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资中鲶鱼养殖方法?

76 2025-03-25 17:20 到农村去网

一、资中鲶鱼养殖方法?

鲶鱼养殖技术

1、生长环境

养殖鲶鱼的池塘要求水质清澈无污染,为确保水质优良,在水面上种植适量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以供鱼苗遮荫,还可以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2、投放前准备

投放鱼苗前30天,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工作;放苗前7天,往池塘施撒适量基肥进行肥水,促进池中浮游生物繁殖生长,为鱼苗提供充足的饵料。

3、鱼苗选择、投放

挑选没有伤病、健康活泼,规格在3cm以上,大小一致的鱼苗,在投放前按1:30的比例将盐和水混合均匀后把鱼苗放进去浸泡5分钟左右。

挑选晴天进行放苗,投放密度一般控制在6000-10000条/亩,放苗后每2-3天往池内加注一次新水和少量化肥,以确保水质,促进鱼苗生长。

4、饲料投喂

用熟蛋黄或小型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作为鱼苗的开口食物,随着鱼苗不断生长,便可给它们投喂水蚤、蚊幼虫、水蚯蚓、蝇蛆或猪血、人工幼苗配合饲料等。

鱼苗培育初期主要投喂动物性饲料,待鱼苗长到5-7cm时,进行驯食,逐渐转投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结合,确保营养均衡。

饲料投喂遵循“四定”原则进行,每天的投饵量控制在鱼群总重的5-8%左右,每7天-15天对投喂量进行一次调整。

5、繁殖管理

鲶鱼在每年的3-5月进入繁殖盛期,挑选好成熟度好的雌、雄种鱼,将它们按雄鱼3条,雌鱼1条分组后放进布抖网中。

在采卵之前先用手检查雌鱼的腹部柔软度,并轻轻挤压,如果有卵粒排出,便可采用干导法进行采卵,若用手按压后没有产出卵粒,则要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检查。

用纱布将可以排卵的雌种鱼包好,把它的生殖孔对着干净无水,供采卵用的瓷器活容器,用手顺向雌鱼的肛门轻轻挤压,卵粒便会缓缓落入容器中。

采卵完成后将已经准备好的精子悬浮液用鱼苗搅拌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把多余的精子洗掉,重复几次,人工授精便完成。

受精卵为绿黄色的圆球形,略有红点,其直径约在1.65-1.8mm左右,最开始没有黏性,20分钟之后才会有黏性,因此要在它们没有黏性之前将其撒在附卵片上,并用羽毛轻轻的搅动,确保受精卵附着均匀,提高孵化率。

二、资中鲶鱼正宗做法?

鲶鱼择好洗净剁块,加少许食盐、胡椒粉、姜汁、料酒腌制二十分钟。大葱切段,生姜切片。豆腐切成方块焯一下开水捞出。

起锅热油,放入腌好的鱼块改中火煎三分钟盛出。热锅再加入大油,油热后放入葱姜蒜、豆瓣酱、干辣椒、花椒粒爆香,倒入开水,放入鱼块、豆腐,加食盐、五香粉、八角、料酒、老抽,大火煮开改中小火炖三十分钟,加入鸡精、香菜段即成。

三、资中鱼溪鲶鱼做法?

资中鱼溪鲶鱼是四川省内江市的传统名菜之一,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闻名。以下是一种简单的做法:

准备材料:鲶鱼、豆腐、姜片、葱段、料酒、盐、生抽、老抽、糖、鸡精、食用油。

将鲶鱼洗净,切成块状。豆腐切成小块。

热锅凉油,放入姜片、葱段煸炒出香味。

放入鲶鱼块,翻炒至变色。

加入料酒、盐、生抽、老抽、糖、鸡精,翻炒均匀。

加入适量的水,放入豆腐块,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 15-20 分钟。

最后,大火收汁,即可出锅。

注意事项:

鲶鱼的土腥味较重,可以加入适量的姜片、葱段、料酒来去除。

豆腐最好选择嫩豆腐,口感更加细腻。

炖煮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当调整,喜欢口感嫩一些的可以时间短一些。

希望这个做法对您有所帮助。

四、鲶鱼养殖?

1.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2.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3.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五、鲶鱼怎么养殖

鲶鱼怎么养殖

鲶鱼是一种耐寒性强、生长快、繁殖力强的淡水鱼类,非常适合养殖。鲶鱼肉质鲜美,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对于那些有一定养殖基础的养殖户或者希望尝试养殖鲶鱼的初学者来说,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鲶鱼的养殖技巧。

1.场地选择

养殖场的位置和环境是影响鲶鱼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场地时要考虑水源、排水、日照、土壤和气候等因素。一般来说,水质应清洁无污染,水深适中,水温在25℃左右最适合鲶鱼的生长。养殖池塘的周边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免有毒气体的滋生。

2.池塘建设

养殖鲶鱼主要选用淡水池塘,可以根据养殖规模选择池塘的大小。池塘的底部最好是黏土或者壤土,以保持水质的稳定。池塘的修建要保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方便养鱼期间的管理和水质调节。同时,根据养殖规模,合理划分出格子池或者养殖网箱,以便控制每个池塘的养殖数量。

3.种苗选择

鲶鱼的种苗选择直接关系到养殖效果。优质的种苗具有生长快、抗病性强等特点。在选择种苗时,要注意选用活体、体型匀称的稚鱼。稚鱼的体表应该干净光滑,没有病斑或者伤口。此外,根据养殖目的选择种类,常见的鲶鱼有鬼鲶、中华鲶等。

4.水质管理

鲶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因此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的监测和调节。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水温等指标。如果发现水质不符合要求,要及时进行调整。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更换新鲜水源,避免病害的发生。

5.饲料选择

鲶鱼的饲料以蛋白质含量较高、饲料颗粒细小的鱼类饲料为主。鲶鱼对饵料的摄食量比较大,喜好吞食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对于鲶鱼养殖户来说,一般可选择市场上成熟的鲶鱼饲料,也可以使用自制的饵料进行饲养,比如小鱼、虾皮、豆饼等,不仅能降低饲料成本,同时也能增加鱼体的口感。

6.疾病防控

在鲶鱼的养殖过程中,病害是养殖户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常见的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要加强养殖池的卫生管理,确保疫病在养殖鱼群中不会蔓延。定期给鱼群进行体外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7.养殖环境调控

鲶鱼对养殖环境的温度、光照和气温等有一定的要求。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控养殖环境。对于小鱼苗期,适宜的水温为28℃至30℃;对于生长期鱼苗,水温保持在26℃至28℃;到了产卵期,水温应保持在25℃左右。

8.养殖技术改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鲶鱼养殖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例如,可以利用生物发酵技术降解养殖废水,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利用光合菌技术降低养殖池的氨氮含量,改善水质;利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控等。通过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能够提高鲶鱼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结论

鲶鱼养殖是一项有前景的投资,通过合理的养殖场地选择、池塘建设、种苗选择、水质管理、饲料选择、疾病防控、养殖环境调控和养殖技术改进,可以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鲶鱼肉质鲜美,市场潜力巨大,对于希望尝试养殖鲶鱼的人来说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当然,在养殖过程中也要加强学习和实践,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养殖技术。

六、花鲶鱼养殖?

花鲶鱼就是鲈鱼

1、池塘条件:鲈鱼养殖的池塘面积是以5-10亩为宜,水深要2米以上,水质无污染、水源充足、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且交通方便,同时还需要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以及发电备用机组。

2、清塘消毒:在鲈鱼放养前需要清塘,每亩使用生石灰7-10千克,保持池水10-20公分,浸浆泼酒,7天之后加水至1米深,可一次施用二铵0.75千克/亩,两天后当池水变为油绿色时即可放养。

3、暂养方式:鲈鱼苗种目前多为海捕,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4公分,经捕捞转运等操作,鱼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提高养殖成活率,可以先进行中间暂养,在养殖池中架设40目的网箱比较方便。

4、鱼苗放养:鲈鱼暂养每立方米水体暂养苗种2000-3000尾,使用氯霉素拨酒消毒,前10天投喂卤虫幼体,后投喂新鲜鱼食,鱼种在培养至10公分左右按1.5尾/平方米投入到养成池中进行养殖即可。

七、杜鹃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5亩,池深2米,水深1.5米,池塘底泥在10厘米左右。

2、鱼苗放养:鱼苗放养规格为体长5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为500尾。

3、饲料投喂:所用饲料主要有2种,养殖前期喂鸡鸭的内脏,养殖后期喂野杂鱼。饲料在投喂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加工。

4、摄食驯化:养怀头鲶时,在养殖早期应采取摄食驯化的方法,先驯化怀头鲶在池塘四边摄食,然后改为在池塘三边摄食,随后逐渐驯化为在池塘一边摄食,最后固定在某一点投喂,这样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也使怀头鲶规格大小相近而提高养殖成活率。

5、定期巡塘:仔细观察怀头鲶摄食、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怀头鲶食性凶猛,同类间彼此残食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定期分级饲养,以减少个体间由于规格相差悬殊而出现的残食现象。

八、鲶鱼养殖温度?

鲶鱼的生活习性 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

九、鲶鱼怎样养殖?

养殖环境

养殖任何鱼类,首先咱们要明确环境对于鱼类的重要性。想要大规模的养殖鲶鱼,我们得挑选一个合适的鱼塘,这个鱼塘不需要特别豪华,但是水源比较充足且干净,能够方便排水。自家的人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不要挑选在离家很远的位置,来回跑太麻烦。

十、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养殖技术:

1.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2.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3.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