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白鲢水花养殖方法?

156 2025-03-12 01:45 到农村去网

一、白鲢水花养殖方法?

准备工作:鱼种放养的水域面积要求为4-8亩,水深1.5-2M。放养前应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提高水中的营养。

2

鱼种放养时间和养殖方式:一般为5-6月份,避开车轮虫高峰期下塘。放养方式一般采用混养,可以充分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可以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

日常观察: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消除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并对食台、食物进行消毒。

4

预防手段:保持放养塘卫生;定期拉网检查鱼的生长、生病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

喂食要求:花鲢鱼种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除放养前施基肥外,夏季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并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营养均衡。人工投饲要注意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6

环境控制:冬季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注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越冬蓄养池水深应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防止缺氧

二、白鲢水花养殖技术?

准备工作:鱼种放养的水域面积要求为4-8亩,水深1.5-2M。放养前应适量施用有机肥料提高水中的营养。

2

鱼种放养时间和养殖方式:一般为5-6月份,避开车轮虫高峰期下塘。放养方式一般采用混养,可以充分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可以混养少许白鲢、鲤鱼。

3

日常观察: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消除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并对食台、食物进行消毒。

4

预防手段:保持放养塘卫生;定期拉网检查鱼的生长、生病情况,从而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5

喂食要求:花鲢鱼种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除放养前施基肥外,夏季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并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营养均衡。人工投饲要注意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6

环境控制:冬季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注意: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越冬蓄养池水深应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防止缺氧

三、花白鲢水花如何培养?

1.

速成大规格苗种 计划抢时间速成大规格苗种的,一般每亩放养水花10万尾左右,鲢、鳙鱼还可适当多一些,肥水塘可适当密些,新塘、瘦水塘应适当稀些。 鱼苗饲养20天左右,便可长到3.3厘米(寸片)左右,称夏花。这时就要进行第一次分塘,一般每亩放夏花1-1.5万尾。 经30天左右的培育,夏花长至6.6厘米(2寸)左右,又要进行第二次分塘,每亩放5000-8000尾为好。 再经50天培育,鱼种达10-13厘米(3-4寸)时,要进行第三次分塘,每亩放3000-4000尾,这样饲养到年底,如果培育管理得好,每亩可育出300-400公斤大规格鱼种(苗种),规格一般可达17厘米以上。 如果嫌分塘麻烦,一次下塘,一养到底的鱼塘,每亩建议放入夏花(寸片)5000-6000尾,到年底即可养成大规格鱼种(苗种)。

2.

合理密养 正规的合理密养是每亩放养水花一般标

四、白鲢小水花用什么饲料?

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

五、白鲢养殖周期?

人工养殖白鲢一般需要2年左右,第一年养殖鱼种,第二年养殖成鱼。在投放种苗之前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并施撒基肥培肥,5-6月投放夏花,一般采取混养模式,可节省养殖水体还能促进鱼群生长,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原则,保证水中浮游生物充足,做好日常管理,当温度低于10℃时,要将鱼群并塘以便安全越冬。

六、白鲢养殖技术?

1、亲鱼选留

对亲鱼的选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选择亲鱼事一定要是天然原种,不仅要去生长健康,还需要是性腺发育良好的。个体鲢鱼≥6千克、鳙鱼≥10千克、青鱼≥15千克、草鱼≥8千克,亲鱼每一年的更新率要在10%左右。

2、清整鱼池

要保证鱼池的排灌便利,养殖鲢、鳙鱼池底需要有二十厘米的淤泥,而养殖青、草鱼的鱼池底则应保持没有淤泥或者少量淤泥。如果鱼池面积在1-5米,则需要保持水深在1.5m,在进行养殖前,需要清整鱼池。

3、搭配放养

在进行养殖时,可以选择搭配放养方式,鲢、鳙、青、草亲鱼的雌雄按照1:1到1.5的比例进行放养,同时也可以在每亩鱼池里放养8到10条的鳜鱼、150条的尾花鲢,这样就可以很有效的控制鱼池中*杂鱼、大型浮游动物的繁殖。

4、饲养管理

在放养鲢、鳙鱼之前,需要在亲鱼池按照每亩地投放500-700公斤的方式,投放有机肥用来培育浮游生物,在之后还有进行追肥。如果是晴朗的天气,则需要投放豆饼浆,这样有利于促进鲢、鳙鱼性腺发育。

5、适早催产

在白鲢鱼的腹部膨大、生殖孔松弛就可以进行催产了,催产的主要方式为注射催产剂,对于雌性白鲢鱼每公斤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国际单位,或者LRH-A40-50微克,雄性白鲢鱼注射减半就可以了。

6、孵化管理

在孵化时,对于水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要在孵化前洗干净孵化缸、孵化槽,在用水的时候需要用过滤网,防止那些*杂鱼、漂浮物进入孵化缸,在孵化期间要及时提供适宜的水流量,时不时的翻动孵化缸底部,防止卵苗堆积,保持水质。

七、白鲢怎么养殖

白鲢怎么养殖: 实用指南

在养殖业中,白鲢是备受青睐的一种鱼类,因其适应性强、生长快、品质好而受到广泛关注。那么,白鲢怎么养殖呢?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白鲢养殖的实用指南。

选址与准备

白鲢是一种对养殖环境要求较高的鱼类,因此在选址时需注意选择水质清洁、氧气充足的地方。在确定好养殖场地后,要对场地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无毒饵等物质。接下来要进行场地的消毒工作,以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

水质管理

良好的水质是白鲢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水质情况。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氨氮含量等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另外,要保证水体的流动性,及时清理水池,防止水质恶化。

饲料管理

白鲢的饲料主要有浮游动物、植物性饵料等,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白鲢的生长阶段合理配置饲料。同时,要注意饵料的质量,选择优质的饲料,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饵料。

疾病防控

白鲢养殖中疾病是无法完全避免的问题,但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来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定期检查白鲢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另外,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生长管理

白鲢的生长速度快,但也需要合理的管理才能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养殖密度,保证白鲢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另外,要定期测量白鲢的生长情况,并适时调整饲料和管理措施。

收获与销售

当白鲢达到适宜的销售时机时,可以进行收获和销售。在收获前要注意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保证收获的效率和鱼类的品质。在销售时要选择有信誉的销售渠道,确保白鲢以最佳价格销售。

总结

白鲢养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养殖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让白鲢健康成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白鲢养殖工作。

八、水花养殖要求?

一、池子的选择

1、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不含泥沙和有毒物质,以利于水花成长。在水花培育过程中,常要根据水花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水质的变化加注新水或换掉老水,并保证池塘水位,增加水花的活动空间和调节水的肥度,改善水的理化性状。

面积太大,水质肥度等理化因子不易掌控,不利于水花生长和浮生物繁殖;面积太小,放养数量有限,池中理化因子变化频繁,生产效率低下。

2、池形整齐,最好是长方形,水深1.5米左右,以便控制水质. 长方形、东西走向的鱼池采光足、日照时间长,溶氧丰富,水温上升快,有利于浮生物的繁殖和有机物 的分解利用,也便于拉网操作。

二、喂食

水花,喂食鸡(鸭)蛋黄水或豆浆,喂食的鸡(鸭)蛋需在沸水中煮1小时以上,越老越好。将煮好的鸡(鸭)蛋黄掰成数块,用双层纱布包 裹于清水盆内摆动虑除蛋黄水,淋洒于池中。7-10天后喂食小水蚤,撤掉网兜,继而大水蚤胚芽料,水蚤喂食前要消毒。

三、过滤

弄个小点的过滤,定期换少量,一定要切记过滤的进水口用纱网包住,免得小鱼被吸进去。

九、水花养殖技术?

水花养殖的技术:

一、专池饲养、彻底清塘。

“水花”阶段的鱼苗,体质娇嫩摄食能力低,环境适应性差,在这种情况下专池饲养是根本,选好池塘后要在投放“水花”前彻底清塘,将池水抽到只剩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60千克化成石灰浆,全池泼洒,清除水蚯蚓、摇蚊幼虫等底栖生物。

二 、投足基肥、培优水质。

一定数量的轮虫、枝角类是“水花”的饵料基础。清塘、消毒后2~4天即可在池中每亩投放发酵有机肥50千克,培育优良水质,以池水达到茶褐色或淡绿色透明度30厘米为准,为“水花”下塘提供适口的天然饵料。

十、泥鳅水花养殖?

1、泥鳅孵出后3天便称为水花,但就是水花养到寸片这段时间死亡率奇高。一些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也最多达到35%,而经验不足者大多是全军覆没,孵出后3天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投喂熟蛋黄和豆浆,这样水花也要吃,但这不是水花最爱吃的,而且营养单一,数日便会应抵抗力差而逐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