碎的鱼、虾及软体动物,也可饲喂人工饲料(一般购买鱼饲料即可)。投喂时应注意“尽早开食、少喂多餐”,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等情况科学投料。

日常管理

黄骨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厘米, PH值6.5-8,建议每月换水一次,在池塘中安装增氧机,定时清理池塘壁,增加水中的溶氧,避免或减少浮头,使黄骨鱼生长正常。

四、骨鱼养殖方法?

骨鱼生活在淡水区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是一种杂食动物,最佳的生存温度20多度,适合在南方养殖,北方养殖也行,酸碱度保持偏碱性,耐氧能力一般,我们认为是比较虚弱的。属于一种肉食性的杂食鱼类。一般亩放养量为11万尾,水深保持1.4米,成鱼每亩可以放30000尾,集装箱养殖每平方米可以800尾。

五、水产黄骨鱼养殖技术

水产黄骨鱼养殖技术与养殖要点

水产黄骨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宝贵鱼类资源,其肉质鲜美,口感细嫩,备受消费者青睐。由于其养殖周期短、适应范围广且易于管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关注水产黄骨鱼的养殖技术。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水产黄骨鱼的养殖技术与养殖要点。

一、水质要求

水产黄骨鱼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高,根据其幼鱼、苗种和成鱼三个阶段的要求有所不同:

  1. 幼鱼阶段:适宜水温为24-30摄氏度,pH值在6.5-8.0之间,溶解氧浓度不低于5mg/L。
  2. 苗种阶段:适宜水温为22-28摄氏度,pH值在6.5-8.5之间,溶解氧浓度不低于4mg/L。
  3. 成鱼阶段:适宜水温为20-25摄氏度,pH值在6.5-9.0之间,溶解氧浓度不低于3mg/L。

并且,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水体清洁,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药物,以免对水产黄骨鱼产生不良影响。

二、饲料管理

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是水产黄骨鱼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其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可以采用自制或者购买优质饲料。

幼鱼阶段:刚出苗的幼鱼可使用小颗粒的复合饲料,每天喂食2-3次,每次饲料量应适量,避免造成浪费和水质污染。苗种期饲料可逐渐加大颗粒大小,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帮助其快速生长。

成鱼阶段:成鱼更大的需求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可适量增加饲料中的糖类和油脂含量。每天喂食2次,每次饲料量应根据鱼的体重和养殖密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三、定期管理

水产黄骨鱼的养殖需要定期进行管理,以确保良好的养殖环境和鱼群的健康生长。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水质的各项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浓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疫病防治:加强疫病的防治工作,定期做好鱼苗的免疫接种工作,观察鱼群的行为和体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排水换水:定期对池塘或养殖槽进行排水换水,保持水体清洁,避免积聚过多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四、繁殖技术

水产黄骨鱼的繁殖主要通过人工控制进行,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繁殖技术:

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繁殖,一般为24-28摄氏度。

鱼苗选种:选择健康的鱼苗进行繁殖,提高繁殖成功率。

鱼饵加强:在繁殖过程中适量增加鱼饵的投放量,增强鱼群的食欲和繁殖能力。

繁殖容器管理:合理设置繁殖容器,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清除废弃物和未受精卵。

五、疾病防控

水产黄骨鱼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及防控措施:

细菌性疾病:对发病鱼群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加强水质管理、饲料管理和疫苗接种工作。

寄生虫感染:加强对鱼群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寄生虫感染,适量投放寄生虫药物进行防治。

水质异常:定期监测水质指标,保持水体清洁,避免水质异常造成鱼群发病。

结语

水产黄骨鱼养殖技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养殖户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合理的水质管理、饲料管理、定期管理和疾病防控等工作,可以提高水产黄骨鱼的养殖效益和产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

希望本篇文章对水产黄骨鱼养殖技术与养殖要点有所帮助,让更多的养殖户能够成功地开展水产黄骨鱼的养殖业务。

六、黄骨鱼养殖,包回收是真的吗?

假的。

多说无益,自行领悟。

人家有钱,完全可以自己搞。为什么要带你?

除非是合作社

七、毛骨鱼养殖技术?

1、搭配放养,翘嘴白鱼+毛骨鱼鱼养殖模式。毛骨鱼池塘混养,也可在其它养殖商品鱼池塘中套养,每亩可套养300尾左右冬令鱼种,当年可起捕商品鱼150-250斤左右,它既不妨碍其它产品,又能适当增加收入。

2、网箱专养,苗种培养网目0.18,每平方米可放苗5000尾,到冬天后分箱每平方米可放100-150尾,上面可适当搭配花、白鲢适量,每平方产量可达60-70斤,产值800-1500元左右。

3、大水面可增养它即不增加太多成本,就可以利用天然水资源大幅度增加经济收入。

4、毛骨鱼 鱼不耐浮头,所以日常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注意池塘不能大面积鱼类浮头,保证其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池塘捕捞时,拖网很难捕到,只有干塘起捕,但不能完全把水抽干,稍微有点水,人手多一点,尽量快点捕起,放清水里冲氧就可。

在花骨鱼的养殖中,鱼种的培育非常重要,要培育出大规格鱼种,那么在饲养管理方面必须非常精心,并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为花骨鱼的养殖打下成功的第一步。

八、王骨鱼养殖周期?

黄骨鱼的生长周期大概在12-13个月左右,但是它生活的环境温度会影响到生长周期,比如在温暖地区可能是12个月,寒冷地区可能是13个月左右。而且不同的品种生长周期时间也不一样,比如全雄黄骨鱼大概10-11个月就可以完成生长期。但是直接影响黄骨鱼生长速度的是喂食的饲料,喂食的饲料蛋白含量高的就生长的更快,蛋白质含量低的,生长相对慢一些

九、黄骨鱼养殖设备?

养殖设备:需要有抽水机、投饵机、增氧机和养殖船等设备。

水温和水深:水温需要控制在6-38℃的范围内,水温在25-28℃的时候是最适合黄骨鱼的生长的。水深需要在2m以上。

环境:水体最好有活水流动,而且鱼塘中的水体透明度需要保证在35cm以上。在使用药剂时要注意,黄骨鱼对较多的药物都比较敏感,需慎用。

十、黄骨鱼养殖环境?

养殖黄骨鱼宜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底质及生态环境良好的水体,水质应保持在6.5至8左右,水的透明度要在35至45厘米,养殖中要定期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