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养殖鳜鱼技术有指导吗?

232 2024-08-29 18:00 到农村去网

一、养殖鳜鱼技术有指导吗?

鳜鱼养殖现在分为传统饵料鱼养殖和饲料养殖。除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胆固醇低,营养价值高之外,成活率低、市场需求大也是这条鱼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跟其他淡水鱼一样,近期的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问题尤为突出。

今天就鳜鱼养殖中车轮虫、指环虫的寄生特点与防控做一个分享。

车轮虫也是一种纤毛虫,在水温24-28℃的夏秋季高发,主要以有机质为营养来源,池塘偏肥的水质容易爆发车轮虫。

被车轮虫寄生的鳜鱼吃料情况变差或停食,体色暗黑无光泽,单独游动,行动慢,有时乱窜,检查鳃部可见大量粘液,镜检可确诊。

指环虫,适宜水温20℃,在春秋比较流行,主要攻击鳜鱼的鳃部,吸盘四周锋利的小钩扎进鳃部的上皮细胞,鳃部受损往往容易被细菌和真菌入侵。

被指环虫寄生的鳜鱼表现食欲减退或闭口,收肚、鳃丝肿胀、鱼体发黑,镜检可确诊。

检测到车轮虫、指环虫怎么办

首先明白一点,环境优良的鱼体上寄生虫即使有也会比较少,一般不会影响鱼摄食和生长,但在环境恶化、鱼体质变差时,寄生虫容易大量繁殖,成为病害,甚至引起细菌、病毒等继发感染。

所以水质稳定、鱼体质正常的情况下,有少量寄生虫不用大惊小怪。定期拌料配合泼洒乐畅,以驱代杀车轮虫、指环虫等常见寄生虫,不让寄生虫大规模爆发就可以了。

但寄生虫如果数量过多,已经影响鳜鱼的摄食和生长,甚至引起了伤亡,我们可以用刺激性小的杀虫剂处理后再用乐畅去防控。杀虫时一定按照说明使用,并且随时关注鱼的反应,比如大多数杀虫剂建议在晴天的上午使用,及时采取增氧、解毒等措施。

除此之外,水质调控鳜鱼体质也是防控寄生虫的重要环节。

水质不宜过肥或过瘦,根据池塘情况维持菌、藻、肥的稳定,比如水质过肥时,可以用腐殖酸钠等措施来抑制菌藻的繁殖。水质过瘦时及时补充藻种、有益菌、碳源,必要时还要补充白云石粉等提高总碱度、总硬度。

鳜鱼体质方面,传统饵料鱼养殖模式,饵料鱼往往会携带各种病原菌,可以用食盐、乐畅浸泡后再行投喂,而饲料鳜鱼则方便在饲料中添加各种饲料添加剂,比如胆汁酸、幸福100,保肝护肠,抵御病毒,抗应激。

(文章来源于龙昌动保官网,由龙昌水产焦点整理发布,更多养殖交流欢迎私信)

二、鳜鱼养殖技术?

养殖鳜鱼的池塘须清除过多淤泥,干池曝晒,把底质晒硬。

鳜鱼放养防止密度过大,造成缺氧和吃食不均,大小两极分化,小鳜鱼可能吃不到饵料而饿死。在套养池中,鳜鱼密度过可能会伤害到主养鱼,导致鱼病发生。

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以活鱼虾为饵是鳜鱼的摄食特性,如得不到鲜活的饵料鱼,即相互残食,或使其鱼体消瘦,体质变弱,容易发病,甚至饿死。所以要配套养殖足够的饵料鱼,避免缺乏食物而相互残食或咬伤。适时适量投喂。

三、鳜鱼养殖技术难点?

一、鱼塘的准备

鳜鱼是淡水鱼,主要生活在我国的一些江河湖泊里,在自然中属于比较底层的草鱼。所以我们建设鱼塘的时候首先就是要用淡水,然后鱼塘的面积要足够鳜鱼的生活,一般低于五亩地面积的鱼塘都不适合大量养殖,面积太小的话是养不了多少鱼的,看不到收益在哪,所以小编在这里建议大家,既然决定的要养殖鳜鱼,就要将鱼塘的面积弄得尽可能的大一些,然后鱼塘建造好以后在池底撒上一层石灰粉,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然后将在将鱼池冲洗一遍,池底翻入一些适量的淤泥,然后在根据面积的大小适量的栽种一些水草以供鳜鱼啃食和栖息。然后还有一点要大家注意的就是,鱼塘里的水一定要是活水或者是经常性的换着,否则水质很容易出现问题的,一旦水质因为管理不善受到了污染,那么这一整池的鱼都会多多受到波及,严重的话会导致鱼群的大面积死亡,所以水质的问题一定要当做重中之重的问题来处理。

二、水源与饲料的准备

刚刚才说到水源的重要性,其实除了水质以外,还有一个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就是水温,水温的过高或者过低对鳜鱼的生长都是极为不利的,这点想必大家都明白就不多说了,然后就是水源的来源,最好是自来水,要么就是远离污染源的清澈天然的河水,当然了,不是哪个地方都能够随便就找出来一条小河的,所以还是用自来水现实一点。然后将鱼塘和水源的问题都解决了之后呢,我们就要着手准备一下饲料的事了,像一些小鱼卵小虾米,蛋黄粉等都可以作为蛋白质的补充饲料投喂的,然后在上市面上购买一些专门用于饲养鳜鱼的饲料,相互配合掺搭着喂,但是投食的时候要注意量度大小的控制啊,否则的话吃不完的鱼食就会漂浮在水面上,时间一久就会过期变质,如果在被肚子饿的鱼儿吃掉了可是会导致生病的,即便没有鱼来吃还是会造成水质的污染,所以我们发现这些水面上有剩余饵料的话就要及时的打捞上来。

三、日常管理

想要养殖好鳜鱼,我们就要有一套专门用来养殖鳜鱼的经验和技术,不明白的找老养殖户问问,如果不知道要怎么管理或者连养殖方法都没搞懂的,建议大家先将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搞明白了再来养鳜鱼,否则你还想赚钱啊?不赔钱都是很不错的了!这里就先说几个要点,第一点:水温,鳜鱼能适应的水温在15-32度这个范围,高了或者低于这个范畴都不可以,鱼群会发生各种病害的。

最佳的水温是在二三十度的这个小区间里,就二十多度的水温是最适宜鳜鱼生长的,最低温度不能与七度,否则鱼群会被大面积的进入休眠状态,不休眠的又可以面临着被冻死的危险。第二点:清洁,鱼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大面积的清理工作,将鱼粪啊,吃剩的饵料啊,等等一切杂事全部打捞出去,如果换水方便的话直接换水也可以,鱼塘也要定期的消毒,一般每隔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就会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清洁消毒工作。第三点:投食,一天有投食三次,每次的量要根据鳜鱼的食量来决定,可以不定期的在鱼饵里面掺拌一些杀菌类的药物给与吃下,这样能很大程度下预防鱼群发生病害。

四、鳜鱼养殖新技术?

1、养殖池:鳜鱼一般是用养殖池来养殖的。鳜鱼属于一种底栖鱼,因此养殖池最好深一些,至少要在3米左右;养殖池中可以种植一些水草,这样鳜鱼可以在其中休息。密度也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太密集。若是将鳜鱼跟其它鱼一起混养,则更需注意放入的数量。

2、水质:鳜鱼本身对水质的要求就比较高,且鳜鱼的排泄量非常大,也就是说水质很容易脏。因此需要时刻监控水质,在水质脏了之后及时更换和补充。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有时候3-4天就得更换一次。

3、水温:虽然鳜鱼对水温的适应性是比较好的,在15-32度的水温之中都能生活,低至7度也不会危及它们的生命。不过水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食欲,因此最好还是保持在22-30度之间。

4、喂食:喂食也是个重要的步骤。鳜鱼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可以给它们主要喂肉类。种类是比较多的,小鱼、小虾、泥鳅等都是可以的,含有的蛋白质都比较多。鳜鱼的食量很大,要提供充足的食物。

5、疾病防治:平时还需要注意做好消毒的工作,防止鳜鱼生病。在某些鱼出现疾病的症状之后,也需要及时隔离、治疗。

五、鳜鱼环道养殖技术?

1.生活习性

鳜鱼属底层鱼类,广泛分布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域。通常生活在静水或水流缓慢等较洁净的水体中,尤以水草繁茂的河段、湖泊数量较多。冬季水温低7益时,栖息在深水处。春季水温回升后,鳜鱼逐渐游向浅水区觅食。池塘养殖中,夏、秋季鳜鱼常隐藏在池边水草下面。早春和晚秋鳜鱼在池塘边挖去浮泥形成较浅的洞穴,隐藏其中。

2.食性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当幼鱼刚孵出后不久,就能吞食其他鱼苗,因此目前南方一带常用人工繁殖的家鱼苗喂鳜鱼苗,效果很好。鳜鱼长到4~5cm时,即转为以小虾类为主要饵料,体长10cm以上时,则以食小型鱼类为主,有时同种间也相互残食。鳜鱼有一球形的胃,壁很厚,能随食量增加而膨大。鳜鱼捕鱼,系借助感觉器官逐渐游向捕获物,然后短距离猛扑而吞食。鳜鱼人工饲养时,可投喂野杂小鱼或家养鱼种。也可投放一些鲫鱼、罗非鱼等让其繁殖小鱼,供鳜鱼吞食。总之,选养鳜鱼,首先要考虑是否有饵料鱼,并根据饵料量来确定放养量。

3.生长

鳜鱼生长速度较快,当年鱼苗可长到50~100g;第二年即可达500g,第三年达1~1.5kg。从第四年起,增长速度显著减慢。因此,人工饲养鳜鱼以2~3龄为好。目前,常采用早繁苗,当年即养到500g左右上市。

4.繁殖习性

鳜鱼的繁殖季节为4—8月,长江流域为5月中旬至7月初,北方较迟,广东、广西和海南省进入4月就可催产。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0~32益,最适水温为25~28益。天然水域的鳜鱼亲鱼有集群现象,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水流的湖泊、河道入口处,是其理想的产卵场所。产卵通常在夜间进行,属多次产卵类型,产卵活动可延续3~6小时,个别亲鱼间断产卵时间长达24小时。

在天然水域中,雄鳜1冬龄性成熟,最小个体体长为15.6cm,体重80g左右;雌鱼2冬龄性成熟,最小个体体长在31.0cm左右,体重160~250g,性腺重20g以上。怀卵量一般为3万~60万粒之间,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而相对怀卵量与体长无明显关系。卵呈浮性,具有较大的油球,在流水中呈半漂浮状态,而在静水环境中则往往沉水底。其卵径1.2~1.4mm,受精卵孵化温度为20~32益,最适温度为25~30益,较低水温范围内(21~25益)孵化时间要长,受精卵经43~62小时胚体才能孵出。鳜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后,即主动摄食,因此必须及时投喂饵料,否则将互相吞食。

六、鳜鱼养殖技术与养殖方法?

桂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桂鱼同步生长。

3、桂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在6-10公分为宜,其好处是放养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

4、饵料鱼投喂:成鱼养殖期间,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饱为宜,如果饵料鱼过少出现饥饿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桂鱼生长或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5、水质调控:桂鱼池塘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是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

桂鱼的放养技巧

1、鱼种的来源和捕捞

①鱼种的来源:现在正值高温季节,气温很高,鱼种体质较弱,一般不便于长途运输。补放鱼种的来源,多在当地调剂解决,也可就近在天然水域中捕捞。要求鱼种的捕捞地点离放养地点很近,捕捞与放养应紧密衔接,鱼种离水时间不能过长最好是边起捕边放养。若一时做不到,可先用网箱暂养或拦在拉网中进行操作,但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小。严禁鱼种离水操作。

②鱼种的捕捞:鱼种的捕捞及入养应始终坚持快捕轻放的原则。捕捞时,必须小心谨慎,缓慢操作,尽量不要伤及鱼体。捕捞时间可确定在早晨及晚上天气凉爽时进行。捕捞工具应选用大拉网、套网等不伤鱼体的工具。同一水体的捕捞,拉网次数不能过多,以起鱼类浮头,造成死亡。丝网会伤害鱼体,使鱼鳞脱落,不要采用。干塘捕捉会使污水呛死鱼类,也会因水浅灼伤鱼体,最好也不要采用。对于吃食性的鱼类,可在投喂时,用药饵引诱,将网具拦截在其活动路线上,进行集中捕捉,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捕捞方法。

2、鱼种的放养和管理

①放养前的准备:鱼种放养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检查进出水口是否完好,防止渗漏。如发现问题,应立即解决。其次要对放养的水体情况进行观察,尤其要对池塘逃鱼状况进行了解,以摸清底细,便于确定放养品种和放养量。最后还要对水体进行一次改良。由于现时气温高,水体普遍浑浊,水中污物较多,水质很差,病菌容易繁殖,应用生石灰或明矾等化水泼洒,澄清水体,净化水质。若水体偏瘦,还要略施肥料,培养水中天然饵料。

②放养操作:为了减少放养死亡,确保放养效果,应进行补放鱼种的选择。选择的鱼种要求鳞鳍完整,跳跃有力,游动活泼,体质肥大,无病无伤。对鱼体瘦弱、反应迟钝、体表充血及有机械损伤的鱼种都应剔除。放养的品种可根据鱼种的来源及放养需要而定,但放养规模应以大为好,放养密度可坚持稀放为原则,以便使年底的成鱼都达到商品规格,减少因生长期短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养殖效益。放养时,鱼种必须经药物消毒后,再放入水体,以防鱼体带病入池,引起鱼病传播。一般可用2%~3%的食盐水或1ppm~2ppm的晶体敌百虫等药液浸泡3分钟~5分钟。

③放养后的管理:鱼种放养后,要根据放养的品种、数量等情况,认真做好投饵、施肥、水质调节、鱼病预防等项工作。饲料一般以精料为主,以加快鱼体的生长。日投喂量以池鱼总重量的5%~8%较为适合,具体以投喂后略有剩余为度。若池中放养链鳙等肥水鱼较多,可增施肥料,施肥应少量多次为原则,有机肥要经充分发酵后施入水体,亩施放量为50公斤~100公斤。化肥可用碳铵(每亩5至8公斤)或尿素(每亩3至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在放养后7天~10天内,再用强氯精(0.3ppm)、漂白粉(1ppm)等泼洒,以杀灭细菌。同时可间隔使用晶体敌百虫(0.4ppm)、硫酸铜(0.5ppm)和硫酸亚铁(0.2ppm)合剂泼洒,以杀灭寄生虫,有效地防止鱼病的发生。

七、水产养殖鳜鱼技术

水产养殖是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产业,鳜鱼作为水产养殖中的重要品种之一,一直备受关注。鳜鱼的养殖技术日益成熟,为养殖户提供了丰厚的经济利益。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水产养殖鳜鱼技术的知识,帮助养殖户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

选种与繁育

鳜鱼的选种是决定养殖成败的重要环节,选种时应选择外形匀称、体长适中、鳞片鲜明、活力强的鱼苗。同时,还应注意鳜鱼的品种选择,根据养殖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常见的鳜鱼品种有青鳜、大鳜等。

鳜鱼的繁殖主要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一般在春季进行。首先,将鱼放入授精箱中,然后根据水温控制授精时间,一般需要30分钟到1小时。授精后,将受精卵放入育苗箱进行孵化,孵化周期约为10-15天。孵化后的鱼苗需要逐步转移至养殖池中进行养殖。

水质管理

水质是鳜鱼养殖中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良好的水质能够促进鱼体生长和增加产量。养殖池的水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源选择: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水源。
  2. 水质监测:定期对养殖池的水质进行监测,包括pH值、溶解氧、温度等指标,及时调整水质。
  3. 水体通风:保持养殖池的通风良好,增加溶解氧含量,促进鱼体呼吸和新陈代谢。
  4. 底泥处理:定期清理养殖池的底泥,避免污泥对水质的污染。

通过做好水质管理,可以为鳜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饲料与投喂

鳜鱼的饲料选择和合理投喂对于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鳜鱼的饲料主要包括粉料饲料和颗粒饲料两种。

粉料饲料适用于鱼苗和幼鱼阶段,颗粒饲料适用于生长期的鳜鱼。在投喂方面,应根据鳜鱼的生长情况和饲料利用率合理确定投喂量和投喂次数,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浪费和污染水质。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和安全。

病害防治

鳜鱼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病害的侵害,对于疾病的防治要及时、有效。

常见的鳜鱼病害有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寄生虫等。在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群的免疫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销售与营销

在鳜鱼养殖的最后阶段,如何进行销售和营销是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 市场调研: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
  • 销售渠道: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如农贸市场、超市、餐饮等。
  • 品牌建设: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 售后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良好的销售和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总结

水产养殖鳜鱼技术的掌握对于水产养殖户来说非常重要。选种与繁育、水质管理、饲料与投喂、病害防治以及销售与营销等都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养殖户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养殖技术,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八、广东鳜鱼养殖新技术?

套养式培育法:指在放养鳜鱼夏花之前先培养好适口饵料鱼,再放养鳜鱼苗,使鳜鱼和饵料鱼同塘生长。

这种培育法一般亩放养3厘米的鳜鱼0.8-1万尾,饵料鱼的放养量为每亩70万尾左右,并严格控制饵料鱼的体长不超过鳜鱼的55-60%。

这种培育方法应注意水质管理,放养初期60厘米水位,放养后每隔3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量25厘米左右。最后使池水保持在1.5-1.8米。疾病防治同上。

九、斑鳜鱼人工养殖技术?

一、养殖池的准备

1.养殖池条件 养殖池面积以1-2亩为宜,稻田开挖的池子最佳,池深1米以上,池底平坦、不渗水,水质良好、无污染,灌排水方便。

2.驯化区域围拦 用40目左右的聚乙烯网片把池子一角围起来作为驯化区,面积约占整个池子的10%左右,高度为0.8-1.0米,底部埋入泥中20厘米,每隔2米用竹杆打桩支撑。

二、鱼种放养

5月中下旬鱼种达3厘米以上(最好5厘米以上)即可放养,一般每亩放1000-2000尾。放养时,先把鱼种放在网箱中,用喷雾器喷洒硫酸铜液进行消毒,主要杀灭鱼种身上的寄生虫。然后把鱼种放入小范围的驯化区,进行吃食驯化。

三、吃食驯化

斑鳜虽然与鳜鱼一样为肉食性鱼类,但其捕食、抢食的能力较差,只有当目标靠近它时才会去捕食,如捕食不成功,也不会像鳜鱼一样去追赶,所以驯化它吃“死鱼”这一点很关键。这一过程在驯化区内进行。开始时,把饲料鱼“浆”成半死(能动但不会逃跑)再投喂,等到斑鳜能聚拢来自动摄食后,再把饲料鱼全部杀死投喂,直到斑鳜能习惯吃死鱼,才把驯化区的围拦设施撤除,有意识地在池边设几个点引食,到斑鳜能主动到设定的点上来觅食,整个驯化过程才算完成。

十、鳜鱼水花养殖技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养殖场地。此时需要要注意环境卫生、水质清洁度、水量、水流等因素。

2. 然后,在养殖场地中开挖一个浅坑,深度一般为0.5-1米,面积一般为4-8亩,用布带桩这样的手工形式进行围堵,保证养殖场的安全。

3. 在坑内放置适量的原生贝壳或鲍鱼壳等硬质物质,作为鳜鱼舌齿抚摸和咀嚼的对象。同时在坑内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芦苇、荷花、香蒲等,以及其他水生植被,如马齿苋、水蓼、水葫芦等。这些植物能够吸收鱼粪和细菌为它们提供长时间生活所需的优质水环境。

4. 浸种芦苇种苗,每亩面积需要种植15000-18000株左右,以保证滤池的正常运行。

5. 待芦苇茎叶茂密后,鳜鱼在滤池内实现集中养殖。平均每亩容纳10-15只鳜鱼。

6. 定期检查滤池水质的PH值,保持水质清洁。同时在季节交替或气候变化时,需要接种一定的微生物菌剂,以有效保持滤池内种植物和水质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总的来说,芦苇滤池养殖法可以有效提高鳜鱼的存活率,降低运养成本,同时对于废弃水的处理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