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土塘养殖甲鱼怎么养殖?

94 2025-03-02 04:16 到农村去网

一、土塘养殖甲鱼怎么养殖?

1、建池

甲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卵生动物,它多栖息的水底阴凉的地方,对养殖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怕风、怕吓、怕脏乱。所以在健壮养殖池时要选择在背风向阳、靠近水源以及排灌方便的地区,远离车道,以免鸣笛声使其受到惊吓。池的大小视养殖规模而定,池内要求用石块、水泥砌成一个斜坡,方便甲鱼爬行,还要在池地和池边铺一层细沙,还要搭建活动和产卵地方。养殖池四周要修建铁丝网,防止甲鱼外逃,有条件的可分池养殖,将亲甲鱼,幼甲鱼和成甲鱼饲养,方便管理。

2、选种放养

选种时可选择要选择板平而体大肥厚,背部呈褐色或黑暗绿腹部乳白或浅红色的,这样的甲鱼中比较好养,繁殖力强。如果是要自养自繁的模式,则要选择要体重达2kg,体重强健、无病无伤的甲鱼。放养前要对于池塘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先将池水排空,再用消毒药剂消毒,如果是水泥池,可用强力海因加水泼洒消毒,如果是室外土池,可用石灰溶液全池泼洒消毒。放养时也要注意密度,一般每亩放养2-3龄幼甲鱼100-150kg,最多不能超过200kg,都后期随着甲鱼随着逐渐降低养殖密度。

3、饲喂管理

甲鱼时杂食性动物,喜欢吃动物性的饵料,甲鱼幼苗一般多以水中昆虫、蚯蚓等为食,成年的甲鱼喜欢食用鱼虾、田螺等动物,也摄食一些蔬菜水果以及五谷杂粮等植物性饲料。一般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玉米粉、豆渣以及瓜果类和微量元素,这样合理搭配,可实现营业均衡,使甲鱼生长快速,又不会出现营养性问题。在投喂时要保证饲养的新鲜,动物性饵料最好经过消毒处理后在投喂,投喂时要遵循定质、定点、定时、定量四个原则,每天投喂3次,早中晚各一次,根据甲鱼生长和摄食量增大投喂量,多次少喂,慢慢增加。

4、病害防治

甲鱼是怕脏乱的动物,所以在养殖是保持养殖场所卫生清洁时必要的,还有定期消毒,特别是室外养殖,室外接触病菌的几率更大,易感染疾病。同时要加强水质和底质管理,在饲养水体中残存的饵料和甲鱼的排泄物会是水质和底质变差,它们堆集发酵,产生有毒物质,影响甲鱼生长。所以要经常检查,发现水质和底质变差,就要及时换水和改善底质。

二、墓塘养殖类型?

桑(桑树)基鱼塘、蔗(甘蔗)基鱼塘、果(水果)基鱼塘等类型

三、虾塘养殖技术?

塘虾养殖时要建造1.5-2.0米深的池塘,要求池底平淡,水质无污染且排灌方便。放养小苗之前一定要彻底对其消毒。当水温稳定在20度以上时就可放虾苗,规格1.5厘米以上的,每亩投放2-2.5万尾。平时投放饵料应按四定原则进行,更利于虾苗的生长。另外,还要注意水质的管理及病害的预防

四、土塘角养殖?

一、养殖准备

1、首先要选择地方修建好养殖池,一般可以利用池塘进行养殖,养殖池的四周水资源丰富,方便排水、换水,池塘的底部需要修平整,然后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的位置布置防逃网。

2、在池塘四周可以种植一些水草,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和遮阴藏身的作用,还可以在池塘四周布置一层围网,避免敌害进入,在放养前用生石灰将池塘进行消毒,有利于减少病害发生。

二、放养密度

1、要选择体质好、健壮、没有疾病感染的、没有外表及内在伤害、规格大小均匀的土塘鲺苗。

2、在放养前需要将鱼苗进行消毒:放入稀浓度的盐水中,清洗10分钟左右捞出,然后按照每亩放养2-3万尾的密度,将鱼苗放入养殖池中。

三、投喂饲料

1、土塘鲺是一种衣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品种,饲料种类也是比较多的,主要有田螺、河蚌、蝇蛆、鱼虾和动物内脏等,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喂土塘鲺,如果是需要高蛋白的饲料,也可以使用红虫、蚯蚓和黄粉虫等这一类的饲料。

2、一般每天需要喂食土塘鲺2次,分别是在早上8点左右,以及下午6点左右,在养殖过程中,还要根据天气的变化,以及土塘鲺的生长状态等,来合理的配置饲料比例和饲养量。

四、日常管理

1、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需要根据水体的肥沃程度,来合理的追施有机肥,有利于培育充足的浮游生物,以增加天然的饲料,期间还需要经常换水,一般每隔15天左右换1次水,以避免水质恶化。

2、如果温度比较高的话,需要根据情况来调整换水的周期,并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一般是每隔15-20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1次。

3、然后就是进行巡塘管理,查看土塘鲺的生长情况和活动情况,可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做好防护措施。

五、防治病害

1、土塘鲺发生的病害是比较多的,但这些鱼病也是比较常见和频发的,在水产养殖中都可能会发生。

2、比如车轮虫病、三代虫病、肠炎病、水霉病、小瓜虫病、尾孢子虫病等,可分别使用硫酸铜、高锰酸钾溶液、鱼菌清、食盐水、硝酸亚汞、甲醛溶液进行防治。

五、养殖塘钓鱼技巧?

1.

尽量不在周末钓鱼:一是因为周末钓鱼的人多,人工养鱼塘的水面较小,钓鱼的空间小。若是按时间,人头收费的鱼塘,除了周末假日,钓鱼的人较少,垂钓空间大,轻松舒适。

2.

用该塘主喂鱼的鱼饲料做诱饵或钓饵:鱼长期吃鱼饲料,有了癖食性,对其他饲料陌生,有经验的钓者多用鱼饲料做钓饵,会大有收获。

3.

在增氧机附近设钓点:增氧机会使水中的溶氧量增加,鱼儿喜欢在增氧机附近生活,所以在增氧机附近的鱼多,易钓获。

4.

钓雨后:下了雨,水温降低,水中溶氧量增加,雨后的第二天最适宜钓鱼

六、如何养殖塘鲺?

塘鲺鱼的成鱼养殖

  1.池塘建造可选择农家屋前屋后空地建造鱼池。为防止塘鲺鱼在池塘钻洞,池壁应为水泥或砖,如用土池则池壁应加厚、坚产,池底铺砂砾或粘质土。 鱼池面积一般为80~1600平方米,池堤1.5米,池水深0.6~0.8米,池底向排水口成倾斜状,池壁作数个洞穴,池中沉放直径13厘米、长5米的管子( 水泥或塑料的),以利鱼的躲藏与捕捞。池水中种植不超过总面积的1/2的浮萍等。

  2.放养 放养期一般为每年的3~8月份,放养密度,规格3~5厘米鱼种为80~100尾/平方米,有充足饲料和流水条件的可增至100~200尾/平方米。

  3.投饲塘鲺鱼系杂食性,既可投喂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植物性饲料。 为适应塘鲺鱼的摄食习性,投饲时间宜于清晨和傍晚各投一次,或傍晚一次投足。投饲量根据气候、水质与摄食强度而适当增减,一般日投量为池鱼总体重的 3%~5%。

  4.防病塘鲺鱼病害较少,常见的主要有打印病和肤霉病。 前者鱼体上发生圆形成椭圆形红斑点,如打印一样;后者在发病处白毛丛生, 毛上粘有黄泥。治疗方法:打印病可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肤霉病可用0.08%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同时,要防止水蛇、蛙类、鼠类和凶猛鱼类的侵袭。

  5.捕捞与运输 塘鲺鱼生长较快,饲养3~4个月可达120克的商品规模。捕捞后将鱼置于小水泥或砖砌池中1~2天,使之排出肠道食物并去除泥味,然后运往市场。 如长距离运输,则应将鱼装入充有氧气的尼龙袋中。

七、老塘怎么养殖?

老塘养殖方法:

1、清塘消毒,将鱼塘中的水全部排干,不管是用人还是机械的方法,一定要将塘中的淤泥及周边的杂物清理掉,并对塘底进行适当的平整。如果时间上充足,可对鱼塘进行适当的曝晒。在放鱼前10~15时对鱼塘进行消毒,基于是旧塘改造过来的,建议用生石灰带水消毒,用量为(水深1米时用150公斤/亩),化开后全塘洒均匀,这样更利于消灭鱼塘中的各种病源体和敌害生物。

2、施肥,在消毒前要根据鱼塘的的情况来施基肥,底质本身较肥的塘可适当少施肥量,而对于底质较瘦的塘则要加量,以鸡粪为例,每亩的用量为70~100公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用有机肥,在用之前一定要对其发酵处理,否则会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3、修整鱼塘的进水、排水系统,这个可结合鱼塘清塘时一起进行,对有漏水的地方进行修整。并且要在鱼塘加好水后在进行消毒前时做细致的确认,否则一旦消毒后就不好处理了。

4、供电线路检查,这个在放鱼前一定得做好,电对于养鱼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您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增氧机之类的设备,所以必须先做好。

八、蟹塘养殖必备?

成蟹养殖池塘的条件:

交通方便,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1:2.5-3。

防逃设施:

主要有水泥砖墙、钙塑板围栏、聚乙烯网片围栏三种形式。目前普遍采用钙塑围栏,将钙塑板沿埂四周埋入土中20厘米压实,间隔1米用木桩固定。

杀菌消毒清塘:

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

蟹池里宜种的水草:

养殖一塘蟹,首先要种好一塘草,水草是河蟹喜爱吃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是河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种水草的面积应占池塘面积的70%以上,主要品种有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轮叶黑藻、伊乐藻以移栽、扦插为主,苦草以播种方式种植。

蟹池里宜投放螺丝。

九、塘鲺怎么养殖

如何成功养殖塘鲺

塘鲺是一种重要的淡水鱼类,也是许多养殖户喜爱的品种之一。它具有高产、成活率高和耐寒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养殖户的青睐。那么,要想成功养殖塘鲺,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点呢?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养殖技巧。

1. 确定适宜的养殖环境

塘鲺对养殖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养殖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选择合适的水域。塘鲺适应性强,可以适应不同的水体,但最好选择水质清澈、富含氧气的水域。

其次,确保水温适宜。塘鲺对水温较为敏感,适宜的水温一般在18-28℃之间,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塘鲺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此外,为了确保塘鲺的正常生长,水域的环境应该干净整洁,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

2. 合理选择种苗

种苗的选择是养殖塘鲺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我们应该选择具有良好遗传背景的种苗,这样才能保证塘鲺的品质和产量。同时,种苗的大小和健康状况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种苗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养殖规模较大的正规种苗场,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种苗的质量和数量。

3. 合理投喂

塘鲺的饲养管理对于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合理的投喂可以提高塘鲺的生长速率和产量。饲料应该选择质量好、营养丰富的饲料,并且根据塘鲺的生长阶段和数量进行适当调整。

定时定量地投喂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的量根据塘鲺的大小和数量决定。同时,应该注意避免过度投喂,以免造成水质污染。

4. 疾病防控

塘鲺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疾病防控工作。首先,要保持塘鲺的生长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理饲养池和底泥。

其次,定期监测水质,确保水质的良好。如果发现水质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持水质的稳定。

另外,定期对塘鲺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如发现异常行为或病症,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治疗。

5. 定期清淤和补充水源

为了保持水质的稳定和保持塘鲺的生长环境,我们应该定期清淤和补充新鲜的水源。定期清淤可以去除底泥中的有害物质,保持水质的清洁。

同时,及时补充新鲜水源,保持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有利于塘鲺的生长和繁殖。

6. 定期测量指标

定期测量水质的指标,是掌握塘鲺生长环境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域的溶解氧、氨氮和水温等指标,来判断塘鲺的生长环境是否合适。

根据测量的指标,我们可以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保证塘鲺的健康生长。

结论

总而言之,在成功养殖塘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合理选择种苗、合理投喂、疾病防控、定期清淤和补充水源以及定期测量指标等关键点。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我们可以提高塘鲺的生长速率和产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养殖塘鲺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十、塘鳢怎么养殖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博客。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塘鳢的养殖技巧和经验。

什么是塘鳢?

塘鳢,又称为鳢鱼、黑鱼,是淡水鱼类中的一种。它具有肉质鲜美、脂肪含量较低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塘鳢的养殖在近几年逐渐受到了农民和养殖户的青睐。

塘鳢养殖的环境条件

塘鳢生活在水温适宜、水质清澈的水域中。它喜欢生活在深水区,也会栖息于水草茂密的地方。因此,建立一个适合塘鳢养殖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选择一个水量充足的池塘或湖泊作为养殖场。确保水源充足,水质清洁,没有污染物。

其次,对池塘进行清理和修整工作。清除杂草、底泥,清理水道,保持水域整洁。如果池塘有较多泥沙,可以进行沉淀处理。

最后,保持水温适宜。塘鳢适宜生活在水温在22~28摄氏度的环境中,过低或过高的水温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塘鳢的饲料和喂养管理

塘鳢是杂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小鱼、虫类等为食。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配置饲料,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

首先,可以选择专业的塘鳢饲料。这些饲料经过科学配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满足塘鳢的营养需求。

其次,在塘鳢养殖池中,适量放养一些小鱼和虫类,作为塘鳢的天然饵料。这样可以增加塘鳢的野外觅食能力,提高养殖效果。

另外,过多的饲料会造成水质污染,会影响塘鳢的生长。因此,要适量喂养,每天多次分开喂养,避免过饱和状态。

在喂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饲料消耗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还需要观察塘鳢的体态、饮食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在养殖过程中,及时清除塘鳢池中的残留饲料和粪便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水质污染,保持塘鳢池的清洁。

塘鳢的疾病防治

在塘鳢养殖中,疾病的防治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塘鳢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 1. 眼球突出症:这种疾病通常是因为水中的氮和磷含量超标,或饲料过多引起的。可以通过调整饲料和控制水质来预防和治疗。
  • 2. 鱼鳞病:这种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要保持水质清洁。
  • 3. 眼病:这种疾病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使用眼药水进行治疗,同时要保持水质清洁。

当发现塘鳢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分析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疾病情况较为严重,建议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塘鳢养殖的经济效益

塘鳢养殖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养殖产业。它具有以下几点经济效益:

  • 1. 塘鳢生长速度快,平均3~4年即可达到可销售规格。这意味着投资回报周期较短。
  • 2. 塘鳢的肉质鲜美,深受市场欢迎。销售价格相对较高,可以带来较高的收益。
  • 3. 塘鳢适应性强,适合在全国各地进行养殖。这可以增加销售渠道和市场竞争力。
  • 4. 塘鳢养殖与其他农业产业相结合,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塘鳢养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还可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

总结

通过对塘鳢养殖技巧和经验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塘鳢养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养殖塘鳢虽然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只要合理管理和科学养殖,就可以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如果您对塘鳢养殖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我会及时回复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