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7年养殖什么鱼

154 2025-02-28 08:40 到农村去网

一、2017年养殖什么鱼

<> 2017年养殖什么鱼

2017年养殖什么鱼

随着消费者对高蛋白和健康食品的需求增长,养鱼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许多人都在寻找适合养殖的鱼种,以满足市场需求。2017年,有几种鱼类被认为是非常有潜力的养殖品种。

1. 虹鳟鱼

虹鳟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类,其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虹鳟鱼的养殖技术相对较为成熟,适应性强,容易饲养。在市场上,虹鳟鱼的需求正在迅猛增长,成为了养殖户的热门选择。

2. 草鱼

草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草鱼的生长速度较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对饲料要求不高。在中国,草鱼一直是淡水养殖业的主力品种,其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3. 黄鱼

黄鱼是一种热带海水鱼类,其肉质鲜嫩、肉厚味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黄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养殖技术相对成熟。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黄鱼的市场需求一直较高,价格也相对较为稳定。

4. 鳕鱼

鳕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水鱼类,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鳕鱼不仅适合人工养殖,也可以进行海水循环养殖。鳕鱼的市场需求非常大,尤其在欧美等国家,是高端餐饮市场的热门品种。

5. 鲈鱼

鲈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水鱼类,其肉质鲜嫩、滋味鲜美。鲈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是非常有潜力的养殖品种。在中国,鲈鱼的市场需求逐年增长,被认为是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鱼类。

6. 鲤鱼

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鲤鱼的养殖技术相对较为成熟,适应性强,饲料转化率高。在中国,鲤鱼是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其市场需求依然持续稳定增长。

7. 鳗鱼

鳗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淡水鱼类,肉质软嫩、味道鲜美。鳗鱼的养殖技术相对较为复杂,但市场需求很大。近年来,随着对各种水产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鳗鱼的价格逐渐上升,成为了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养殖品种。

8. 鲑鱼

鲑鱼是一种高脂肪、高营养价值的海水鱼类,肉质鲜美、口感醇厚。鲑鱼的养殖技术相对较为复杂,但市场需求很大,尤其在高端消费市场。鲑鱼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对养殖户来说是一种非常有利可图的品种。

尾声

以上介绍的是2017年适合养殖的鱼种,每种鱼类都有其特点和市场前景。在选择养殖品种时,应该考虑到养殖技术、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投资实力。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你在养鱼业方面有所启发,祝愿各位养鱼事业蒸蒸日上!

二、细鳞鱼怎么养殖,细鳞鱼的养殖周期多长,细鳞鱼养殖成本和利润?

自己做个调研, 可以用这个计算思路自己核算一下自己比较看好的养殖品类的收益

骑行五湖四海:养兔场1000种兔各段繁殖出栏商品兔效益分析表

以上为2012年兔子的价格:养兔场1000种兔各段繁殖出栏商品兔效益分析表

说明:1、种兔从进场到繁殖出栏商品兔的繁殖率在各阶段的效益分析,各阶段耗料成本分析。

2、销售价格按6.5元/斤计算。

3、饲料成本按1.2元/斤计算。

4、表中未计算人工成本。兔粪销售收入部分未计入效益。

三、2017年养殖什么鱼好

在中国,养殖业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鱼类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养殖场的规模也在扩大。那么,2017年养殖什么鱼好呢?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适合养殖的鱼种,帮助您取得丰硕的养殖成果。

草鱼

草鱼是我国最传统的养殖鱼类之一,素有“水中猪肉”之称。它的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草鱼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在湖泊、河流等水体条件不太好的地方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因此,草鱼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养殖鱼种,可以选择在2017年养殖。

鲤鱼

鲤鱼也是我国常见的养殖鱼种之一。它具有生长快、耐饥耐寒、适应能力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在不同水体环境中进行养殖。鲤鱼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体内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因此,无论从养殖难度还是经济效益方面考虑,鲤鱼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鳗鱼

鳗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养殖鱼类,非常受欢迎。它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鳗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非常适合制作各种美食。鳗鱼的养殖需要较高的水质要求和技术要求,但收益也相对较高。如果您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和条件,不妨考虑鳗鱼的养殖。

草鱼、鲤鱼和鳗鱼的养殖技术

对于草鱼、鲤鱼和鳗鱼的养殖技术,以下是一些建议:

  •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确保水质清洁、富含氧气,并保持适宜的水温。
  • 合理饲养管理:控制鱼类的投喂量和饲料配方,保持鱼类的正常生长。
  •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疾病。
  •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并保持适宜的水质参数。

2017年养殖什么鱼好的总结

总的来说,草鱼、鲤鱼和鳗鱼都是2017年非常适合养殖的鱼种。草鱼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养殖鱼种;鲤鱼生长快、耐饥耐寒,既适合初学者养殖,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鳗鱼肉质鲜嫩,收益相对较高,但养殖难度相对较大。

无论您选择哪种鱼种进行养殖,都需要注意合理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水质管理等方面。只有科学规范地进行养殖,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祝您在2017年的养殖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2016年养殖什么鱼好

2016年养殖什么鱼好

引言

在过去的几年里,养殖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成为了一项主要的农业经济支柱,而且也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养殖鱼类是其中一个最重要和受欢迎的领域。水产养殖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因此农民们需要确保选择适合他们业务需求的鱼类品种。

1. 鲈鱼

鲈鱼是一种具有高度商业价值的淡水鱼类。它们生长迅速,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且具有高营养价值。鲈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维生素B12等。它们的鳞片也富含胶原蛋白,对于皮肤的营养和保健作用很好。因此,养殖鲈鱼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2. 虹鳟鱼

虹鳟鱼是一种比较新兴的鱼类养殖品种。它们在水质和饲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性强。虹鳟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且富含欧米茄-3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对心脏健康非常重要,所以虹鳟鱼备受消费者青睐。

3. 鲡鱼

鲡鱼是一种高效益的养殖鱼类,因其生长迅速而受到关注。鲡鱼不仅对环境适应力强,而且具有较低的饲养成本和高产出。它们的肉质细嫩且肥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同时,鲡鱼也可以用于制作罐头和鱼肉干等加工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 鲤鱼

鲤鱼是中国最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鲤鱼的养殖历史悠久,技术较为成熟,因此养殖鲤鱼风险较低。鲤鱼适应能力强,饲养成本低,食性杂,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强。鲤鱼肉质细腻、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喜爱。

5. 草鱼

草鱼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养殖草鱼的历史悠久。草鱼的肉质鲜美,富有营养价值,且价格合理。草鱼的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适宜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养殖草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配备良好的水质处理系统。

结论

通过对2016年养殖哪种鱼好的一系列探讨,我们可以看出不同鱼类的养殖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鲈鱼适用于追求高经济效益和高营养价值的养殖者;虹鳟鱼对初次养殖者友好,同时也受到健康饮食追求者的青睐;鲡鱼拥有较低的饲养成本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鲤鱼作为传统鱼类养殖,相对稳定且风险较低;草鱼则适合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养殖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鱼类品种,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吃养殖鱼安全吗?

我很好奇,为什么社会的印象养殖的比野生的不安全?不光是鱼,所有动物乃至植物都一样,养殖是在人工可控环境下培育长大的,极少寄生虫+极少疾病+基本不存在污染的食物饮水,还不说千百年来的选种优化,只是潜在风险是可能存在违规用药,难道还比不过自然野生寄生虫+传染病+高度污染的食物饮水?

六、2022年细鳞鱼市场分析,养殖细鳞鱼赚钱吗,养殖细鳞鱼亩产利润有多少?

细鳞鱼市场价格超过260元/公斤。市场前景广阔。

细鳞鱼为鲑科细鳞属鱼类,在东北的地方名称为江细鳞、山细鳞。主要分布在朝鲜、俄罗斯、中国、蒙古、欧洲和北美洲[2.3],是我国名贵冷水性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森林砍伐、环境污染和其它原因,资源量严重下降。

关于细鳞鱼的生物学和有无亚种的问题,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5-n,主要根据吻的形状将尖吻和钝吻二种细鳞鱼的生物学进行比较研究,还没见相关的报道。2004年4~5月,我们和俄罗斯海参崴太平洋渔业研究中心哈巴罗夫斯克分所合作,在细鳞鱼种群数量较大的乌苏里江支流和罗河对二种细鳞鱼的生物学进行了比较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人工养殖、资源增殖和分类提供生物学基础资料。

细鳞鱼是我国极其珍贵的冷水性经济鱼类,鸭绿江上游是它主要的栖息繁殖场所之一。近几十年来,细鳞鱼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减少率高达50%以上。由于在鱼类学和动物地理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1988年,细鳞鱼进入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细鳞鱼属肉食性鱼类,在淡水鱼类中属贪食性鱼类,水温10℃左右时为食欲旺盛期,春季以昆虫幼体为主食,夏秋多以小型鱼为主食。细鳞鱼全长雄性70厘米,雌性60厘米,侧线鳞132~175枚,鳃耙19~22根。体两侧有较大暗色垂直斑块,还有许多分散的黑色小点。终年栖息于山润溪流的群体,个体较小,体色较暗;冬季洄游到大江越冬的个体较大,体色鲜艳。

细鳞鱼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鱼卵又是珍贵的补品,在清朝时期被誉为“贡鱼”。对细鳞鱼的人工繁育,驯养的试验研究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一定成绩,小规模养殖生产己获成功。但目前在国际、国内均仍属名贵珍稀鱼类。

七、才鱼养殖养殖

才鱼养殖养殖: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以及对海鲜需求的不断增长,才鱼养殖养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才鱼不仅味美营养丰富,而且符合现代人对低脂肪、高蛋白质的健康要求。因此,才鱼的养殖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才鱼养殖养殖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需要从技术、设备、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才鱼养殖养殖的基本知识、养殖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才鱼养殖的基本知识

才鱼,又称鲍鱼,是一种优质海产品。其肉质鲜嫩、口感独特,被誉为海洋之宝。才鱼在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广泛分布,因此,才鱼养殖养殖在南方地区得到了迅猛发展。

才鱼的养殖需要优质的水质、适宜的养殖环境和科学的养殖技术。在选择养殖场地时,要注意水质的纯净度和温度适宜度。同时,养殖场地应具备便捷的供水和排水系统,以保证养殖过程中的优质水源。

此外,科学的养殖技术也是才鱼养殖的关键。养殖者需要掌握才鱼的生命周期、养殖周期以及合理的饲料搭配等知识。只有通过科学地控制养殖环境和养殖过程,才能保证才鱼的生长和发育质量。

才鱼养殖的技术要点

鲍鱼养殖养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技术要点:

  •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高氧化、适温度是鲍鱼养殖非常重要的一环。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含量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水质。
  •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搭配对于鲍鱼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养殖者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鲍鱼生命周期,科学配制饲料,并合理控制喂养量。
  • 疾病防控:鲍鱼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因此,养殖者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定期消毒养殖设备,控制养殖密度,提高才鱼的抵抗力。
  • 养殖环境控制:养殖环境对于鲍鱼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养殖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修复设备,提供稳定的养殖环境。

才鱼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资源有限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才鱼养殖养殖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自然资源,为后代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

才鱼养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和提高养殖效益等方面着手。

首先,养殖者需要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排放。采用合理的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技术,将有害物质降至最低限度,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其次,合理利用资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养殖者在饲料搭配、养殖密度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

最后,提高养殖效益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鲍鱼的生长速度和质量,以提高养殖效益。

结语

才鱼养殖养殖是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行业,但也需要养殖者具备科学的养殖知识和技术。只有在合理的养殖环境下,科学的养殖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指导下,才鱼养殖养殖业才能取得长久的发展。

因此,希望广大养殖者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推动才鱼养殖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八、黄颡鱼养殖利润有多少?如何降低黄颡鱼养殖成本?

1、彻底清塘 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底泥10厘米即可。放养鱼种前10天~15天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采用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两种方法,干法清塘时,可按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左右或漂白粉4千克~5千克;带水清塘时每亩可用生石灰150千克左右全池泼洒,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拌匀,以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减少争食对象,提高饲料利用率。 2、合理放养 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适宜的搭配品种,可充分利用饲料,提高饲料使用效率。要使黄颡鱼养殖成活率高,饲料减少浪费,必须控制好放养密度和配养鱼类。鱼种投放时,应选择30克/尾左右的大规格鱼种进行成鱼饲养。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轮捕轮放,以调节水体中的载鱼量,提高饲料回报率。 3、科学投喂 在黄颡鱼养殖过程中,投入品既影响着鱼苗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生产中投饵量若大于摄食量,既造成饵料浪费,增大养殖生产成本,又会导致养殖水域环境的污染;投饵量若低于摄食量,养殖对象快速生长对营养物的需求不能满足,则生长受阻,饵料的有效利用程度相应降低。实践表明,合理的投饵计划和养殖者的经验相结合是确保投饵量较为适宜的有效手段。每一天应投的饵料量,应由生产者依据当日、当次的气候、水温等环境条件等情况灵活掌握。整个投饲过程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6月份每日投饵4次,日投饵率在3%~5%;第二阶段7、8、9月份日投饵3次,投饵率2%~3%;第三阶段10月份以后日投饵2次,投饵率2%.投料要做到“四定”、“四看”,每天投喂时间、次数视天气、水温情况而定。具体投喂量以黄颡鱼吃完而不剩为宜。此外,由于黄颡鱼口裂较大,因此饵料粒径要相应加大,以粒径2.0毫米的颗粒料作为开口饲料,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毫米以上。采用沉性硬颗粒饵料要求颗粒在水中要有15分钟的稳定性,而使用浮性饵料会更好地提高饵料利用率。 4、调节水质 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影响黄颡鱼生长的快慢及饵料系数。黄颡鱼喜清新的水质,水质好,生长迅速,疾病少,可充分利用饵料,降低饵料系数。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培养和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加注新水、换水或施用水质改良剂等。养殖中后期要每隔半个月时间换池塘水的1/3~1/2,进水时用80目筛网包住入水口,以防杂鱼进入,5亩水面的池塘配两台1千瓦增氧机,增氧机开启时间一般在早晨和午后。 5、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查池塘。根据水质、天气、摄食等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时捞出病鱼、死鱼残体,保持塘内水体清洁。每周进行食场消毒一次,注意水色、水位变化,检查进排水口拦网是否完好,以便及时整修。池塘内周围适当放一些水浮莲以适应黄颡鱼白天在池底栖息,晚上游出水面觅食的生活习性。通过精心管理,使黄颡鱼保持最快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九、鱼养殖养殖技术

鱼养殖养殖技术 - 提高产量、质量和利润的关键

鱼养殖养殖技术 - 提高产量、质量和利润的关键

鱼养殖养殖技术 是水产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随着人们对鱼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产量、质量和利润成为养殖户的共同追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种关键的鱼养殖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实现目标。

1. 优质种苗选择

养殖过程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的种苗选择。选择健康、高质量的种苗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第一步。在市场上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购买种苗,并仔细筛选外观、活力和生长潜力。合理的种苗选择可以为后续养殖阶段提供良好的基础。

2. 优化水质管理

水质是鱼类健康和生长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水质有助于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饵料,同时排除有害的废物和污染物。养殖户应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浓度、温度、pH 值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重要参数的稳定。这可能包括增氧设备的使用、定期水质处理和合适的投喂管理。

3. 合理的饲料管理

饲料管理对于鱼类健康和快速生长至关重要。养殖户应根据鱼类的品种、生长阶段和水质条件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选择适当的饲料,并根据鱼类的需求和养殖环境进行适量投喂。合理的饲养计划可以提高鱼类的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并减少废物的产生。

4. 疾病管理和预防

疾病是鱼类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可导致产量下降和经济损失。养殖户应采取措施预防和管理常见的鱼类疾病。这包括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疫苗,并与兽医保持密切联系。定期监测和及时处理疾病有助于保持鱼类群体的健康和生产力。

5. 定期检查和记录

养殖户应定期检查养殖设施和鱼类群体的状态,并记录关键指标和观察结果。这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定期记录养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水质、饲养量、生长速度等,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做出未来的决策。

6. 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训

随着鱼类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养殖户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参加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训课程可以帮助养殖户了解最新的养殖技术、管理方法和市场趋势。这有助于提高鱼类养殖业的竞争力,并使养殖户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

结论

鱼养殖养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产量、质量和利润至关重要。通过选择优质的种苗、优化水质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疾病预防和管理、定期检查和记录以及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训,养殖户可以改善养殖业务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希望本文的信息对鱼类养殖户有所启发,并为他们在这个行业中取得成功提供帮助。

十、2021年鸭嘴鱼养殖技术?

1.养殖鸭嘴鱼可以选择面积较大、水深在6米以上、溶氧量为每升9毫克、水质良好的水库作为养殖场地,而且要在水库中搭建简易的毛竹框架,并放入聚乙烯材质的网箱,并且鸭嘴鱼怕光,网箱外侧要覆盖黑色薄膜遮光。

2.养殖鸭嘴鱼要选择活泼好动、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鱼苗,然后将其放入装有淡盐水的容器中,消毒10分钟后投放在池塘中,注意体长在10到15厘米的鱼苗,养殖密度不超过每亩40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