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山塘养殖草鱼有什么建议吗?

125 2025-03-26 08:30 到农村去网

一、山塘养殖草鱼有什么建议吗?

一、建鱼塘。池塘面积宜在3亩以上,要求水深2—3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污染,池底淤泥少的。经多年养殖的老鱼池,每年要清除多余的淤泥、饲料残渣。  

二、培育大规格的鱼种。在放养鱼池附近按10∶1比例配套鱼种培育池,从夏花鱼苗开始培育。也可利用单季稻田的秋冬闲置时间培育鱼种,每亩投放10厘米左右的秋片600—800尾,经3—4个月的培育可达到体长2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满足主养池放养的需要。  

三、鱼池的搭配混养。为合理利用饵料、生物资源和水体,发挥鱼类之间的不同食性、生活习性,达到共生互利、增加产量和效益的目的。鱼池应以草鱼为主,合理混养其他鱼种。放养模式按亩放草鱼400—500尾、白鲢80—100尾、鳙鱼20—30尾、建鲤50—60尾、青鱼3—5尾、大口鲶5—10尾或乌鳢3—5尾和少量鲫鱼淡水白鲳。  

四、提早放养。鱼种放养时间要因地制宜,以闽西山区为例,可提早到1月份前后进行,这时气温较低,鱼的活动能力较弱,在鱼种捕捞、运输、防疫、投放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从而减少染病的机会,同时可使鱼种提早适应新的养殖环境,有助于早摄食。进入2月份气温回升后种植的黑麦草等也进入了旺盛生长的季节,鱼就有了充足的优质青饲料。  

五、广辟饲料来源。主养草鱼模式,主要靠种植青饲料、采割青草以及利用农副产品的废弃物来解决冬春的青饲料。春夏秋季利用池埂、闲杂地每亩池塘配置2—3分的青饲料种植地,种植苏丹草、玉米草等优质青饲料,冬季利用冬闲稻田种植黑麦草。夏季草鱼食物也可利用新鲜的青稻秆、菜农丢弃的新鲜菜叶来补充。  

六、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首先做好饲料投喂,根据季节、气候、鱼体生长、吃食情况安排好投饲时间、次数和数量保证使鱼天天吃好,顿顿吃饱而不浪费。整个养殖期以投喂青饲料为主,辅助投喂少量配合饲料,青精结合,以加快鱼体的生长速度。  

其次要加强水质管理,保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要勤加水换水,使透明度保持30—40厘米,始终保持养殖池水清爽、嫩活,有条件的要使用增氧机,增加池水上下层交流。  

七、做好鱼病防治。草鱼病毒性的出血病和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是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应坚持预防为主,控制病害发生。在鱼种投放前10天左右,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100千克加水溶解后全池遍洒消毒,鱼种下塘时使用草鱼出血病冻干细胞弱毒疫苗和草鱼细菌性赤皮、烂鳃、肠炎三联灭活疫苗混合后胸鳍基部或背鳍基部注射。

二、山塘养殖什么鱼最好

养殖业是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山塘养殖作为一种常见的方式,很受农民朋友们的青睐。但是在选择养殖的鱼类时,很多人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山塘养殖什么鱼最好呢?

1. 塘鳢

塘鳢是一种生长迅速、养殖成本低、适应环境能力强的鱼类。它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市场的欢迎。塘鳢适应性强,能够在较差的水质条件下存活,对水温要求也不高,因此适合在山塘养殖。

2. 青鱼

青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因其肉质鲜美、口感细嫩而备受欢迎。青鱼的养殖技术相对简单,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也快。它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喜欢群养,因此适合在山塘养殖。

3. 草鱼

草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草鱼的养殖技术成熟,抗病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也较高。山塘养殖草鱼的收益较高,因此是不错的选择。

4. 鲢鳙

鲢鳙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鱼类,性价比较高。它的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肉质鲜美,富含营养。鲢鳙对水质的要求较低,适应性强,比较适合在鱼塘或山塘养殖。

5. 鲤鱼

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它的鲜美肉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鲤鱼适应性较强,耐受力高,对水质要求不严格,适合在山塘养殖。

6. 鳙鱼

鳙鱼是一种适应性强、养殖成本低、生长速度快的淡水鱼类。它的肉质鲜美,富含营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鳙鱼对水质要求不高,能够在山塘中良好生存,适合进行养殖。

总的来说,以上几种鱼类都是山塘养殖的好选择,它们的养殖技术相对成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选择具体品种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养殖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具体的考虑。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通过山塘养殖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山塘养殖什么渔好?

  一般山塘小水库主要以养鲢鱼、鳙鱼、草鱼为主,合理混养鲤鱼、鲫鱼、鳊鱼等。  为了保证养殖的成活率,应选择投放大规格鱼种,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  具体规格为:鲢鱼、鳙鱼100 g/尾,草鱼100~150 g/尾,鲤鱼、鲫鱼、鲮鱼、鳊鱼等其他鱼种30—50g/尾,放养密度一般为500—600尾/667m2。以灌溉为主且水质营养偏小的小水库,主要应以养殖草鱼、鳊鱼等草食性鱼类为主,其放养比例为:草鱼、鳊鱼占45%,鲢鱼、鳙鱼占40%,鲤鱼、鲫鱼占15%;如果经过多年养殖培育,水质较好,放养品种应以掠食性鱼类为主,鲢鱼、鳙鱼占60%,草鱼、鳊鱼等草食性鱼类占25%,鲤鱼、鲫鱼等底层鱼类占15%。  1、放养时间  山塘小水库可在头年成鱼捕捞上市后投放一些小规格的鱼种,让其自然过冬至第二年养殖,因为冬天气温、水温都比较低,鱼种鳞片紧密结实,不容易受伤,养殖成活率高,同时过冬鱼种也能比较早的适应环境,早适应早开食,有利于鱼类的生长。没有条件的(如池水无法过冬等),也要在当年尽早投放鱼种,一般是在当年的3月份至清明这段时间投放为宜,且越早越好,主要还是考虑到当时气温水温都比较低,鱼种的鳞片紧密结实,在拉网及运输的过程中不容易受伤得病,能确保养殖的成活率,而且鱼种投放得早,其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养殖的产量就会更高。  2、养鱼首先要考虑鱼的饲料问题,而种草则是解决草食性鱼类饲料的重要途径。可在上一年的10月份,利用枯水季节露出的原被淹没的山坡、田地,及周边的堤坝荒坡荒田等地方种上黑麦草,每667m2用草种2kg左右,条播种植,到11月中旬就可以开始收割喂鱼,到次年水位上涨后,因为水库要蓄水灌田,库区内种植的黑麦草可能被淹,这时可以通过放水闸控制水位,边割边淹。黑麦草种成后一般20 d左右可以割一次,每割一茬施一次肥,一般施放尿素,667m2用量5 kg。每667m2黑麦草可产鲜草7500~10000 kg,可产鲜鱼400~450 kg,饲料系数达25左右,种667m2草基本可满足6667m2左右面积的草食性鱼类的日投饵量,不用再花劳力去割草。  3、施肥是指通过适时适量增加山塘水库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培肥水质,促进饵料生物的大量繁殖,以保护山塘水库的生产力处于最佳水平,从而提高鱼产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沤浸绿肥。可割一些野生的青绿植物、水生植物、农作物的鲜茎叶等,扎成捆,投放在上游或库湾、岸边等,既可喂鱼,也可沤肥,培育浮游生物,是养鱼的好肥源。  二是施放农家肥。农家肥(如鸡粪、猪粪等)可作基肥施也可作追肥施,做基肥时667m2用200~300 kg,作追肥时667m2用100~200 kg,经充分发酵后投放在水库的上游或库湾平坦处。农家肥在水中分解时间较长,肥力持久,投放农家肥,既可培育水质,而粪肥中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又可被草鱼、鲤鱼等摄食性鱼类利用,可谓一举多得。  三是施放化肥。在一些水质较贫瘠的山塘小水库,如果有机肥不足,也可适当的施放一些化肥,一般以投放磷肥和氮肥为主,如过磷酸钙和碳酸氢铵等。施肥时应看池水,掌握“肥、活、嫩、爽”的原则,水体透明度保持在40 cm左右,在主要养殖生产期间4~10月,选择晴天,按氮磷1:1的原则,每667m2施肥5~10 kg,每7~10 d施肥一次。注意,虽然投放化肥省力、快速、经济,但是不宜多施,以免污染水体,破坏水体生态环境。  4、山塘小水库的日常管理是整个养殖过程的关键,关系到养殖产量的高低,一切好的技术措施都要通过日常管理才能实现,对养殖生产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认真细致,坚持不懈。  5、在山塘水库的库湾平坦处设立食场和食台,食场和食台用毛竹等浮性材料搭建而成,一般按6667~13334m2亩水面设一个食台,每个食台大小约为6~8m2。除了投喂青饲料外,还需要投喂配合饲料,或菜饼、麦麸、玉米粉、蚕蛹等精饲料,投饲时要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原则进行,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3~5%,以投饵后2~3 h内鱼吃完为宜。  6、首先要坚持巡塘制度,认真察看鱼的摄食和水质变化情况,注意塘内有没有鱼浮头,及其他的一些病害现象。其次要做好防逃防盗工作,察看进出水口如涵洞、溢洪口的拦鱼措施有没有破损缺失,注意山塘水库的堤坝是否有渗漏、溃堤等现象,尤其是汛期来临时,更要加强巡塘,做到早发现问题早处理,另外还要注意防止有外来人员进入塘内进行电、钓、网、毒鱼等一些偷盗鱼的行为发生。

四、30亩山塘养殖什么最好?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无法确定30亩山塘的具体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因此无法确定最佳的养殖品种。但是,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建议:

养殖当地常见的鱼类:如果30亩山塘位于农村或山区,可以考虑养殖当地常见的鱼类,如鲤鱼、鲫鱼、草鱼等。这些鱼类在当地容易获得,且市场需求较大。

养殖高价值的鱼类:如果30亩山塘位于城市附近或旅游景区,可以考虑养殖高价值的鱼类,如鲈鱼、鳜鱼、鲟鱼等。这些鱼类市场需求较大,价格较高,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养殖适应性强的鱼类:如果30亩山塘水质较差或环境不太适宜养殖,可以选择适应性强的鱼类,如泥鳅、黑鱼等。这些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容易养殖,且市场需求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选择应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和自身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环保、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五、山塘养殖鱼需要注意什么

山塘养殖鱼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挑战的农业养殖方式。它以山区的自然水体,如山塘、山泉等作为养殖场地,通过人工投放和管理,培育各种鱼类。对于那些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食品的人来说,山塘养殖鱼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

在山塘养殖鱼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山塘应该具备较好的水质条件,水源充足并且清洁,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此外,场地应该有较好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外界的干扰和病毒的入侵。

确定合适的鱼类品种

在山塘养殖鱼时,需要根据养殖场地的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鱼类品种。一般来说,常见的山塘养殖鱼包括鲤鱼、鳜鱼、鲈鱼等。这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等特点,适合在山塘养殖。

确保养殖水质的合适

养殖水质是山塘养殖鱼成功的关键。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恰当地调整和保持水质。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水流和通气条件,通过增氧设备或其他方式提供足够的溶解氧。其次,要定期监测水质的各项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等,确保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科学的饲养管理

养殖鱼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山塘养殖鱼健康成长的重要步骤。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根据鱼类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确定合适的饲料种类和投喂量。其次,在投喂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投喂频率和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水质污染。此外,要定期清理养殖池塘,清除废料和死亡鱼类,确保养殖环境清洁卫生。

疾病防治

鱼类养殖过程中,需要重视疾病的防治工作。常见的鱼类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等。预防疾病的关键是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及时发现和处理病鱼,防止病从一条鱼传染到整个养殖群体。此外,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疾病防治药物,但要遵循药物使用的规范和使用剂量。

定期监测和调整

山塘养殖鱼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持续的监测和调整。通过定期检测水质指标、观察鱼类生长情况、评估饲料效果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只有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才能提高山塘养殖鱼的养殖效益。

总结

山塘养殖鱼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养殖方式,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确定合适的鱼类品种,确保养殖水质的合适,科学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以及定期监测和调整,都是成功实现山塘养殖鱼的关键。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山塘养殖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更多人投身于这一领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六、山塘养殖每亩能赚多少钱

山塘养殖是一种传统的农业养殖方式,它以山塘水域为基础,在养殖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人都对山塘养殖的盈利能力非常感兴趣,想知道每亩能赚多少钱。

山塘养殖的盈利能力

要了解山塘养殖每亩能赚多少钱,我们先来看一下山塘养殖的盈利能力。山塘养殖的盈利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养殖品种:不同的养殖品种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和价格。一些高价值的养殖品种,如稀缺的鱼类或名贵的水生动物,其盈利潜力较大。
  2. 市场需求:山塘养殖的盈利能力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如果市场对某种养殖品种的需求量大,价格相应会上涨,从而提高了山塘养殖的盈利潜力。
  3. 养殖技术:养殖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山塘养殖的盈利能力。高效的养殖技术能够提高产量、减少投入和损失,从而增加盈利空间。
  4. 经营管理: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是保证山塘养殖盈利的关键。合理的养殖水质管理、及时的疾病防控、高效的饲料管理等都能够提高生产效益。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山塘养殖的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观的。特别是在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山塘养殖可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山塘养殖每亩能赚多少钱的因素

山塘养殖每亩能赚多少钱还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 养殖规模:山塘的大小决定了养殖规模的大小。养殖面积每亩越大,投资和收益的规模也会相应扩大。
  • 物种选择:不同的养殖物种每亩的盈利能力是有差异的。有些物种每亩的养殖收益非常高,而有些则相对较低。
  • 市场价格: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山塘养殖的每亩盈利能力有直接影响。价格上涨能够带来更高的盈利空间,而价格下跌则会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 季节因素:不同季节养殖物种的生长速度和价格也有所变化,因此季节因素也会对每亩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山塘养殖每亩能赚多少钱的具体数额是相对灵活的,无法确定一个固定的金额。但在合理经营管理和科学养殖技术的前提下,山塘养殖每亩的盈利能力是可观的。

山塘养殖的发展前景

山塘养殖作为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山塘养殖在市场上的价值也愈发凸显。

农业部门也意识到山塘养殖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在山塘养殖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力度。通过引进高新技术、改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益等手段,进一步推动山塘养殖产业的发展。

此外,随着人们对养生健康的追求,对绿色有机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山塘养殖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养殖方式,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绿色食品的追求,具备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综上所述,山塘养殖作为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在市场上有着可观的盈利潜力。尽管每亩能赚多少钱的具体数额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合理经营管理和科学养殖技术的支持下,山塘养殖能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未来山塘养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打造更加繁荣的养殖产业。

七、山塘水产养殖技术

山塘水产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水产养殖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塘水产养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用于提高水产养殖的产出和质量。本文将介绍山塘水产养殖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山塘水产养殖技术的背景

山塘水产养殖技术是一种利用山区自然水域进行水产养殖的方法。由于山区地形复杂,水资源丰富,适合进行水产养殖的条件比较好。因此,山塘水产养殖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

相较于其他养殖方式,山塘水产养殖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 可持续发展:山区水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水产养殖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 低投入高产出:山塘水产养殖技术使用自然水域,不需要大规模的人工投入和设备,成本较低,同时产出也相对较高。
  • 提高经济收益:山塘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山塘水产养殖技术的关键要素

山塘水产养殖技术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水质管理:山塘水产养殖需要合理管理水质,包括监测水质、调整水质参数等,以提供适宜的水环境供养殖物生长。
  2. 饲料管理:合理选择优质的饲料,进行科学投喂,并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对饲料进行适当的调整。
  3. 疫病防控:加强疫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与预防机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4. 养殖技术: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选种、养殖环境调控、水体氧化和排水处理等。

3. 山塘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水产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山塘水产养殖技术正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 智能化: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现养殖环境的智能监控和调控,提高养殖效益。
  • 生态化:在养殖过程中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
  • 绿色化:采用绿色的养殖方式,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并注重养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 品质化:注重提高养殖物的品质和口感,满足消费者对于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

综上所述,山塘水产养殖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提高水产养殖的产出和质量,还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未来,山塘水产养殖技术将向着智能化、生态化、绿色化和品质化的方向发展,为水产养殖业带来更加可持续和可靠的发展。

八、山塘适合养殖什么

山塘适合养殖什么?这是许多农民和养殖户经常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健康和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山塘养殖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农业模式。山塘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形特征,具有独特的环境条件,使得某些养殖业在山塘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山塘适合养殖的一些常见种类,并了解其优势和养殖技巧。

1. 鱼类养殖

山塘适合养殖多种鱼类,如鲤鱼、鳜鱼、鳙鱼等。山塘的水源较为丰富,水质较好,对于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具备良好的条件。同时,山塘通常具有较大的面积和深度,使得鱼类有足够的空间来生长。此外,山塘的地理位置通常较为隐蔽,不易受外界干扰,有利于鱼类的养殖。

在山塘养殖鱼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山塘的水质情况,保证水质稳定且适宜鱼类生存;
  • 饲料管理:根据不同鱼类的特性,科学合理地选择饲料,控制喂养量,避免污染山塘水质;
  • 病害防治: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定期检查鱼类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蛙类养殖

山塘湿润的环境和丰富的昆虫资源使得蛙类在山塘中生存良好。蛙类养殖是一项既经济又环保的养殖业。蛙肉的市场需求量大,而蛙类的养殖周期短、利润高,非常适合在山塘中进行。

在山塘养殖蛙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塘口管理:山塘的塘口要设置适当的防护装置,防止蛙类逃逸;
  • 饲料供给:科学合理地选择饲料,注意蛙类的营养需求,避免过度喂养;
  • 疾病防控:加强蛙类疾病的防控工作,保持山塘清洁,定期消毒。

3. 水生植物养殖

山塘适合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稻、荷花、莲藕等。水稻是山塘养殖中常见的作物之一,山塘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湿度,为水稻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荷花和莲藕也常常被种植在山塘中,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可以有效利用山塘的空间和养分,加强山塘生态系统稳定性。

在山塘养殖水生植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山塘的水质情况,保证水质稳定且适宜水生植物生长;
  • 施肥管理:根据水生植物的需求,科学合理地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防控工作,定期检查水生植物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 螃蟹养殖

山塘适宜养殖一些水生动物,如螃蟹。螃蟹养殖作为一种利润高、周期短的养殖业,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的关注。山塘的湿润环境和水源条件适合螃蟹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螃蟹对水质要求较高,山塘中较为清澈的水质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山塘养殖螃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水质管理:定期监测山塘的水质状况,保证水质稳定并适宜螃蟹生长;
  • 饲料供应:科学合理地选择饲料,注意螃蟹的营养需求,避免过度喂养;
  • 生长环境:根据螃蟹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 病害防控:加强疾病防治工作,定期检查螃蟹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总而言之,山塘作为一种独特的农业环境,适合养殖多种生物。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可以在山塘中获得丰富的农业产出。然而,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们要根据具体的养殖对象和山塘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和产出的质量。

九、山塘可以养殖田螺吗?

可以,田螺养殖场地选择 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有流水。养殖池建造。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水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

十、山塘养草鱼养殖方法?

草鱼的池塘条件

1、池塘条件: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

2、清污消毒:草鱼自身病害较多,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同时消除杂鱼是保障草鱼正常摄食、节约饲料的重要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厘米)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千克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

3、水质要求:池塘水质要求pH值为7.5~8.5,养殖盛期(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有机物耗氧量为18~20毫克/升。

草鱼的苗种放养

1、苗种选择: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重100克左右的个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2、鱼种放养:草鱼种一般亩放养800~1000尾,搭配个体规格为250克至500克鲢鱼种100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抢食。另外,鱼种入池前,应注意体表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