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鲈鱼是养殖吗?
是养殖的!鲈鱼的养殖分为淡水养和海水养。若是淡水养,要保证没有污染,池塘的面积应在5-6亩之间,深度在两米左右。投放时盐度应在4-7度之间,食物可选红虫,慢慢增加颗粒饲料,每天投喂三次。若是海水洋,水池深度要在两米以上。鲈鱼苗应从海里捕捞,投喂卤虫幼体,慢慢加碎鱼糜喂养。
二、小鲈鱼是养殖的吗?
有野生的也有养殖的
1、野生鲈鱼体型较为细长,表面颜色发亮,鱼身斑纹比较清晰,而养殖的鲈鱼无需担心食物,因此体型短而粗,肚子较鼓。
2、野生鲈鱼的嘴部较尖,而养殖鲈鱼的嘴部较为圆滑。
3、野生鲈鱼一般为弓背,而养殖鲈鱼的背部比较平直。
4、野生鲈鱼的尾部较长,并且相对比较完整,而养殖鲈鱼的尾部较短,多有伤缺口。
三、海鲈鱼是养殖的还是野生的?
海鲈鱼是养殖。
海鲈鱼在我国比较常见,能够人工养殖。在现实生活中,养殖它们也是比较常见的。它们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以食用,因而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很多养殖者都选择养殖它们。由于养殖数量比较多,所以养殖时一般会用到养殖池。养殖它们时,养殖者会根据它们的品种采用淡水或者海水养殖的方式。在养殖时,要想鲈鱼的生长速度快,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水深、水温、水质以及食物都需注意。
四、十斤左右的鲈鱼是养殖的吗?
十斤左右的鲈鱼大多都不是养殖的,都是海鲈鱼,海里自然生长的,塘里养的没有这么大的,最多二三斤这样就是大的了,所以有十斤左右的大鲈鱼都是海里捕捞的野生鱼,不是养殖的海里这样大的鲈鱼才会捕捉到食物,长的时间长,养殖的没有这么大的
五、抖音上卖的黄花鱼鲈鱼是养殖的吗?
还用问,不是养着,莫非是纯野生的纯野生的能长那么大?
现在我就跟你讲这些,抖音上买的黄花鱼,鲶鱼都是养殖的,别想了,都是,不然你长不到那么大,纯隐身不可能长那么大,
六、什么是网箱养殖鲈鱼
什么是网箱养殖鲈鱼?
网箱养殖鲈鱼是一种先进的水产养殖方式,它利用具有防浪、防逆流、保护环境等功能的网箱,在水体中进行养殖。鲈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网箱养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现代化养殖方式,相比传统养殖方法,它有着许多优点。
优点一:减少染病风险
网箱养殖鲈鱼相对于传统塘养鱼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鱼类染病的风险。在网箱中,鲈鱼的寿命受到更好的保证,能够减少损失。另外,网箱养殖还可以控制鱼类的生长环境,包括水温、饲料、水质等因素,有利于鱼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优点二:提高鲈鱼产量
网箱养殖鲈鱼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鱼类的产量。传统养殖方式受到空间的限制,而网箱养殖则能够充分利用水域资源,有效增加养殖密度,提高产量。此外,网箱养殖还可以进行科学的养殖管理,包括合理饲养、定期换水等,进一步提高产量。
优点三:节约资源
网箱养殖相对于传统养殖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传统养殖方式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源,而网箱养殖只需要一定的水域面积,无需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并且能够减少水源的使用。此外,网箱养殖还能够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对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较小。
优点四:便于管理和监控
网箱养殖鲈鱼相比传统养殖方式,管理和监控更加便利。网箱可以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温度等参数,利用数据分析和远程控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养殖条件,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同时,网箱养殖还可以对鱼类进行集中管理,方便观察鱼类生长情况和病害发生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虽然网箱养殖鲈鱼具有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设备投入大,需要购买和安装养殖网箱、传感器等设备,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其次,网箱养殖需要对养殖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包括水质监测、饲养管理等,需要养殖户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此外,还需要关注养殖过程中引发的环境问题,合理利用水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等。
综上所述,网箱养殖鲈鱼是一种先进的水产养殖方式,能够提高鲈鱼产量,减少染病风险,节约资源,并便于管理和监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箱养殖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七、梭鲈鱼养殖技术和方法,梭鲈鱼养殖利润及成本,适合什么地区养殖?
梭鲈属亚冷水性鱼类, 额尔齐斯河地区叫,九道黑,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叫铜罗鱼,梭鲈原分布于欧洲咸海、黑海、里海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及等盐线在7-9‰范围的海区。已成为欧洲很多国家的养殖对象。中国 早于1960年从 引进梭鲈至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水系及额尔齐斯河水系,1985年发现梭鲈已由中俄界湖兴凯湖进入黑龙江流域。
分布于阿富汗、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意大利、 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黑山共和国、北马其顿、挪威、巴基斯坦、波兰、罗马尼亚、 、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
1、形态特征
梭鲈体肥肉厚,体呈梭形,头小,吻尖,口前位,口间距不大,上下颌有颚齿和犬齿,鳃部生有锐利的小刺。背鳍较长,分为前后两部分,尾鳍为分叉的正形尾。腹鳍在胸部稍后于胸鳍。梭鲈的身体浅黄色,腹部呈淡黄色、黄白色或淡青色色调,身体的两侧有大致纵行的黑色不规则色素斑8-12条。
2、生活习性
梭鲈为冷水性鱼类,其适温范围为0-33C,最佳生长温度为18-25C。
其喜生活在水质清新和水体透明度、溶氧量高,并具有微流水的环境中。要求水体H值在74-82之间,溶解氧高于mg/L。梭鲈属中下层鱼类,多在较深的水层平稳地活动,稍有惊扰即迅速潜入水底。此外,梭鲈还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惯,一般傍晚后出来觅食。梭鲈为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在自然水域中多以小杂鱼、虾为食,其摄食的种类与其生活的环境和饵料鱼的体形及规格有关。梭鲈鱼苗的开口饵料是轮虫、无节幼虫等,随着生长而转向大型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如大型蚤类、水蚯蚓等,当长到25厘米以上时便可捕食小虾、小鱼苗,处于饥饿状态的梭鲈苗可吞食其自身体长2/3的鱼苗,在饵料不足时还吞食其同类弱小鱼类。
3、年龄和生长
梭鲈的生长与水温等生活环境有关。水质清新、饵料充足适口,梭鲈生长快。在人工养殖饵料充足的条件下,梭鲈鱼种苗当年可长到700-1000克上市商品规格。
二、梭鲈养殖技术要点
1、池塘条件
选择进排水方便,水源水质较好,排灌合理的池塘。要求池塘面积5-8亩一口,连片3口池塘以上为宜,这样有利于及时按规格分塘,保证大部分鱼都能吃到饲料鱼,同时避免大鱼吃小鱼,保证成活率。池塘深3米以上,水深25米以上,有利于高温夏季时营造较低的低水温底层。塘底淤泥不宜超过10公分,老塘应经常清淤暴晒处理,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病虫害出现的机率。
2、鱼种放养
鱼苗放养前,用茶麸、灭虫精和强氯精等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消毒清塘处理,清除所有病毒、细菌及野杂鱼虾蟹。消毒清塘几天后,选择晴好天气,使用有益微生物及发酵有机肥,少量多次地施肥育藻,将藻相和菌相慢慢培育起来,稳定水质。水质稳定后,投放经培育标粗3公分以上,规格整齐健康的种苗。
亩放苗量一般为3000尾为宜。投苗前的3-5天内先投放适口的饲料鱼,亩放量为30000-40000尾,保证鱼苗能随时吃到充足的饲料鱼。
3、养殖管理
养殖过程中,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保证饲料鱼的及时、充足供应,若饲料鱼无法及时充足供应,梭鲈饥一餐饱一餐,生长速度会受到极大影响,生长规格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极容易出现大鱼吃小鱼的自相残杀现象,严重影响总的养殖成活率,对总的养殖效益影响相当明显
②要保证饲料鱼的健康卫生,不能贪图便宜和方便,购买不明来源的低质饲料鱼。最好能够与培育饲料鱼的塘主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合作关系,在饲料鱼的培育过程中注意水质及病害的防治,保证出饲料鱼时,饲料鱼健康卫生、无病无虫害。否则,极容易从饲料鱼中带入细菌病及其他寄生虫病害,极容易造成梭鲈出现肠炎、出血等病害;
③及时按规格分塘,视梭鲈生长速度及规格整齐度而定,一般40-50天左右可考虑按规格分塘,有利于梭鲈的摄食和生长,同时大大避免自相残杀的现象;
④保证水质稳定,定期对水质进行消毒杀虫处理,并及时使用有益微生物和底改对水质进行有效调控,有利于病虫害的预防。只有在稳定水质前提下,梭鲈生长速度才有保证。
盛夏季节池塘水温较高,远远超过梭鲈的适温上限,在加深水位的同时,可采取在池塘上方搭建遮阳棚、遮阳网等设施降温,或在池塘水面养殖凤眼莲等,同时也要注意减少拉网操作以避免惊扰鱼体。
三、梭鲈养殖前景分析
1、养殖现状
目前梭鲈仅在山东、河北、广东等地有少量苗种场孵化,苗种量不多,养殖面积亦不大。广东省主要在顺德有少量养殖。优质鱼种数量每年基本控制在50万尾以下,成鱼出塘价格稳定在38-45元/斤之间,2斤以上规格可达50元/斤以上。养殖过程中,保持良好水质,保证充足的溶氧,保证充足的健康饵料鱼供应,并定期消毒杀虫,成活率可达8成以上。
2、消费现状
梭鲈近两年在广东年总产量只有60-70万斤,只供周边地区的高档酒店、结婚喜宴等消费。销鱼时通过小鱼贩,一次量1000-2000斤/批鲜活销售。众多境内外批发商和食客慕名而来,对此鱼非常赞赏,可惜产量远远无法供应市场强大的需求。
3、市场前景
梭鲈是喜欢生活在清新水质的肉食性的鱼类,一生只吃鲜活的小鱼小虾,肉质非常鲜美,是做生鱼片的极佳品种(比缅鱼还要好吃、爽口),清蒸做法比桂花鱼还要鲜嫩。此鱼若能够按健康高品质养殖方式养殖,将受众多食客追捧。若可以批量供应市场,打开港澳、北京、上海等大市场,估计价格会在60元/斤以上。而目前此鱼的养殖成本不超过16元/斤,利润空间极大。》
八、鲈鱼是拿什么养殖的
鲈鱼是拿什么养殖的
鲈鱼作为美味可口的食材,深受人们喜爱。那么,鲈鱼是拿什么养殖的呢?在鲈鱼养殖业中,有几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包括:
1. 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是一种传统的鲈鱼养殖方式,主要利用池塘中的自然环境和水域资源来进行养殖。首先,选址是非常关键的,要选择水土条件良好、水质清洁的合适池塘进行养殖。然后,在池塘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鲈鱼的生长特点,科学投喂,合理管理,保持水质的稳定等,以促使鲈鱼健康生长。
2. 水产养殖箱养殖
水产养殖箱养殖也是一种常用的鲈鱼养殖方式。养殖箱是一种封闭式的养殖设备,可以在其中控制鲈鱼生长环境。通过调控水温、水质、饲料等因素,来促进鲈鱼的生长。水产养殖箱养殖具有占地面积小、养殖周期短、水质污染小等特点。
3. 海水养殖
除了在内陆水域养殖鲈鱼,还可以选择海水养殖。海水养殖是在海洋或海湾进行的鲈鱼养殖方式。通过合理选址、研究鲈鱼生态习性、控制海水温度和盐度等因素,来进行养殖。海水养殖的优势是水域资源丰富,可以利用海洋环境中的天然资源来养殖鲈鱼。
鲈鱼养殖的关键技术
要顺利进行鲈鱼养殖,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鲈鱼养殖的关键技术:
1. 鲈鱼苗种选购
首先,在鲈鱼养殖前,需要选购合适的鲈鱼苗种。鲈鱼苗种的选购应该选择健康、品种纯正、生长迅速的苗种。同时,根据养殖方式和场地条件,选择适合的鲈鱼苗种。
2. 饲料投喂
科学合理的饲料投喂是鲈鱼养殖的关键。鲈鱼适宜的饲料是特别研制的一种饲料,营养成分丰富,能够满足鲈鱼的生长需求。正确的投喂方式能够保证鲈鱼获得足够的养分,促进生长发育。
3. 水质管理
保持良好的水质是鲈鱼养殖的关键之一。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的稳定,避免水质污染。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采用增氧设备来提供充足的溶解氧,保证鲈鱼的生长需要。
如何成功养殖健康的鲈鱼
成功养殖健康的鲈鱼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1. 适宜的水温
鲈鱼对水温的要求比较严格,适宜的水温能够促进鲈鱼的正常生长。一般来说,鲈鱼的养殖水温在20℃左右最为合适。在冬季,如果水温过低,可以采取加热措施来提升水温。
2. 合理的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鲈鱼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鱼群间竞争激烈,影响鲈鱼的生长发育,并容易引发疾病。因此,在养殖中要根据养殖场地条件和鲈鱼生长情况,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3. 成熟的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的成熟与否直接影响到鲈鱼养殖的效益。只有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才能对鲈鱼进行科学管理,合理投喂,及时排查疾病。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对于鲈鱼的生长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鲈鱼养殖的市场前景
鲈鱼肉质独特,味道鲜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们对健康食材的追求,对优质鲈鱼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鲈鱼养殖作为一项潜力巨大的农业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鲈鱼养殖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的增加密切相关。随着人们餐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优质鱼类的需求不断上升。鲈鱼作为高品质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具有稳定的市场需求。
同时,鲈鱼养殖业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升。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改进鲈鱼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这些技术创新将推动鲈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通过对鲈鱼是拿什么养殖的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鲈鱼可以通过池塘养殖、水产养殖箱养殖和海水养殖等方式进行养殖。
为了顺利进行鲈鱼养殖,我们需要掌握关键技术,包括鲈鱼苗种选购、饲料投喂和水质管理等。
在养殖鲈鱼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适宜的水温、合理的饲养密度和成熟的养殖技术。
鲈鱼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鲈鱼的独特口感将满足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同时科技的推动将促使鲈鱼养殖业进一步发展。
以上是关于"鲈鱼是拿什么养殖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九、南宁哪里有养殖鲈鱼?
请问是想买还是想养?想买的话好像菜市场的鲈鱼都是养殖的吧 这个我也不太懂
十、养殖梭鲈鱼的成本是多少,养殖梭鲈鱼利润有多少呢?
梭鲈鲈(LuciopercaLucioperca)隶属鲈形目,鲈科,梭鲈属,别名小狗鱼、牙鱼、白梭吻鲈。原分布于欧洲咸海、黑海、里海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及等盐线在7-9‰范围的海区。梭鲈原分布于欧洲咸海、黑海、里海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及等盐线在7-9‰范围的海区。已成为欧洲很多国家的养殖对象。
中国新疆最早于1960年从俄罗斯引进梭鲈至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水系及额尔齐斯河水系,1985年发现梭鲈已由中俄界湖兴凯湖进入黑龙江流域。1993年以来,梭鲈已先后被移植到山东、湖北、北京、天津等多个省市。梭原产于前苏联 ,6 0年代初 ,由中亚扩散分布到我国新疆境内.梭鲈是亚冷水性凶猛鱼。
自然分布在淡水和咸淡水水域中。梭鲈的生活环境要求水质清新,透明度高且有微流水,对溶解氧的要求较高,通常不到溶氧低的水域活动。梭鲈为凶猛性鱼类,成鱼主要以其他小型鱼类为食。梭鲈仔鱼的开口饵料为轮虫以及甲壳类的无节幼体,也可摄食人工投喂的蛋黄颗粒。梭鲈为凶猛性鱼类,成鱼主要以其他小型鱼类为食
梭鲈(英文名:Pike-perch;拉丁名:Lucioperca),新疆俗称小狗鱼,又俗称十道黑,牙鱼,在分类上属鲈形目、鲈科、梭鲈属,是鲈科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类,由于它身手敏捷,能像梭子般迅速捕捉猎物,因而被称为梭鲈。
梭鲈属亚冷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温度在15-25°C,原分布于欧洲的咸海、黑海、里海以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1996年引进中国,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伊犁河水系和额尔齐斯河水系。 梭鲈体长形如梭,体表有十条黑色条纹,体表密布细小鳞片,在自然水域中爱吃小鱼虾为饵,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吃食人工饲料。
1、形态特征
梭鲈体肥肉厚,体呈梭形,头小,吻尖,口前位,口间距不大,上下颌有颚齿和犬齿,鳃部生有锐利的小刺。背鳍较长,分为前后两部分,尾鳍为分叉的正形尾。腹鳍在胸部稍后于胸鳍。梭鲈的身体浅黄色,腹部呈淡黄色、黄白色或淡青色色调,身体的两侧有大致纵行的黑色不规则色素斑8-12条。
2、生活习性
梭鲈为冷水性鱼类,其适温范围为0-33C,最佳生长温度为18-25C。其喜生活在水质清新和水体透明度、溶氧量高,并具有微流水的环境中。要求水体H值在74-82之间,溶解氧高于mg/L。梭鲈属中下层鱼类,多在较深的水层平稳地活动,稍有惊扰即迅速潜入水底。此外,梭鲈还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惯,一般傍晚后出来觅食。梭鲈为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在自然水域中多以小杂鱼、虾为食,其摄食的种类与其生活的环境和饵料鱼的体形及规格有关。梭鲈鱼苗的开口饵料是轮虫、无节幼虫等,随着生长而转向大型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如大型蚤类、水蚯蚓等,当长到25厘米以上时便可捕食小虾、小鱼苗,处于饥饿状态的梭鲈苗可吞食其自身体长2/3的鱼苗,在饵料不足时还吞食其同类弱小鱼类。
3、年龄和生长
梭鲈的生长与水温等生活环境有关。水质清新、饵料充足适口,梭鲈生长快。在人工养殖饵料充足的条件下,梭鲈鱼种苗当年可长到700-1000克上市商品规格。
二、梭鲈养殖技术要点1、池塘条件
选择进排水方便,水源水质较好,排灌合理的池塘。要求池塘面积5-8亩一口,连片3口池塘以上为宜,这样有利于及时按规格分塘,保证大部分鱼都能吃到饲料鱼,同时避免大鱼吃小鱼,保证成活率。池塘深3米以上,水深25米以上,有利于高温夏季时营造较低的低水温底层。塘底淤泥不宜超过10公分,老塘应经常清淤暴晒处理,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病虫害出现的机率。
2、鱼种放养
鱼苗放养前,用茶麸、灭虫精和强氯精等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消毒清塘处理,清除所有病毒、细菌及野杂鱼虾蟹。消毒清塘几天后,选择晴好天气,使用有益微生物及发酵有机肥,少量多次地施肥育藻,将藻相和菌相慢慢培育起来,稳定水质。水质稳定后,投放经培育标粗3公分以上,规格整齐健康的种苗。亩放苗量一般为3000尾为宜。投苗前的3-5天内先投放适口的饲料鱼,亩放量为30000-40000尾,保证鱼苗能随时吃到充足的饲料鱼。
3、养殖管理
养殖过程中,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保证饲料鱼的及时、充足供应,若饲料鱼无法及时充足供应,梭鲈饥一餐饱一餐,生长速度会受到极大影响,生长规格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极容易出现大鱼吃小鱼的自相残杀现象,严重影响总的养殖成活率,对总的养殖效益影响相当明显
②要保证饲料鱼的健康卫生,不能贪图便宜和方便,购买不明来源的低质饲料鱼。最好能够与培育饲料鱼的塘主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合作关系,在饲料鱼的培育过程中注意水质及病害的防治,保证出饲料鱼时,饲料鱼健康卫生、无病无虫害。否则,极容易从饲料鱼中带入细菌病及其他寄生虫病害,极容易造成梭鲈出现肠炎、出血等病害;
③及时按规格分塘,视梭鲈生长速度及规格整齐度而定,一般40-50天左右可考虑按规格分塘,有利于梭鲈的摄食和生长,同时大大避免自相残杀的现象;
④保证水质稳定,定期对水质进行消毒杀虫处理,并及时使用有益微生物和底改对水质进行有效调控,有利于病虫害的预防。只有在稳定水质前提下,梭鲈生长速度才有保证。
盛夏季节池塘水温较高,远远超过梭鲈的适温上限,在加深水位的同时,可采取在池塘上方搭建遮阳棚、遮阳网等设施降温,或在池塘水面养殖凤眼莲等,同时也要注意减少拉网操作以避免惊扰鱼体。
三、梭鲈养殖前景分析
1、养殖现状
目前梭鲈仅在山东、河北、广东等地有少量苗种场孵化,苗种量不多,养殖面积亦不大。广东省主要在顺德有少量养殖。优质鱼种数量每年基本控制在50万尾以下,成鱼出塘价格稳定在38-45元/斤之间,2斤以上规格可达50元/斤以上。养殖过程中,保持良好水质,保证充足的溶氧,保证充足的健康饵料鱼供应,并定期消毒杀虫,成活率可达8成以上。
2、消费现状
梭鲈近两年在广东年总产量只有60-70万斤,只供周边地区的高档酒店、结婚喜宴等消费。销鱼时通过小鱼贩,一次量1000-2000斤/批鲜活销售。众多境内外批发商和食客慕名而来,对此鱼非常赞赏,可惜产量远远无法供应市场强大的需求。
3、市场前景
梭鲈是喜欢生活在清新水质的肉食性的鱼类,一生只吃鲜活的小鱼小虾,肉质非常鲜美,是做生鱼片的极佳品种(比缅鱼还要好吃、爽口),清蒸做法比桂花鱼还要鲜嫩。此鱼若能够按健康高品质养殖方式养殖,将受众多食客追捧。若可以批量供应市场,打开港澳、北京、上海等大市场,估计价格会在60元/斤以上。而目前此鱼的养殖成本不超过16元/斤,利润空间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