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亚的资源状况如何?中亚的资源状况如何?

98 2025-03-20 04:30 到农村去网

一、中亚的资源状况如何?中亚的资源状况如何?

环境特征:中亚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主要地形区:天山、帕米尔高原、图兰平原、哈萨克丘陵。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多内流河:主要有锡尔河、阿姆河、乌拉尔河;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光照充足,灌溉水源丰富,土地平坦,有利于棉花生长的条件。

2.粮食作物如小麦和水稻均分布在阿姆河与锡尔河沿岸地区。

3.里海沿岸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利于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资源状况指什么?

资源状况指的是,一国或一定区域拥有的资源概况。

资源,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的总称。

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

三、水资源状况监测什么?

水资源状况监测水量,水质。防止水污染。

四、亚马逊河资源状况?

亚马逊水资源占全世界20%。

亚马逊河世界第2长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它的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比其他3条大河尼罗河(非洲)、长江(中国)、密西西比河(美国)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万平方千米,占南美州总面积的40%;支流的数超过1.5万条。

五、我国森林资源状况?

(一)森林类型多样,树种资源丰富,珍贵、稀有树木繁多。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从北到南跨越的五大气候带,适生着不同种类的森林植物,形成了中国森林类型多样,森林植物种类繁多,绚丽多彩的特色,在世界植物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由北向南依次分布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等多种森林类型。据统计,世界上有木本植物约两万余种,中国约有八千余种,其中乔木树种即达两千余种。

(二)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数量大,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小,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从全国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数据可知,无论是森林面积还是蓄积,其绝对数值是很可观的,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1990年评估报告”,中国森林面积居第五位;林木总蓄积列第八位。

全国各省(区、市)森林覆盖率分布表

森林覆盖率分级

省(区、市)森林覆盖率(%)

>50%

台湾55.08% 福建50.60%

40-50%

浙江42.9% 江西40.35%

30-40%

广东36.78% 黑龙江35.55% 吉林33.60%

湖南32.80% 海南31.27%

20-30%

辽宁26.89% 广西25.34% 云南24.58%

陕西24.15% 湖北21.26% 四川20.37%

10-20%

安徽16.33% 北京14.99% 贵州14.75% 河北13.35%

内蒙古12.14% 山东10.70% 河南1050%

5-10%

山西8.11% 天津7.47% 西藏5.84%

1-5%

甘肃4.33% 江苏4.02% 上海2047% 宁夏1054%

<1%

新疆0.79% 青海0.35%

其次,按人均占有量分析,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14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0.64公顷的17.8%。全国人均占有森林蓄积为8.622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71.8立方米的12%。

(三)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亟待调整。

森林资源结构状况,客观地反映了森林资源的特点,从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分析,无论是林种结构和林龄结构均存在不尽合理的状况。

全国各林种面积、蓄积比例

林 种

防护林

用材林

薪炭林

特用林

经济林

竹林

面积比例%

12.50

66.08

3.34

2.60

12.53

2.95

蓄积比例%

19.57

74.20

0.76

5.47

~

~

(四)林业用地分布差异大,林地利用率、生产力低,单位面积蓄积量小,残次林相比重大。

林业用地分布不均,占土地面积比重差异大。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表示可能用于发展森林资源的土地潜力。全国林业用地面积共2.63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27.4%。

林地利用率低,有林地所占比重小。我国现有2.63亿公顷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仅1.34亿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0.9%。

森林生产力较低,单位面积蓄积量小。全国林业用地每公顷平均蓄积为41.81立方米。林分每公顷平均蓄积为83.65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114立方米的73.4%。

森林经营管理粗放,残次林相较大。我国现有森林除西南地区的滇西北和川西、藏东南部等林区还有成片原始林分布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已逐步演替为次生林(人工造林除外),其中相当部分森林,由于经营粗放,管护不当,森林资源屡遭不合理采伐,有些受自然灾害破坏后,形成了低价的残次林分,次要树种占据优势,树木生长稀疏,单位面积蓄积很低。

(五)人工林面积大、发展快,但质量有待提高,扩大森林资源有潜力。

建国以来,由于大力发展绿化造林事业,经四十余年努力,人工林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除了中间有部分已达采伐利用期的森林进行了主伐外,现保存的人工林面积达3425万公顷,占全国现有的有林地面积26.7%,超过了1/4。其中人工林林分面积达2137万公顷,占全国林分面积的19.7%,近1/5;人工林林分蓄积7.12亿立方米,占全国林分蓄积的7.83%。

六、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居世界第88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在我国,年平均降水量中约有56消耗于陆地蒸发和植物蒸腾,即降雨资源转化为地表径流(二次水资源)的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4,目前全国城市水源只有30符合卫生标准,全国七大水系有一半以上被污染,流经42各大中城市的44条河流中大约有93被污染。

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大部分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其中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在32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

其中,严重缺水城市占16.5,有3亿多人存在饮水不安全。而且根据资料显示:我国水资源最终利用量仅相当于一次水资源利用的7.5,二次水资源利用的18,三次水资源利用的56.25,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时空不均,且水资源分布南北显著不均,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总体来说:水资源的分布南方地区多于北方地区,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

七、欧洲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欧洲的自然资源状况?

欧洲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主要有煤、铁、石油等,水力和森林资源也很丰富,草原也很广阔,主要分布在前苏联境内。沿海有广阔的渔场,面积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32%,著名的有挪威海、北海、巴伦支海等,欧洲工业水平很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很小。

八、赞比亚自然资源状况如何?

自然资源丰富,以铜为主。铜蕴藏量 1 900万吨,约占世界铜总蕴藏量的6%,赞比 亚素有“铜矿之国”之称。钴是铜的伴生矿 物,储量约35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此外矿 藏还有铅、镉、硒、镍、铁、金、银、锌、锡、 铀、绿宝石、水晶、钒、石墨、云母等矿物。 全国森林覆盖率为45%。

九、保定市水资源状况?

据《保定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报告》显示,保定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9.7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6.2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2.23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为8.65亿立方米。与保定市第一次水资源评价相比,水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000年为282立方米,2005年为273立方米。如果按照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线标准评价,保定市已属极度缺水地区。  为满足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超采地下水现象日益严重。全市每年超采地下水总量超过10亿立方米,由此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近几年,保定市各县(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位除安新县2004-2006年上升3.68米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与2001年相比,全市平均地下水位下降了3米。专家分析认为,保定市水资源问题是以发展、生态双重压力的资源性缺水为主,同时伴有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和用水效率低所导致的管理性缺水。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加强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已成为保定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当务之急。

十、陕西省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 陕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6.4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425.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45亿立方米,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9位。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80立方米,最大年水资源量可达847亿立方米,最小年只有168亿立方米,丰枯比在3.0以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时间分布上,全省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7-10月份,往往造成汛期洪水成灾,春夏两季旱情多发;地域分布上,秦岭以南的长江流域,面积占全省的36.7%,水资源量占到全省总量的71%;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面积占全省的63.3%,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