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黑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

112 2024-10-02 23:31 到农村去网

一、黑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

《黑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内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

第二章 河道管理

第六条 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

(1)堤防迎水面五十米以内,河床凹岸和堤防险工地段、河道整治工程一百米以内;

(2)大、中、小铁路桥及防护工程上下游五百、三百、二百米以内,公路桥及引道、防护工程上下游二百米以内;

(3)拦河闸坝、泵站上下游三百米以内;

(4)水文测流断面上下游五百米至一千米以内;

(5)可能因采砂而导致流势变化影响其它部门正常生产活动的区域。

第五章 奖励和惩罚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物体的;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或者高秆植物的;修建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的;

(二)在堤防、护堤地建房、放牧、开渠、打井、挖窖、葬坟、晒粮、存放物料、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以及开展集市贸易活动的;

(三)未经批准或者不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工程安全标准整治河道或者修建水工程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

(四)未经批准或者不按照河道主管机关的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取土、淘金、弃置砂石或者淤泥、爆破、钻探、挖筑鱼塘的;

(五)未经批准在河道滩地存放物料、修建厂房或者其他建筑设施,以及开采地下资源或者进行考古发掘的;

(六)擅自砍伐护堤护岸林木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毁堤防、护岸、闸坝、水工程建筑物,损毁防汛设施、水文监测和测量设施、河岸地质监测设施以及通信照明等设施;

(二)在堤防安全保护区内进行打井、钻探、爆破、挖筑鱼塘、采石、取土等危害堤防安全的活动的;

(三)非管理人员操作河道上的涵闸闸门或者干扰河道管理单位正常工作的。

第二十九条 对拒不执行防汛调度和决定,挪用盗窃防汛救灾资金和物资器材,造成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第三十一条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住宅、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厂房等与河道保护和水工程运行管理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倾倒、排放渣土、泥浆、矿渣、石渣、煤灰、废砖、垃圾等废弃物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恢复原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倾倒或者排放渣土、泥浆、矿渣、石渣、煤灰、废砖、垃圾等废弃物。

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堆放阻碍行洪或者影响堤防安全的物料;擅自修建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

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采砂、取土、挖塘、打井、建窑等影响河势稳定、危害堤防安全的活动。

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设置阻碍行洪的拦河渔具;从事非法网箱养殖和利用电网、地笼、鱼箔等渔具进行捕鱼。

施工企业和从事相关废弃物清运的经营服务企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倾倒、排放渣土、泥浆、矿渣、石渣、煤灰、废砖、垃圾等废弃物的,造成河道安全设施破坏或者河道淤积堵塞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恢复原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将违法信息予以公告后纳入各级政府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或者扩建排污口,其中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禁止设置排污口。

在河道管理范围附近区域从事堆土、堆物、爆破、打桩等各类活动的,责令改正;造成堤防等水利设施损害的,责令限期修复或者赔偿,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黑龙江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黑龙江省铁路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铁路安全管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国务院《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的安全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铁路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政府统筹、路地协作、行业监管和属地监管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铁路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铁路监管部门)依法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铁路沿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铁路安全管理纳入当地安全生产工作和平安建设工作,协调解决铁路安全管理重大问题,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将应当由政府承担的护路联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保障铁路安全的教育,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防范和制止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协调和处理保障铁路安全的有关事项,做好保障铁路安全的有关工作。

铁路沿线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铁路安全管理有关工作。

第六条 铁路公安机关和地方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铁路治安管理信息互通共享和预警防范、执勤联动、执法协作、应急处置等机制,依法制止、查处违反铁路治安管理的行为。

第七条 从事铁路建设、运输、设备制造维修的单位应当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铁路的管理和保护。

第八条 铁路运输企业、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铁路安全日常防护和应急处置联动工作机制,加强铁路安全协作配合。

铁路安全检查、巡护和隐患排查等日常安全防护工作,在铁路用地范围以内的,由铁路运输企业负责;在铁路用地范围以外的,由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发现铁路安全隐患,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应当依法责令有关组织或者个人立即排除;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及时通报铁路运输企业或者铁路监管部门。

第九条 铁路沿线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护路联防工作机制,划定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人员,落实护路联防责任。

护路联防组织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铁路治安整治、巡护看守、护路宣传等工作。

第十条 铁路沿线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实行双段长工作责任制。双段长负责组织巡查、会商、上报信息等工作,并及时组织排查、处置影响铁路安全的问题。

第十一条 铁路线路两侧应当依法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划定及公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取土、挖砂、挖沟、采空作业或者堆放、悬挂物品,应当征得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并签订安全协议,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保证铁路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施工安全规范,采取措施防止影响铁路运输安全。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派员对施工现场实行安全监督。

未征得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从事前款规定的活动,或者虽征得同意但有关活动发生危及铁路安全情形的,铁路运输企业有权制止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无法制止的,应当及时向铁路监管部门或者有关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三条 禁止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烧荒、放养牲畜、种植影响铁路线路安全和行车瞭望的树木等植物;禁止向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排污、倾倒垃圾以及其他危害铁路安全的物质。

禁止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五百米的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孔明灯等低空飘浮物体;升放无人机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 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及其邻近区域建造或者设置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不得进入国家规定的铁路建筑限界。

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邻近区域建造或者设置的彩钢瓦房、活动板房、塑料大棚、广告牌(匾)以及废品站、垃圾场等建筑物、构筑物,其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加强管理,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影响铁路运输安全。

第十五条 铁路线路两侧树木,以及杆塔、烟囱等建筑物、构筑物,由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采取避免倒伏的安全措施。发现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风险时,由铁路运输企业告知其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六条 下穿、跨越铁路的道路以及水利、油气、通信、电力、供热、燃气、供排水等管线、设备设施,其所有人应当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公示管理人和联系电话,并加强日常巡护,确保符合铁路安全要求。

前款所列管线或者设备设施产权不清、管理主体不明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维护”的原则确定管理人,管理人应当与铁路运输企业签订安全协议,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第十七条 道路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跨越铁路线路的道路桥梁的监管,严禁超限超载车辆违法通行。

第十八条 道路与铁路并行路段靠近铁路的道路路侧,应当设置安全防撞设施和警示标志。道路与高速铁路并行的,应当提高安全防撞设施等级,并设置畅通的排水设施。

安全防撞设施、警示标志、排水设施的设置、管理和维护,道路与铁路同步建设的,由道路管理部门或者道路经营企业与铁路建设单位或者铁路运输企业协商确定;道路建设在后的,由道路管理部门或者道路经营企业设置、管理和维护;铁路建设在后的,由铁路建设单位或者铁路运输企业设置,并按照有关规定移交道路管理部门或者道路经营企业管理和维护。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 建设道路、城市交通轨道以及设置人行过道,与高速铁路及其有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交叉的,应当优先采用下穿铁路的方案。

第二十一条 建设道路以及水利、油气、通信、电力、供热、燃气、供排水等管线工程需要下穿或者跨越铁路的,建设单位和铁路运输企业应当进行协商,签订安全协议。

第二十二条 禁止使用无线电台(站)以及其他仪器、装置干扰铁路运营指挥调度无线电频率的正常使用。

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会同铁路监管部门,对依法使用的用于铁路运营指挥调度的无线电频率予以特别保护。任何无线电发射设备和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对其产生有害干扰的,应当立即消除有害干扰。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依法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定期对铁路沿线无线电干扰进行排查。

第二十三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实施下列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

(一)攀爬、钻越铁路线路防护设施;

(二)擅自进入列车司机室、机械室,或者铁路设备管理和行车调度等工作场所;

(三)不服从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人员应急处置指挥,干扰列车工作人员正常工作;

(四)编造、传播危害铁路安全的信息;

(五)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定的禁止行为。

第二十四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严格履行安全运输义务,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铁路运输合同的约定,为旅客和托运人提供优质服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在列车、车站等场所公告有关铁路安全管理的规定,告知旅客安全运输应当注意的事项,及时向旅客通报列车晚点、停运信息,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第二十五条 旅客应当持有效乘车凭证,接受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检查。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人员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

旅客应当遵守铁路运输企业站台管理规定,在安全线以内候车,排队依序上车。旅客应当按照车票载明的席位乘车,不得强占他人席位。到站后,应当按照铁路运输企业提供的出站通道有序出站。

列车超员或者发生其他情形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时,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人员有权要求无票、越站乘车旅客下车。

第二十六条 采用铁路专用线运输危险货物的企业,应当加强对危险货物装卸、储存作业场所和设施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二十七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根据铁路安全主要风险等因素编制铁路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铁路车站、铁路沿线发生突发事件时,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并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铁路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第二十八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优化服务,公开涉及铁路安全有关事项的办理渠道、流程、期限、费用标准以及办理单位、联系方式。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履行铁路安全管理职责,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条 违反本规定,在铁路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五百米的范围内升放风筝、气球、孔明灯等低空飘浮物体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的行为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二条 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对铁路安全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三、黑龙江省能源管理条例?

加强农村能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农村能源,是指农村居民生活、农业生产使用的能源,包括沼气、秸秆、薪炭林、太阳能、风能等。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辖区内从事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节约、建设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农村能源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能源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财政状况,每年安排必要的农村能源建设经费,并随着经济和事业的发展,适当有所增加。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农村能源管理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本规定。

市、县人民政府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能源管理工作。

省农垦总局、省森林工业总局根据本规定负责本系统的农村能源管理工作,接受省人民政府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农村能源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群众性科研组织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村能源技术;鼓励和支持用能单位和个人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村能源技术及产品。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节约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重视节约煤炭、电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生物质等能源。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节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第九条 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建、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环保等部门,推广农村各类太阳房建筑、日光节能温室、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和塑膜覆盖畜禽舍等技术,并纳入乡镇、村建设规划和生产计划。

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资源,解决偏远地区农户用电。

第十条 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应当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广农户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有机废弃物和城镇污水处理的大中型沼气利用技术。

第十一条 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管理。

禁止在田间、地头焚烧农作物秸秆。

第十二条 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发利用生物质固化、液化、气化技术和新型液体燃料技术,逐步扩大生产和应用范围。

第十三条 推广农村能源新技术项目和新产品必须经省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组织

四、黑龙江省辅警管理条例?

黑龙江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

(2020年12月24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以下简称辅警)管理,明确辅警岗位职责,保障辅警依法履职,维护辅警合法权益,发挥辅警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行政管理和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公安机关辅警的招聘使用、权益保障、管理监督等,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辅警,是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为公安机关日常运转和警务活动提供辅助支持的非人民警察身份人员,包括文职辅警和勤务辅警。

治安联防、治安志愿者、护村队、护校队等社会群防群治力量以及在公安机关从事膳食、保卫、保洁等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不属于辅警。

第三条 辅警应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或者带领下开展工作。辅警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受法律保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应当支持和配合。

第四条 辅警管理遵循依法规范、责权明晰、严格监督、合理保障的原则,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辅警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落实保障措施,研究解决辅警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辅警的招聘、使用和管理。

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公安工作需要、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合理配置辅警力量,严格控制队伍规模。

第六条 辅警实行员额制管理。按照总量控制、适应需求、倾斜基层、动态调整的原则,分级核定,分类使用。

辅警员额配备的具体数量,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提出,经同级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核准,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各级公安机关政法专项编空编率超过10%的,不得招聘辅警。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辅警的薪酬福利、装备配置、教育培训、保险、奖励以及日常管理等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二章 招 聘

第八条 招聘辅警应当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统一标准和程序。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空缺情况,提出招聘计划,经同级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五、黑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2019?

第一条为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规范丧事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殡葬活动和殡葬管理工作。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殡葬工作的领导,把殡葬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殡葬设施用地和资金,保障殡葬改革的需要和殡葬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各级民政部门是殡葬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

各殡葬管理机构(含殡葬管理处、所)在同级民政部门领导下,负责殡葬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各级公安、工商、土地、卫生、物价、建设、民族、宗教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殡葬管理工作。

第六条殡葬管理工作坚持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方针。

第七条凡建有殡仪馆的县(市)均为火葬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且未建有殡仪馆的县(市)为暂缓火葬区。

火葬区和暂缓火葬区的划定,由所在县(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见,经市人民政府(行署)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殡葬管理人员应当持证上岗,秉公办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殡葬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二章殡葬设施管理

第九条省民政部门应当根据殡葬管理的需要,制定全省殡仪馆、骨灰堂、殡仪服务站、公墓等殡葬设施的规划,经省计划部门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各地新建殡葬设施,应当在全省殡葬设施规划内进行。

第十条县(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新建、扩建、改建殡仪馆、骨灰堂、殡仪服务站、公墓等殡葬设施纳入城乡基本建设计划。

第十一条殡葬设施的建立按下列程序报批:

(一)建立殡仪馆由县(市)民政部门提出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省民政部门备案;

(二)建立骨灰堂、殡仪服务站由县(市)民政部门审批,并报市(行署)民政部门备案;

(三)建立经营性公墓由市(行署)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民政部门审批;

(四)利用外资建设殡葬设施,经省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审批;

(五)距殡仪馆较远、交通不便的乡(镇)建立的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县(市)民政部门批准,并报市(行署)民政部门备案;

(六)暂缓火葬区建立公益性公墓,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县(市)民政部门批准,并报市(行署)民政部门备案。

六、黑龙江省食品安全管理条例?

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一是对入网食品生产经营做出规定。《条例》规定,从事入网食品生产经营,应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或核准证,允许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小经营凭食品生产经营核准证入网经营,提供入网餐饮服务的,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而通过互联网销售食用农产品的,不需要取得许可。此外,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在通信主管部门批准三十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省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二是体现了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小经营和食品摊贩严管与扶持相结合的精神。按照宽严相济、过罚相当原则,《条例》对“三小”单独设定了处罚,对严重违法行为,实行严厉处罚,对危害较轻的违法行为,比照一般生产经营者,适当降低了处罚。

  三是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条例》规定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细化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推动实现食用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同时,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设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资金,并将其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保证有奖举报制度可操作、可执行。

  四是增强了公开承诺等相关要求。《条例》增加了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开承诺,对企业标准的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负责的内容;增加了重点环节检验检测项目和餐饮配送服务以及餐厨废弃物投放要求;增加了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条款;增加了关于责任约谈的相关内容。

七、黑龙江省滞洪区管理条例?

第四章 防 汛

第二十一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及行政公署应设立防汛指挥部,其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防汛组织,做好汛期的防洪工作。

第二十二条 防汛工作要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下级防汛指挥部必须服从上级防汛指挥部的调度和决定,各部门和单位在汛期必须服从当地和上级防汛指挥部调度和决定。

在防汛紧急时期,防汛指挥部有权调动防汛抢险急需的物资、设备、器材、交通运输工具和劳动力。汛期,在河道作业的各部门的工作与防汛有矛盾时,必须服从防汛需要。

第二十三条 各级防御特大洪水措施方案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在遭遇特大洪水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妨碍、阻挠蓄洪、分洪、滞洪命令的执行。对严重阻水的工程设施,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防汛指挥部可以采取非常措施。

第二十四条 十条主要江河干堤的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由省防汛指挥部审定。其它河流由行署、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审定。

第二十五条 汛期水库的调度要按批准的调度计划执行。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更调度计划,要经原批准机关同意,其它部门和个人不准擅自改变。

不安全的病、险水库要限制蓄水。废弃的水库不准擅自恢复利用。

第二十六条 气象、水文部门应及时予测予报雨情水情。邮电及其它有关部门应保证汛情联络畅通。物资部门应保证防汛抢险物资、器材供应。交通运输部门应保证防汛物资和人员的及时运送。

一切部门、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时完成分担的防汛任务。

第二十七条 防汛抢险救灾的资金和物资器材,要严加管理,不准挪用。

八、黑龙江省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第三十条 对已立项即将开工和正在建设的公路,公路管理机构应依法实施路政管理。

第三十一条 在公路和专用公路上不得擅自增设平交道口,确需增设的,须经公路管理机构审批。经批准新增设的平交道口,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并向公路管理机构缴纳有关费用。因公路改造拓宽需要时使用者必须无条件拆除。

原审批的平交道口未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应限期达到标准。

第三十二条 对轴载质量超过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确需通过的车辆,须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并承担公路管理机构为此采取的技术保护措施和修复损坏部分所需的费用。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公路、专用公路和公路用地。确需占用和挖掘的,须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并应缴纳有关费用。造成公路路产损失的,应给予赔偿。

占用、挖掘公路、专用公路和公路用地的有关费用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四条 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属地内的有关部门应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疏导交通,完成现场勘查后,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清障。

第六章 收费公路

第三十五条 符合国家收费规定的公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置车辆通行费收费站。

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按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标准执行。

除国家规定的军车、武警车、正在执行任务的设有固定装置的消防车、红十字会车、医院救护车、公安部门的警备车和抢险救灾等特殊情况外,其他车辆一律按规定缴纳车辆通行费。

第三十六条 收费公路的收费站应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规范建设、文明服务。

第三十七条 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由省交通主管部门实行统收统支,按贷款和集资款的比例,专项用于偿还贷款、集资款本息、收费公路的养护管理等。

收费公路的收费站应逐步采取现代化手段,防止票、款流失。

第三十八条 省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收费公路的管理。公路收费站应公开审批部门、主管部门、收费年限、收费标准、收费单位和监督电话。

收费公路使用的车辆通行费票据,由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省交通主管部门统一领取和管理。收费站不使用省财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票据的,车主可拒交和举报。

第三十九条 公路管理机构对收费公路实施统一的路政管理。经营性公路路政管理职责由公路管理机构派出的机构、人员行使。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

九、黑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2018?

黑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物业使用人、物业服务企业和其他管理人的合法权益,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

十、黑龙江省乡镇供热管理条例?

有。因为黑龙江省政府已于2018年颁布了《》,旨在规范和加强乡镇供热管理工作,保障广大乡镇居民的供热需求,提升乡镇供热水平。该条例对乡镇供热的组织、设施、设备、安全、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此外,该条例还规定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促进了乡镇供热管理的规范和科学。所以,在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供热质量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