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秋鱼怎么养殖?
刀秋鱼养殖比较简单,但是要注意以下一些事情。
1,刀秋鱼一般生活在南方多水草的浅水区。深水不行。
2,养殖适宜的温度应该在24 - 28℃左右,低于该温度对养殖不利甚至会导致死亡。
3,喜好弱酸性的软水。至于其他的基本没有什么要注意的了,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并且疾病也比较少
二、秋刀刺鳅如何养殖?
答:选择环境安静、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地方建设仿生态养殖池。池塘消毒处理后再移栽轮叶黑藻,待其有一定数量再放入鱼种。5cm之前投喂轮虫,5-15cm时投喂切碎水蚯蚓,15-20cm投喂蝇蛆、黄粉虫以及配合饲料。注意调控水质,防治病虫害。仅供参考。
三、刀秋鱼人工养殖有过吗?
不是刀秋鱼,而是刀鳅鱼,很少有人养殖
刀鳅鱼人工养殖技术
1、池塘要求
一般以土池为好,池塘面积一般为1亩-2亩,池水水深1.5米以上,塘基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池底淤泥少,池塘排灌方便且四周环境安静。池塘内种植1/5左右水面的水葫芦,可以调节水质和为大刺鳅隐蔽遮阳。鱼种下池前,以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然后贮水,待药物毒性完全消失后才可以放入鱼种。
2、鱼种放养
一般在每年5月-6月投放全长5厘米以上的鱼种,要求投放的鱼种同一规格,一次投放足量,鱼种体质健壮。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尾/亩-3000尾/亩。经过8个月-10个月的养殖,成鱼平均个体达200克以上,即可收获上市,亩产量一般达250公斤-300公斤。
刀鳅鱼人工养殖
3、饲料
大刺鳅为杂食性鱼类,目前人工养殖大刺鳅主要投喂冰鲜鱼,经过人工驯化后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但要注意的是:要求冰鲜鱼的质量应比较好,不要腐烂变臭,否则容易引发细菌性疾病。
4、日常管理
因为养殖密度较高,所以要求经常加注新水,防止因大量投喂饲料而导致水质恶化;在雷雨天气,要及时巡塘,检查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无损,防止大刺鳅跳逃和池水漫池;做好饲料的保鲜工作,确保饲料新鲜,不腐烂变质,同时投喂要做到“四定”;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每隔15天-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水1次,以调节水质,如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
四、秋鱼刀做法?
先把秋刀鱼清理干净,去除鱼鳞和内脏,在秋刀鱼两侧都切上几刀,这样方便入味,用少许盐在秋刀鱼两侧均匀地抹上,这样更入味,葱切丝,姜切片,把葱丝和姜片塞到秋刀鱼的肚子里,腌制30分钟,腌好后,用厨房用纸将秋刀鱼身上的水分吸干,接着用刷子在秋刀鱼两侧均匀地刷上食用油,烤箱180度,上下火,中层,将刷好食用油的秋刀鱼入烤箱烤40分钟,烤20分钟的时候,将其取出来两面再次刷一遍食用油,并撒上烧烤料,因为孩子不能吃辣的,所以有一条没有撒烧烤料,直接刷油烤的,最后再次入烤箱烤20分钟,至烤熟出炉享用吧。
五、养殖秋蚯蚓技术?
答养殖秋蚯蚓技术将蚯蚓养殖种苗均匀撒在底料上,并轻轻混合,同时在中心位置手工挖出直径20-30cm,深度10-12cm左右的样子。
六、秋引养殖技术?
选种
目前最适合大面积养殖的品种是大平二号。此蚓一般体长50~70毫米,体腔直径3~6毫米,成蚓体重0.45~1.1克。体上刚毛细而密,体色紫红,但随饲料、水份等条件改变体色也有深浅的变化。这种蚯蚓除体腔厚,肉多,寿命长,能适应于高密度饲养外,还有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易于饲养等优点,非常适合人工大面积养殖。
二.饲料准备
1.适合大面积养殖的饲料只有三种:牛粪、猪粪或牛粪、猪粪以任意比例相加。
2.饲料发酵:将牛粪或猪粪、混合粪放到平地上摊开10—25厘米厚,晒至5到6成干左右。接着将这些粪料架堆起来,可以采用长方形、半圆柱形堆法,每堆一层(厚15—20厘米)粪料就淋300到500倍的生态菌一次,如此重复铺4—7层,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3—4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如金菌)。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5—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三.调制和添加营养促食物质的方法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四.放养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50厘米宽的条形,长度不限,间隔30厘米。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死亡。
五.日常管理
1.温度:蚯蚓是变温动物,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直接影响蚯蚓生长发育和产卵状况的重要生态因子。一般来说,蚯蚓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湿度:蚯蚓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它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如果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蚯蚓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就不能保持湿润,因而不能正常呼吸,蚯蚓马上会发生痉挛现象,不久就会死亡。蚯蚓体内水的成份极大,占体重的75%以上,因此,防止水份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当然,土壤过于潮湿对蚯蚓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由于蚯蚓喜食细,烂,湿的饲料,尤其是它要靠皮肤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来呼吸,因此对蚯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蚯蚓抗急剧干燥的能力很差,其生育环境的最适湿度为70-75%。
3.空气:蚯蚓养殖的全过程均需充足的新鲜空气。为了保持饲养床始终处于疏松、透气状态,可采取以下措施:基料厚度不得超过规定高度,必须时予以削减;饲养一段时间后可适当翻动1次基料,将上、下层基料翻动,调换位置,既可使下层基料疏松、透气,又有助于上、下层基料湿度趋向一致。
4.养殖密度:蚯蚓的放养密度与蚯蚓的种类、生育期、养殖环境条件(例如食物、养殖方法和容器)、及管理的技术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所以在养殖蚯蚓时适时扩大养殖床,调整养殖密度,取出成蚓,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六.病害防治
饲料中毒症
发现蚯蚓局部甚至全身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体液,大面积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含有毒素或毒气。这时要迅速减薄料床,将有毒饲料撤去,钩松料床的基料,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入底部休息,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蛋白质中毒症
如发现蚯蚓的蚓体有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未死的蚯蚓拒绝采食,有悚悚颤栗的恐惧之感,并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时饲料成分搭配不当引起蛋白质中毒。饲料成分蛋白质的含量不能过高(基料制作时粪料不可超标),因蛋白质饲料在分解时产生的氨气和恶臭气味等有毒气体,会使蚯蚓蛋白质中毒。发现蛋白质中毒症后,要迅速除去不当饲料,加喷清水,钩松料床或加缓冲带,以期解毒。
缺氧症
如果发现蚯蚓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这是氧气不足而造成蚯蚓缺氧症。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粪料未经完全发酵,产生了超量氨、烷等有害气体;②、环境过干或过湿,使蚯蚓表皮气孔受阻;③、蚓床遮盖过严,空气不通。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如将基料撤除,继续发酵,加缓冲带。喷水或排水,使基料土的湿度保持在30—40%左右,中午暖和时开门开窗通风或揭开覆盖物,加装排风扇,这样此症就可得到解决。
胃酸超标症
在发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饲养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死亡,有的病蚓死前出现体节断裂现象。这说明蚯蚓饲料中淀粉、碳水化合物或盐分过多,经细菌作用引起酸化,使蚯蚓出现胃酸超标症。处理方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风,喷洒苏打水或石膏粉等碱性药物中和。
水肿病
如发现蚯蚓身体水肿膨大、发呆或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的蚓茧两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这是因为蚓床湿度过大,饲料PH值过高而造成的,这时应减小湿度,把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基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中和酸碱度,过一段时间再试投给蚯蚓。
毒害
蚓体出现痉挛状结节,变粗而短,环节红肿,全身粘液分泌增多,蚯蚓变白而死亡。原因是蚯蚓吃了有毒的饲料,如在畜粪堆附近喷过农药,蚓床上浇了污染的水,在蚯蚓暂养育壮处曾堆放过化肥、农药,运送蚯蚓的容器接触过有毒物品,以及暂养蚯蚓放在薄膜上又不漏水,喂的饲料太潮,蚯蚓生活的环境过份潮湿,气温高时出现蚓体变白,少数死亡。如因毒害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多次喷水,让有害物质随水洗掉,还要勤添精饲料米糠、麸皮等;室内暂养蚯蚓发病,则要搬离。如因过份潮湿造成蚓体变白,可添加发酵过的干畜粪或精饲料,与原有潮料和蚓粪拌和,并将薄膜取出,如发现已有少数死亡,即搬入蚓床饲养,以使尚能活动的蚯蚓恢复健壮。
七、秋沙鸭养殖?
1、加强通风
保证鸭舍的空气流通,新鲜凉爽,如果夜间闷热,鸭子鸣叫,可将鸭子赶入池水中,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电风扇通风。
2、增设遮阳棚
初秋由于气温、水温较高,尽量将鸭子早放晚归,中午炎热时赶到遮阳棚里或大树边体息纳凉,减少热辐射。干热的中午可向棚内、鸭体喷洒凉水降温,以防中暑。
3、注意饲料的配制和饲喂
雏鸭养至7日龄后即可转入正常饲养。饲料的配合比例是玉米38%、次面粉20%、糠麸10%、豆饼25%、鱼粉3%、贝壳粉2%、骨粉1.5%、食盐0.5%,以及适量的多种维生素。
出壳后第1周的24小时内不断水、料,让其自由采食。1周后每3小时喂料1次;20日龄后每天喂料3~4次,并可利用稻田放牧,减少用料量。
4、加强保温
10月底起就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把鸭舍周围通风的地方堵得严严实实,防止寒风侵袭。放牧时将鸭赶到比较暖和的河滩、塘池、水渠避风处,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
5、加强防疫
经常检查舍内温度,观察雏鸭的饮食、排便、活动情况。经常洗刷饮水器,保证供给充足、干净的饮水,勤换垫草或改用沙土,既渗透性好,又防止寄生虫、细菌的滋生。此外,应注意防止天气突变而引起的感冒,平时可在饲料中加复方敌菌净、土霉素钙盐、复合维生素等药物,预防疾病的发生。一旦鸭子发病应立即治疗,并将病鸭隔离饲养。
八、如何养殖秋英?
1.室外种植
种植秋英不需要任何土壤准备,这正是很多花友们弄错的地方,事实上,秋英不喜欢肥沃的土壤,足量的氮肥将让秋英的枝叶疯长,甚至会影响到花朵的盛开和花期的长短,而且,秋英能忍受温暖干燥的天气,它是耐旱性极强的植物。如果利用种子培育秋英,小编提醒你,从播种到第一次开花大约需要五十天的时间,而从开花直到霜降,如果调理到位,秋英都可以悠然自得的炫耀自己的花瓣。
2.室内种植
如果室外温度较低,而花友们又急于看到新生的花朵,小编建议你室内种植,可以在初春于室内苗床里育苗,等长到大约8CM时或室外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再移到室外。而如果你未及时收获种子,秋英的穗状种头会被风吹走,那些尖尖的褐色种子随风飘散,如同蒲公英的种子一样,第二年你会看到这些种子将开放出自由之花。
九、泥秋养殖技术
泥秋养殖技术的重要性与应用
泥秋养殖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能够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和产品供应。泥秋养殖技术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和先进的养殖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和动物的产量和质量。
1. 泥秋养殖技术的基本概念
所谓泥秋,是指种植作物和养殖动物相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在泥秋中,农民可以将作物和动物的废弃物互为补充,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农田的秸秆和动物的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供应给农作物的生长;而农作物的剩余部分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和动物的生产力,还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2. 泥秋养殖技术的核心原理
泥秋养殖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养殖释放、种植吸收”。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减少动物养殖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排放,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恰当的种植方式,提高农作物对养殖废弃物的吸收能力,有效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这种养殖与种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方式,可以实现农作物和动物之间的良性循环。
3. 泥秋养殖技术的应用案例
泥秋养殖技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泥秋养殖技术应用案例:
- 猪养莲菜:在泥秋养殖模式中,农民将猪圈的废弃物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莲菜的生长。而莲菜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则来自于猪圈底部的雨水和猪粪水。这种模式使得猪养殖和莲菜种植相辅相成,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提高产品的品质。
- 鱼种稻田:在泥秋养殖模式中,农民在稻田中饲养鱼类,并将鱼粪作为水稻的有机肥料,供应养分。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使鱼类得到充足的食物和生存环境,还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养殖和种植的双重效益。
- 果树种养:在泥秋养殖模式中,农民在果树下养殖禽类,禽类的粪便再作为果树的有机肥料,供应养分。这种模式能够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为禽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了果树和禽类的共生。
4. 泥秋养殖技术的优势
泥秋养殖技术相比传统的养殖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 环境友好:泥秋养殖技术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养殖废弃物的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 资源节约:泥秋养殖技术通过养殖与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了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
- 提高产量:泥秋养殖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养殖废弃物提供的养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 改善生态:泥秋养殖技术可以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和水体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综上所述,泥秋养殖技术在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和种植方式,泥秋养殖技术能够实现农作物和动物的良性循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相信在未来,泥秋养殖技术将在农业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更多的福祉。
十、大白刀养殖?
白刀鱼的养殖过程包括以下几点。
1、挑选出优质的刀鱼。通过观察刀鱼的体形、鱼鳃、眼睛和鱼体来挑选出健康的刀鱼。
2、了解一些刀鱼的习性。刀鱼白天怕强烈的阳光,有“昼伏夜行”习性,所以刀鱼不适合饲养在强光下。同时注意水温,七星刀鱼要饲养在水温22~28℃,水质呈弱酸性的水中。
3、刀鱼的口味相当挑剔,只喜欢天然生物饵料。刀鱼喜食活小鱼、小虾等,所以要定期投喂。
4、注意对养殖区域的卫生的清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刀鱼必须生活在水中,因此要勤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