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鲈鱼吃什么饲料
养殖鲈鱼吃什么饲料
养殖鱼类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养殖方式,而鲈鱼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其养殖饲料的选择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养殖鲈鱼所需的饲料种类及其特点。
1. 鱼粉
鱼粉是一种常用的养殖鱼类饲料,它是由多种鱼类加工而成的粉末状饲料。鱼粉富含优质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能够满足鲈鱼的生长需求。此外,鱼粉还具有良好的可口性和易于消化的特点,适合鲈鱼的口腔结构和消化系统。
2. 蛋白粉
蛋白粉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其中主要成分为大豆蛋白和鱼肉蛋白等。蛋白粉具有高蛋白含量、均衡的氨基酸组成和良好的消化性能,能够促进鲈鱼的生长和健康发育。另外,蛋白粉还可以增加鱼类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3. 磷虾粉
磷虾粉是一种以磷虾为原料制成的饲料,它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磷虾粉不仅能够提供鲈鱼所需的养分,还能够增加鱼类的食欲和促进其生长。此外,磷虾粉还具有良好的可溶性,鱼类能够更好地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
4. 河虾粉
河虾粉是一种以河虾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饲料,它富含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河虾粉能够为鲈鱼提供所需的养分,促进其生长和发育。此外,河虾粉还具有增加鱼体鲜味和改善鱼肉口感的作用,提高鱼类的食用价值。
饲料的配比和喂养技巧
除了选择合适的饲料种类,正确的配比和喂养技巧也是鲈鱼养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饲料的配比要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调整。鲈鱼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有差异,年幼的鱼苗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成年的鱼类则需要更多的能量和矿物质。因此,养殖者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鱼类需求,合理调整饲料的配比。
其次,喂养的次数和量要适当控制。定时、定量的喂养可以保证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健康状态。一般来说,饲料的投喂应均匀分布在鱼池或池塘中,防止部分鱼类过度进食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长不均。
最后,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选择优质的饲料品牌和供应商,避免使用过期的饲料。新鲜的饲料能够更好地保留营养成分和口感,有利于鲈鱼的生长和健康发育。
养殖鲈鱼的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饲料的选择和配比,养殖鲈鱼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水质管理
鲈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合适的水质条件对其生长至关重要。养殖者应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温度、溶解氧、pH值等,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
2. 疾病防控
鲈鱼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养殖者应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定期检查鱼类的体表和行为,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控措施。此外,定期清洗和消毒养殖设施,防止病源的传播和扩散。
3. 合理密度养殖
鲈鱼的养殖密度要合理控制,过高的密度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合适的密度可以保持鱼类间的空间和养分的充足供应,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发育。
4. 定期清理鱼池
定期清理鱼池可以有效防止水质污染和病害的滋生。养殖者应定期清理鱼池的杂物和底泥,保持池水的清澈和透明。
综上所述,养殖鲈鱼需要选择合适的饲料种类,并根据鱼类的需求进行配比和喂养。同时,养殖者还需注意水质管理、疾病防控、合理密度养殖和定期清理鱼池等方面的工作。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实现鲈鱼健康生长和高产养殖。
二、养殖鲈鱼喂什么饲料
养殖鲈鱼是当前养殖业中较为热门的项目之一,鲈鱼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作为养殖者,如何科学合理地喂养鲈鱼,选择合适的饲料是非常重要的。
养殖鲈鱼的养殖环境
在开始讨论饲料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养殖鲈鱼的养殖环境。鲈鱼是一种喜好淡水和半咸水环境的鱼类,适宜的水温为20-28摄氏度,PH值在6-9之间。此外,鲈鱼需要足够的光照和氧气供应。
鲈鱼的饲料需求
鲈鱼是杂食性鱼类,它们能够摄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物质。因此,为了保证鲈鱼的生长和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饲料类型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适合鲈鱼养殖的饲料类型,常见的有:
- 浮游饲料:这种饲料主要是由浮游生物制成,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 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将多种饲料原料经过混合、造粒而成,具有营养均衡的特点。
- 鱼粉饲料:鱼粉是以鱼类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饲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
- 鱼肉饲料:这种饲料是将鱼肉切碎制成,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合理选择饲料
对于养殖者来说,选择合适的饲料是确保鲈鱼健康成长的关键。以下几点需要考虑:
- 营养成分: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满足鱼类生长需要。
- 原料质量: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确保不含有害物质,并具有良好的口感和消化吸收性。
- 饲料型号:根据鲈鱼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型号,保证鱼类摄入适量的营养。
饲料喂养技巧
除了选择合适的饲料,正确的喂养技巧也是养殖鲈鱼的关键。
首先,要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度喂养或过度进食。过多的饲料会浪费资源,还会引起污染和鱼类生长不良。
其次,要均匀分配饲料,避免鱼类争食和压力过大。鲈鱼是群居鱼类,分散饲喂可以减少鱼群之间的竞争,保证鱼类各自有足够的食物摄入。
最后,要定期清理饲料残渣,在喂养后及时清理饲料残渣,保持水质清洁。过多的残渣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养殖鲈鱼的注意事项
养殖鲈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水质监测:定期测试水质,保持适宜的水温、PH值和溶解氧含量。
- 疫病防控:做好鲈鱼的疫病防控工作,定期进行病害检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管理经验:了解养殖鲈鱼的基本知识,多与其他养殖者交流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养殖技术。
总之,养殖鲈鱼需要选择合适的饲料,科学合理地喂养,同时注意水质监测和疫病防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鲈鱼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三、鲈鱼饲料鳜鱼养殖怎样?
都可以,但鳜鱼更容易些,都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但鳜鱼是伏击型,而鲈鱼是追击型(鲈鱼已经全部吃浮性颗粒料,但鳜鱼还在吃活食),鲈鱼的料肉比没有鳜鱼高,鳜鱼的饲养成本高,但价钱也高!以上说的鲈鱼是指大口黑鲈(加州鲈),而不是河口地区出产的日本真鲈和只适合南方养殖的泰国尖吻鲈。
四、龟壳攀鲈鱼养殖吃什么饲料?
水族饲料:应选用偏肉食性鱼类的颗粒饲料或薄片饲料,相对于小饲料鱼,攀鲈鱼更多的时候表现出对水族饲料更感兴趣,在能提供充足的水族饲料的情况下,甚至能和鱼缸里的其它小饲料鱼和睦相处。应避免投喂劣质水族饲料。
五、梭鲈鱼养殖技术和方法,梭鲈鱼养殖利润及成本,适合什么地区养殖?
梭鲈属亚冷水性鱼类, 额尔齐斯河地区叫,九道黑,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叫铜罗鱼,梭鲈原分布于欧洲咸海、黑海、里海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及等盐线在7-9‰范围的海区。已成为欧洲很多国家的养殖对象。中国 早于1960年从 引进梭鲈至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水系及额尔齐斯河水系,1985年发现梭鲈已由中俄界湖兴凯湖进入黑龙江流域。
分布于阿富汗、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意大利、 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黑山共和国、北马其顿、挪威、巴基斯坦、波兰、罗马尼亚、 、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
1、形态特征
梭鲈体肥肉厚,体呈梭形,头小,吻尖,口前位,口间距不大,上下颌有颚齿和犬齿,鳃部生有锐利的小刺。背鳍较长,分为前后两部分,尾鳍为分叉的正形尾。腹鳍在胸部稍后于胸鳍。梭鲈的身体浅黄色,腹部呈淡黄色、黄白色或淡青色色调,身体的两侧有大致纵行的黑色不规则色素斑8-12条。
2、生活习性
梭鲈为冷水性鱼类,其适温范围为0-33C,最佳生长温度为18-25C。
其喜生活在水质清新和水体透明度、溶氧量高,并具有微流水的环境中。要求水体H值在74-82之间,溶解氧高于mg/L。梭鲈属中下层鱼类,多在较深的水层平稳地活动,稍有惊扰即迅速潜入水底。此外,梭鲈还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惯,一般傍晚后出来觅食。梭鲈为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在自然水域中多以小杂鱼、虾为食,其摄食的种类与其生活的环境和饵料鱼的体形及规格有关。梭鲈鱼苗的开口饵料是轮虫、无节幼虫等,随着生长而转向大型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如大型蚤类、水蚯蚓等,当长到25厘米以上时便可捕食小虾、小鱼苗,处于饥饿状态的梭鲈苗可吞食其自身体长2/3的鱼苗,在饵料不足时还吞食其同类弱小鱼类。
3、年龄和生长
梭鲈的生长与水温等生活环境有关。水质清新、饵料充足适口,梭鲈生长快。在人工养殖饵料充足的条件下,梭鲈鱼种苗当年可长到700-1000克上市商品规格。
二、梭鲈养殖技术要点
1、池塘条件
选择进排水方便,水源水质较好,排灌合理的池塘。要求池塘面积5-8亩一口,连片3口池塘以上为宜,这样有利于及时按规格分塘,保证大部分鱼都能吃到饲料鱼,同时避免大鱼吃小鱼,保证成活率。池塘深3米以上,水深25米以上,有利于高温夏季时营造较低的低水温底层。塘底淤泥不宜超过10公分,老塘应经常清淤暴晒处理,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病虫害出现的机率。
2、鱼种放养
鱼苗放养前,用茶麸、灭虫精和强氯精等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消毒清塘处理,清除所有病毒、细菌及野杂鱼虾蟹。消毒清塘几天后,选择晴好天气,使用有益微生物及发酵有机肥,少量多次地施肥育藻,将藻相和菌相慢慢培育起来,稳定水质。水质稳定后,投放经培育标粗3公分以上,规格整齐健康的种苗。
亩放苗量一般为3000尾为宜。投苗前的3-5天内先投放适口的饲料鱼,亩放量为30000-40000尾,保证鱼苗能随时吃到充足的饲料鱼。
3、养殖管理
养殖过程中,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保证饲料鱼的及时、充足供应,若饲料鱼无法及时充足供应,梭鲈饥一餐饱一餐,生长速度会受到极大影响,生长规格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极容易出现大鱼吃小鱼的自相残杀现象,严重影响总的养殖成活率,对总的养殖效益影响相当明显
②要保证饲料鱼的健康卫生,不能贪图便宜和方便,购买不明来源的低质饲料鱼。最好能够与培育饲料鱼的塘主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合作关系,在饲料鱼的培育过程中注意水质及病害的防治,保证出饲料鱼时,饲料鱼健康卫生、无病无虫害。否则,极容易从饲料鱼中带入细菌病及其他寄生虫病害,极容易造成梭鲈出现肠炎、出血等病害;
③及时按规格分塘,视梭鲈生长速度及规格整齐度而定,一般40-50天左右可考虑按规格分塘,有利于梭鲈的摄食和生长,同时大大避免自相残杀的现象;
④保证水质稳定,定期对水质进行消毒杀虫处理,并及时使用有益微生物和底改对水质进行有效调控,有利于病虫害的预防。只有在稳定水质前提下,梭鲈生长速度才有保证。
盛夏季节池塘水温较高,远远超过梭鲈的适温上限,在加深水位的同时,可采取在池塘上方搭建遮阳棚、遮阳网等设施降温,或在池塘水面养殖凤眼莲等,同时也要注意减少拉网操作以避免惊扰鱼体。
三、梭鲈养殖前景分析
1、养殖现状
目前梭鲈仅在山东、河北、广东等地有少量苗种场孵化,苗种量不多,养殖面积亦不大。广东省主要在顺德有少量养殖。优质鱼种数量每年基本控制在50万尾以下,成鱼出塘价格稳定在38-45元/斤之间,2斤以上规格可达50元/斤以上。养殖过程中,保持良好水质,保证充足的溶氧,保证充足的健康饵料鱼供应,并定期消毒杀虫,成活率可达8成以上。
2、消费现状
梭鲈近两年在广东年总产量只有60-70万斤,只供周边地区的高档酒店、结婚喜宴等消费。销鱼时通过小鱼贩,一次量1000-2000斤/批鲜活销售。众多境内外批发商和食客慕名而来,对此鱼非常赞赏,可惜产量远远无法供应市场强大的需求。
3、市场前景
梭鲈是喜欢生活在清新水质的肉食性的鱼类,一生只吃鲜活的小鱼小虾,肉质非常鲜美,是做生鱼片的极佳品种(比缅鱼还要好吃、爽口),清蒸做法比桂花鱼还要鲜嫩。此鱼若能够按健康高品质养殖方式养殖,将受众多食客追捧。若可以批量供应市场,打开港澳、北京、上海等大市场,估计价格会在60元/斤以上。而目前此鱼的养殖成本不超过16元/斤,利润空间极大。》
六、鲈鱼养殖一条需要多少饲料?
鲈鱼的养殖饲料需求量因体型、食欲、投喂方法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养殖一斤鲈鱼需要1.6~1.8斤饲料,但这个数值并非绝对,建议咨询水产养殖专家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七、鲈鱼饲料-加州鲈鱼成鱼网箱养殖饲料投喂要遵循哪?
1、进行筛选分养由于个体生长差异及加州鲈有相互残杀的习性。为了确保成活率,根据饲养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必须要及时进行筛选分养。
鲈鱼前期的话每隔7~10天用5分筛子筛选。中期的话每隔10~15天用7分筛子筛选后进入6号网箱,养至6月底7月初用9分筛子筛选后放入8号网箱。大约养殖20~30天,用1.3寸筛子筛选后放入10号网箱进行成鱼养殖即可。
大约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了。
八、南宁哪里有养殖鲈鱼?
请问是想买还是想养?想买的话好像菜市场的鲈鱼都是养殖的吧 这个我也不太懂
九、养殖梭鲈鱼的成本是多少,养殖梭鲈鱼利润有多少呢?
梭鲈鲈(LuciopercaLucioperca)隶属鲈形目,鲈科,梭鲈属,别名小狗鱼、牙鱼、白梭吻鲈。原分布于欧洲咸海、黑海、里海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及等盐线在7-9‰范围的海区。梭鲈原分布于欧洲咸海、黑海、里海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及等盐线在7-9‰范围的海区。已成为欧洲很多国家的养殖对象。
中国新疆最早于1960年从俄罗斯引进梭鲈至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水系及额尔齐斯河水系,1985年发现梭鲈已由中俄界湖兴凯湖进入黑龙江流域。1993年以来,梭鲈已先后被移植到山东、湖北、北京、天津等多个省市。梭原产于前苏联 ,6 0年代初 ,由中亚扩散分布到我国新疆境内.梭鲈是亚冷水性凶猛鱼。
自然分布在淡水和咸淡水水域中。梭鲈的生活环境要求水质清新,透明度高且有微流水,对溶解氧的要求较高,通常不到溶氧低的水域活动。梭鲈为凶猛性鱼类,成鱼主要以其他小型鱼类为食。梭鲈仔鱼的开口饵料为轮虫以及甲壳类的无节幼体,也可摄食人工投喂的蛋黄颗粒。梭鲈为凶猛性鱼类,成鱼主要以其他小型鱼类为食
梭鲈(英文名:Pike-perch;拉丁名:Lucioperca),新疆俗称小狗鱼,又俗称十道黑,牙鱼,在分类上属鲈形目、鲈科、梭鲈属,是鲈科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类,由于它身手敏捷,能像梭子般迅速捕捉猎物,因而被称为梭鲈。
梭鲈属亚冷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温度在15-25°C,原分布于欧洲的咸海、黑海、里海以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1996年引进中国,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伊犁河水系和额尔齐斯河水系。 梭鲈体长形如梭,体表有十条黑色条纹,体表密布细小鳞片,在自然水域中爱吃小鱼虾为饵,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吃食人工饲料。
1、形态特征
梭鲈体肥肉厚,体呈梭形,头小,吻尖,口前位,口间距不大,上下颌有颚齿和犬齿,鳃部生有锐利的小刺。背鳍较长,分为前后两部分,尾鳍为分叉的正形尾。腹鳍在胸部稍后于胸鳍。梭鲈的身体浅黄色,腹部呈淡黄色、黄白色或淡青色色调,身体的两侧有大致纵行的黑色不规则色素斑8-12条。
2、生活习性
梭鲈为冷水性鱼类,其适温范围为0-33C,最佳生长温度为18-25C。其喜生活在水质清新和水体透明度、溶氧量高,并具有微流水的环境中。要求水体H值在74-82之间,溶解氧高于mg/L。梭鲈属中下层鱼类,多在较深的水层平稳地活动,稍有惊扰即迅速潜入水底。此外,梭鲈还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惯,一般傍晚后出来觅食。梭鲈为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在自然水域中多以小杂鱼、虾为食,其摄食的种类与其生活的环境和饵料鱼的体形及规格有关。梭鲈鱼苗的开口饵料是轮虫、无节幼虫等,随着生长而转向大型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如大型蚤类、水蚯蚓等,当长到25厘米以上时便可捕食小虾、小鱼苗,处于饥饿状态的梭鲈苗可吞食其自身体长2/3的鱼苗,在饵料不足时还吞食其同类弱小鱼类。
3、年龄和生长
梭鲈的生长与水温等生活环境有关。水质清新、饵料充足适口,梭鲈生长快。在人工养殖饵料充足的条件下,梭鲈鱼种苗当年可长到700-1000克上市商品规格。
二、梭鲈养殖技术要点1、池塘条件
选择进排水方便,水源水质较好,排灌合理的池塘。要求池塘面积5-8亩一口,连片3口池塘以上为宜,这样有利于及时按规格分塘,保证大部分鱼都能吃到饲料鱼,同时避免大鱼吃小鱼,保证成活率。池塘深3米以上,水深25米以上,有利于高温夏季时营造较低的低水温底层。塘底淤泥不宜超过10公分,老塘应经常清淤暴晒处理,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病虫害出现的机率。
2、鱼种放养
鱼苗放养前,用茶麸、灭虫精和强氯精等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消毒清塘处理,清除所有病毒、细菌及野杂鱼虾蟹。消毒清塘几天后,选择晴好天气,使用有益微生物及发酵有机肥,少量多次地施肥育藻,将藻相和菌相慢慢培育起来,稳定水质。水质稳定后,投放经培育标粗3公分以上,规格整齐健康的种苗。亩放苗量一般为3000尾为宜。投苗前的3-5天内先投放适口的饲料鱼,亩放量为30000-40000尾,保证鱼苗能随时吃到充足的饲料鱼。
3、养殖管理
养殖过程中,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保证饲料鱼的及时、充足供应,若饲料鱼无法及时充足供应,梭鲈饥一餐饱一餐,生长速度会受到极大影响,生长规格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极容易出现大鱼吃小鱼的自相残杀现象,严重影响总的养殖成活率,对总的养殖效益影响相当明显
②要保证饲料鱼的健康卫生,不能贪图便宜和方便,购买不明来源的低质饲料鱼。最好能够与培育饲料鱼的塘主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合作关系,在饲料鱼的培育过程中注意水质及病害的防治,保证出饲料鱼时,饲料鱼健康卫生、无病无虫害。否则,极容易从饲料鱼中带入细菌病及其他寄生虫病害,极容易造成梭鲈出现肠炎、出血等病害;
③及时按规格分塘,视梭鲈生长速度及规格整齐度而定,一般40-50天左右可考虑按规格分塘,有利于梭鲈的摄食和生长,同时大大避免自相残杀的现象;
④保证水质稳定,定期对水质进行消毒杀虫处理,并及时使用有益微生物和底改对水质进行有效调控,有利于病虫害的预防。只有在稳定水质前提下,梭鲈生长速度才有保证。
盛夏季节池塘水温较高,远远超过梭鲈的适温上限,在加深水位的同时,可采取在池塘上方搭建遮阳棚、遮阳网等设施降温,或在池塘水面养殖凤眼莲等,同时也要注意减少拉网操作以避免惊扰鱼体。
三、梭鲈养殖前景分析
1、养殖现状
目前梭鲈仅在山东、河北、广东等地有少量苗种场孵化,苗种量不多,养殖面积亦不大。广东省主要在顺德有少量养殖。优质鱼种数量每年基本控制在50万尾以下,成鱼出塘价格稳定在38-45元/斤之间,2斤以上规格可达50元/斤以上。养殖过程中,保持良好水质,保证充足的溶氧,保证充足的健康饵料鱼供应,并定期消毒杀虫,成活率可达8成以上。
2、消费现状
梭鲈近两年在广东年总产量只有60-70万斤,只供周边地区的高档酒店、结婚喜宴等消费。销鱼时通过小鱼贩,一次量1000-2000斤/批鲜活销售。众多境内外批发商和食客慕名而来,对此鱼非常赞赏,可惜产量远远无法供应市场强大的需求。
3、市场前景
梭鲈是喜欢生活在清新水质的肉食性的鱼类,一生只吃鲜活的小鱼小虾,肉质非常鲜美,是做生鱼片的极佳品种(比缅鱼还要好吃、爽口),清蒸做法比桂花鱼还要鲜嫩。此鱼若能够按健康高品质养殖方式养殖,将受众多食客追捧。若可以批量供应市场,打开港澳、北京、上海等大市场,估计价格会在60元/斤以上。而目前此鱼的养殖成本不超过16元/斤,利润空间极大。》
十、梭鲈鱼是什么鱼,养殖梭鲈鱼的成本是多少,养殖梭鲈鱼利润有多少呢?
梭鲈属亚冷水性鱼类, 额尔齐斯河地区叫,九道黑,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叫铜罗鱼,梭鲈原分布于欧洲咸海、黑海、里海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及等盐线在7-9‰范围的海区。已成为欧洲很多国家的养殖对象。中国 早于1960年从 引进梭鲈至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水系及额尔齐斯河水系,1985年发现梭鲈已由中俄界湖兴凯湖进入黑龙江流域。
分布于阿富汗、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意大利、 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黑山共和国、北马其顿、挪威、巴基斯坦、波兰、罗马尼亚、 、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
梭鲈肌肉厚实,味道鲜美,口感好。其含肉率高,人体必需的磷、钙等微量元素和肌肉蛋白质含篷较高。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的质和量也较高,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鸡蛋蛋白质标准相当,明显高于WHO/FAO标准。 [4] 其蛋白质含量超过21.03%,比鳜(17.56%)高,5种致鲜氨基酸含量为9.31%,高于虹鳟(9.11%),食用效果好于鳜。
梭鲈(九道黑)抗病能力 强,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肌间刺少,营养价值 高,其蛋白质含量超过20.53%,比鱼还高,5种致鲜氨基酸含量也高于虹鱼,食用效果明显好于鱼,有“淡水鱼王”之称。
梭鲈(九道黑)牙鱼,在分类上属鲈形目、鲈科、梭鲈属,是鲈科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梭鲈原分布于欧洲的咸海、黑海、里海以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在我国仅分布于 伊犁河水系和额尔齐斯河水系。梭鲈是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经济性状好,是值得推广的养殖品种。
额尔齐斯河为鄂毕河 大的支流,流经中国、 斯坦、 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是中国 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源出中国阿尔泰山西南坡,山间两支源头。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后成为额尔齐斯河,自东南向西北奔流出中国,一路上将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北岸支流汇入后,流入 斯坦境内斋桑湖,再向北经 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谷宽广,水势浩荡,年径流量高达111亿立方米。其中北屯河段的河谷次生林生长 为茂密,素有“杨树基因库”之称,下游布尔津河和哈巴河两河河床中心沙滩林立,河谷中沼泽密,水草丛生,绿树成荫,渔业资源丰富,特产鱼类有,九道黑,五道黑,白斑狗鱼,高白鲑等 冷灰鱼。
梭鱼的背侧呈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梭鱼生活在沿海、江河的入海口或者咸水中。梭鱼喜爱群集生活,以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每到产卵季节,梭鱼将卵子和精子直接释放到海水中。受精卵孵化出来的幼鱼靠浮游生物为食。梭鱼有一个长长的流线型的身体。这使它在水中能迅速游动。梭鱼有一个向前延伸的下颌。上下颌上长着尖锐的牙齿。
两只宽大的背鳍和叉形的尾巴可以给梭鱼提供足够的前进动力。梭鱼喜欢在海面上蹦蹦跳跳。它们常常跃出水面,连续不断地做跳跃动作。识别梭鱼并不困难。梭鱼的眼睛周围的颜色是略带红色的黄色。因此,我国渔民分别把它们叫做"白眼"、"青眼"、"红眼"和"黄眼"。摄食习性梭鱼的食性很广,属于以植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刮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一些丝状藻类、概足类、多毛类、软体类和小型虾类等。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摄食如米糠、豆饼粉、花生饼粉、干水蚤以及人工配合饵料等。梭鱼的摄食强度,有昼夜、季节、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日周期中,昼、夜均摄食,但通常在黎明前后及日落前后的摄食强度大于夜间;在生长周期中,体长20-40二的梭鱼摄食强度大;在生殖期之前,摄食强度较大,食道和胃部总是充满食物,在生殖期和产卵徊游期,则很少摄食和不摄食。从季节上看,以春来夏初和秋季为摄食的旺盛季节,到了冬天,因水温降低,鱼进入越冬期,此时鱼摄食极少或停止摄食。
二、养殖方式
1.池塘养殖。每667平方米(1亩)投放体长5厘米的鱼苗2000尾,并投喂活饵料鱼。同时配养大规格的鲤鱼、蟾鱼、鱼,以充分利用水体和提高效益。每月拉网检查鱼体生长情况,按不同规格分塘放养。每天检查梭鲈的生长、进食和水质情况,检查饵料鱼的丰歉,以随时补充饵料鱼。另外,梭鲈对水温的耐受力较差,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引起应激,从而导致疾病暴发。故应在分塘或出售鱼时,在捕鱼前2~3天拉网锻炼。起捕时,捕大留小,均衡上市,以取得大的经济效益。
2.微流水单养。在水库的下游以及有自流水条件的池塘养殖梭鲈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池塘可为长方形,面积667~1334平方米,水深1.2~1.5米,进、出水口设置防逃设施。放鱼前对池塘进行清整和清理野杂鱼。视池塘条件,适当调整投放鱼种的数量,一般微流水池塘的产量可高出静水池塘70%~100%。喂养和管理方法大致同静水池塘养殖。
3.网箱养殖。网箱一般放置在无污染、水质好、透明度高、天然饵料丰富的水库中。选在背风向阳、水深3.5米以上、离岸较近的区域。网箱的规格一般为4米×2米×2米,或者3米×2米×2米,网目的大小要随着鱼体的增大而逐步调整。
三、饲料投喂
在选择饵料鱼时,要考虑放养鱼苗的规格对梭鲈的适口性,并在放养梭鲈苗种前5天先放养饵料鱼。梭鲈体长4~5厘米时开始以饵料鱼为食,也可以驯化梭鲈摄食冰鲜鱼。一般将饵料鱼剪成适口的鱼块,自高处抛入水中,引诱梭鲈吞食。经过7~10天的食性驯化,梭鲈一般会抢吃抛来的鱼块。投鱼块时,要相对固定投喂地点,范围要大一些,以便让更多的鱼抢到食物。日投喂量一般为鱼总体重的10%~15%,每天早上9~10点、下午3~4点各喂1次。放养初期,梭鲈因个体小、摄食能力弱,投喂的饵料鱼要精细适口,少量多次。2~3个月后,梭鲈个体增大,鱼块可投大一些,数量适当多一些,使其吃饱吃好,加快生长。饵料鱼的投喂一定要充足,否则会出现互残现象。如果饵料鱼适口并供应充足,梭鲈鱼苗经1年饲养可长至0.5~0.75千克/尾。
四、水质调控
梭鲈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应注意水质的调节,特别是溶解氧的含量,当水体溶氧量低于4毫克/升时会出现浮头现象。养殖梭鲈的适宜温度为0~30℃,最佳温度范围为15~25℃。因梭鲈是冷水性鱼类,池塘每隔10天加注新水30厘米高,同时排出废水,以控制水质,保持池塘水质的清爽。盛夏季节池塘水温远远超过梭鲈的适温上限,可在池塘上方搭建遮阳棚、遮阳网等设施降温,或在池塘水面养殖凤眼莲等水生植物,要注意减少拉网操作以避免惊扰池鱼。
五、病害及敌害防治梭鲈在孵化培苗阶段,主要敌害为蝌蚪、螺类等,故在此期间应用密网将鱼塘四周围栏,以防蝌蚪、螺类进入。成鱼阶段主要发病在盛夏,水温升高、养殖过程中操作不慎、体表受伤,容易引起细菌感染或者寄生虫侵袭。症状为鳞片松弛、脱落,体表起红色斑点。防治方法为用甲醛药浴。养殖过程中每月施药杀虫1次,以防发病。梭鲈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装好水泵,用药后注意观察,一有不适即开泵充水。
②不宜在白天阳光照射、气温高时用药,应选择傍晚气温较低、水面温度降低时才可用药。
③用尼龙薄膜或彩条布制作拦鱼网,方法是用渔网将鱼赶到池塘的一角,并打开增氧机,然后用尼龙薄膜或者彩条布替换渔网,阻断水面交换再用药。用药量按实际面积计算,可适当加大,以提高治疗效果。密切观察,一有不适,即放开尼龙薄膜或彩条布。此法可减少用药损耗,降低用药成本,而且安全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