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允许养殖的水产名单?
镜鲤“龙科11号”、红罗非鱼“中恒1号”、鳙“中科佳鳙1号”、软鳍新光唇鱼“墨龙1号”、乌鳢“玉龙1号”、大黄鱼“富发1号”、凡纳滨对虾“海兴农3号”、青虾“太湖3号”、罗氏沼虾“南太湖3号”、拟穴青蟹“东方1号”、栉孔扇贝“蓬莱红3号”、海湾扇贝“海益丰11”、刺参“鲁海2号”、刺参“华春1号”、中间球海胆“丰宝1号”、合方鲫2号、杂交鲟“京龙1号”、杂交鳢“雄鳢1号”、大菱鲆“多宝2号”、金鲳“晨海1号”、凡纳滨对虾“渤海1号”、凡纳滨对虾“海茂 1号”、长牡蛎“海大4号”、长牡蛎“前沿1号”、翘嘴鳜“武农1号”、虹鳟“全雌1号”
二、全面允许养殖的水产种类?
水产品养殖根据养殖水体盐度的高低可以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主要养殖的种类有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和其它品种。淡水养殖的有鳇鱼、团头鲂、罗氏沼虾、观赏鱼类的金鱼等;海水养殖的有文蛤、扇贝、海带、斑节对虾、比目鱼、海参等。
一、水产品养殖有哪些种类
水产品养殖可以根据养殖水体盐度的高低,可以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这2种。
1、淡水主要养殖的种类
(1)鱼类:养殖鱼类产量比较高而且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大约有40多种,主要有鳇鱼、团头鲂、长春鳊、鲤鱼、鲫鱼等鱼类。
(2)甲壳类:淡水养殖的甲壳类主要有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大闸蟹等。
(3)其它品种:淡水还养殖其它品种,比如观赏鱼类的金鱼、锦鲤,中华鳖、乌龟、巴西龟等。
2、海水主要养殖品种
(1)贝类:海水养殖的贝类主要有杂色蛤、西施舌、文蛤、扇贝等。
(2)藻类:海水养殖的藻类主要有海带、紫菜、枝角藻等。
(3)甲壳类:海水养殖的甲壳类主要有日本对虾、斑节对虾、灯笼虾、虎头蟹等品种。
(4)鱼类:海水养殖的鱼类主要有梭鱼、鲈鱼、比目鱼、大黄鱼等。
(5)其它品种:海水养殖的其它品种主要有海胆、海星、海参等。
三、不需要人工养殖的水产?
现在市场上的鱼,鱼目混珠,如果不仔细辨别,有些鱼会被以次充好,将养殖池鱼当新鲜海鱼卖,不过下面这6种鱼,都是目前没有办法人工养殖的,不仅价格便宜,鱼肉还特别鲜嫩。
第一种:龙利鱼
龙利鱼,在闽南又被称为“塔西鱼”或是“皇帝鱼”,龙利鱼除了中间的脊椎骨以外,其他都是软骨,可以说是一整条鱼都不浪费一丁点,这种鱼适合小朋友吃,鱼肉多鱼刺少。
第二种:巴浪鱼
大的巴浪鱼可以用来做烤鱼,味道和口感跟秋刀鱼相似,而小的巴浪鱼,更多的是被拿来制作成小鱼干,平时放在冰箱冷冻,1年都不会坏。也是闽南特色咸饭里必加的一种配料。
第三种:黄赤鱼
黄赤鱼的肉质比较紧实,鱼肉更香有口感,是老渔民喜欢的海鱼之一,不过这种鱼鱼刺比较硬,吃的时候需要小心一点。
第四种:斗鲳鱼
鲳鱼有:黑鲳、白鲳、斗鲳,其中黑鲳鱼是可以养殖的,白鲳鱼和斗鲳鱼就是纯野生的,大的斗鲳鱼重可达上斤重,这种鱼除了四周的小鱼刺以外,全部都是鱼肉,喜欢吃鱼的人连鲳鱼头都不放过的。
第五种:马头鱼
马头鱼鱼肉比较软烂,季度性比较强,平常比较少见,这种鱼可以用来做鱼丸,或是用来做个香炸鱼,味道相当不错。
第六种:沙丁鱼
一般市场上看到的沙丁鱼都不大,别看沙丁鱼长得小,这鱼肉可是一等一的好吃,煮熟后的沙丁鱼鱼肉呈一片片的,鱼肉嫩而不烂,鲜而不腥,如果是用来做香炸沙丁鱼,可以连鱼刺头都吃掉了。
四、人工养殖的水产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的水产养殖技术:提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水产养殖是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而人工养殖技术的应用在水产养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人工养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产养殖的产量和品质,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工养殖技术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饲料管理、养殖环境控制、疾病防控等。以下将从这些方面介绍人工养殖的关键技术。
1. 饲料管理技术
饲料管理是水产养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首先,饲料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的需求进行,包括蛋白质含量、维生素含量等。其次,要合理配比饲料,确保各种营养物质均衡摄入。此外,饲料的喂养方式和频率也需要科学控制,以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
另外,饲料的质量也是饲料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优质的饲料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水质问题。因此,在选择饲料供应商时要仔细比较,选择信誉好、质量过硬的供应商。
2. 养殖环境控制技术
养殖环境的控制对于水产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地控制养殖环境,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减少疾病的发生,并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在养殖环境控制方面,首先要合理选择养殖场地。选址要考虑水源、土壤、气候等因素,以确保养殖动物有充足的水质和空间。其次,要控制水体的温度、pH值等参数,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此外,还要控制养殖场的通风、遮阳等设施,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3. 疾病防控技术
疾病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会对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养殖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科学有效的疾病防控技术是人工养殖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在疾病防控方面,首先要加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通过合理的饲料搭配、适当的运动等方式,提高养殖动物的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其次,要定期对养殖动物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疾病问题。此外,还要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饲料无污染,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4. 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工养殖技术的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对于水产养殖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技术创新方面,可以通过新型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水产养殖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例如,利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水质自动监测和调控,减少养殖过程中的人工操作。此外,可以通过基因编辑和选育技术,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性和生长速度,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品质。
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养殖过程的精确监控和管理。例如,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实时了解养殖场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养殖数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优化养殖过程。
总结
人工养殖技术对于提升水产养殖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饲料管理、养殖环境控制、疾病防控等技术是人工养殖技术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并结合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10月到来年4月可以养殖的水产?
杨会喜说这些年找他买虾的络绎不绝,而这个镇的养虾面积却在逐步萎缩,南美白虾最适合的水温在22-35℃之间,对于北方地区来说露天养殖限制非常大,每年的10月到来年4月在天津地区都是养虾空闲期,对于每年夏季养殖来说,集中上市期在9月份,大量的集中捕捞,市场上竞争异常激烈,导致价格上不去,好多养殖户一年下来白忙活。
六、有什么是在室内养殖的水产
室内养殖水产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中越来越受关注的领域。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强,室内养殖的优势逐渐被认可和接受。那么,有什么是在室内养殖的水产呢?
1. 鱼类
鱼类是室内养殖的主要水产品种之一。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在室内环境下都能够得到控制和优化的生长条件,从而提高养殖效果和产量。一些常见的室内养殖的鱼类品种包括鳟鱼、鲤鱼、石斑鱼等。
2. 虾类
虾类也是适合室内养殖的水产品种之一。室内养殖虾类可以避免天气和环境的限制,提供稳定的水质和食物供应,从而促进虾类的生长发育。常见的室内养殖的虾类品种包括明虾、沼虾、龙虾等。
3. 介壳类
介壳类水产也适合在室内养殖。介壳类是一类具有硬质外壳的水生动物,如螃蟹、甲壳类等。室内养殖介壳类可以提供更加恒定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促使其生长和繁殖。同时,室内养殖还有助于控制疾病的传播,提高养殖效益。
4. 软体类
软体类水产也是室内养殖的选择之一。蜗牛、蛞蝓等软体类动物在室内环境下生长效果显著,且可以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进行优化。室内养殖软体类水产能够提供稳定的生长条件,保证其品质和产量。
5. 藻类
藻类是室内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藻类是光合作用的生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自行合成有机物质,为其他水生动物提供养分。在室内环境下,合理控制藻类的生长能够提高养殖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益。
6. 养殖技术
在室内养殖水产时,合理的养殖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控制水质、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于水产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此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养殖设施的维护也是室内养殖的关键要素。
因此,对于有意从事室内养殖水产的人来说,熟悉水产养殖技术、掌握相关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7. 前景与挑战
室内养殖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室内养殖需要投入较高的设备和技术成本,对养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室内养殖技术的进步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水质治理、饲养管理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克服。此外,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和激烈竞争也是室内养殖水产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关注不断增加,室内养殖水产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长。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室内养殖水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室内养殖水产作为现代农业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挑战。了解室内养殖的水产种类以及相应的养殖技术,对于想要从事室内养殖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相信在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下,室内养殖水产业将会蓬勃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优质的水产品。
七、水产养殖怎么样,水产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水产养殖年年有人赚钱有人亏钱。
但饲料的销量一直稳定增长,所以
等等,别理解错了,不是叫你去做饲料。而是做饲料业务员,因为....
我见过水产养殖饲料业务员最快赚钱的方法是搞定饲料经销商的女儿。
八、水产养殖专业的未来?
- 如果目标是养殖,建议直接学水产养殖(有本教科书就叫水生生物学),不建议去读几年生物在去养殖。 学生物学对于养鱼来说没啥大用,水产养殖这东西我认为是7分实践3分理论。
- 行情、发展都很不错,就业不愁。 别人说在多不如你自己去体验几天(管吃住的免费劳力有的是养殖场会要的)。 想往水产养殖方面发展的话建议先去体验一下,没空的话就十天半个月,有空就一个月俩月。
另外,养殖中只会用到一些基本的数学就够了,实际养殖中很少有什么解方程之类的。
一句话送给你:只要你想,你就去干。 干1天比你想10天学的多。
九、怎么入手水产养殖?
一、养殖场地选择
四大家鱼的成鱼养殖通常选择5~10亩左右长方形或多边形鱼塘。养殖青鱼、草鱼最适水深1.5~2m,鲢鱼、鳙鱼1.4~1.6m。鱼塘最佳走向为东西向,通风向阳,进水口与出水口呈对角分布,底部略高于出水口,坡比为1∶100,便于自然增氧。鲢、鳙鱼池池底需有20cm深淤泥,青、草鱼池池底则可以不含淤泥。
二、四大家鱼种苗的识别
刚孵出的仔鱼,一般叫水花,按季节分为“春花”和“夏花”两种,通常春花成活率高于夏花。“四大家鱼”水花识别可归纳为“青驼背”“鲢灰身”“草桔红”“鳙暗黑”。具体识别方法是:青鱼头较尖,身体和鳍为灰黑色,鳞片不明显;鲢鱼体色银白,头比鳊鱼小,胸鳍尖端仅达腹鳍基部;草鱼体色淡黄,吻端钝圆,鳞片清楚;鳙鱼体色黑而稍带黄色,头大,胸鳍尖端越过腹鳍基部。四大家鱼水花长至一寸时称为寸片,可以用作鱼种。
三、种苗的选择和放养
1.鱼种选择
成鱼养殖中,通常应选择色泽鲜艳、肌肉丰满、个体重无病伤、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鱼种,反之如果体色暗黑、鱼种瘦弱、游动缓慢则不应作为养殖鱼种。
2.鱼种放养前准备及具体做法
(1)放养前准备 放养鱼种的鱼塘分为精养塘和粗养塘两类。没有养过成鱼的粗养塘,要全面清塘和消毒后才能投放鱼种。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要全面清淤,为鱼种提供适宜生活环境。
(2)具体做法 如果主养鲢、鳙鱼,清塘消毒1~2d后即施放底肥,投放磷氮比例一般为5∶2,即每亩养殖池塘投放50kg过磷酸钙、20kg碳酸氢铵,25kg左右的草木灰来培肥水质,如果主养草鱼在清塘7d后方可投放鱼种。如池塘为精养塘,应彻底清淤后再施肥,且仅限于施少量磷肥和草木灰。冬季放养鱼种池水深度不低于1.8m,便于保温越冬;春放时,如有可靠水源,初次注水不应超过80cm深,以便水温迅速升高,促进鱼群摄食饵料。
四、种苗搭配及放养
1.鱼种放养及搭配
鱼种的放养需根据主养鱼种进行不同搭配,在无流水养殖条件下,投放密度不宜加大,以免影响商品鱼规格和品质而降低养殖效益。如果主养草鱼,一般需按16∶7搭配鲢鳙鱼苗(即每亩投放800尾草鱼苗搭配350尾鲢鳙鱼苗)以便收获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鱼种的放养时间
四大家鱼的放养方式和具体放养时间主要由水温确定,在南方一般采取春放模式,即3月5日-3月15日投放鱼种,此时水温为6~10℃,四大家鱼活动能力较弱,容易捕捞,操作过程中可减少鱼体损伤。
五、成鱼养殖池塘管理
1.清塘、去杂。放养四大家鱼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清塘、除杂、培肥水体,同时搭配好主养鱼种和其他品种放养比例。
具体操作步骤为:抽水—去杂—清淤—播撒生石灰消毒—注水—施肥—投放鱼苗。即先抽干池水,清除野杂鱼及部分污泥,每亩泼洒150kg生石灰。7d后,可注入0.8m深池水,并施250~300kg/亩腐熟粪便作底肥,晾晒12d左右再投放鱼苗,促进鱼苗早开食或增加摄食。
2. 早施饵肥。主要目的是迅速满足
成鱼营养需求。当水温达到6~8℃时,鲢、鳙亲鱼池必须抓紧施肥,以便饵料生物迅速繁殖生长,培肥水质。同时可根据水色,适当追肥。养成“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的活动情况”决定施肥数量的好习惯。
①看水色,关键在于掌握四字原则:即水体的“肥”“活”“嫩”“爽”,首先看水色是否为鲜嫩的淡黄绿色,透明度是否高于25cm,水体颜色是否会在1天中出现多次变化,如出现一日三变或多变就表示水体为鱼种生存的最适养殖水体,就不应再投放饵肥;②看天气,指看是否可能出现闷热或暴雨天气,是否会发生气温突变,避免水温骤变引发鱼群感冒;③看鱼群活动,指观看鱼群是否出现浮头或萎靡不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饵料投放
1. 投饵量及投饵计划
(1)投饵量一般可通过公式计算。即全年投饵量=池塘的鱼产量×饲料百分比×饲料饵料系数×鱼塘面积,计算公式:
Q=PrKA式中:
Q-某种饲料全年的用量(kg);
P-池塘的鱼产量(kg/亩);
r-该种饲
料的搭配比例(%);
K-该种饲料的饲料系数;A-鱼池总面积(亩)。
(2)投饵量确定。一年中各月的投饵计划,主要是根据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饲料供应情况来制定。鱼类摄食量通常与水温变动成正相关,与饵料系数及鱼类的体重成反相关,即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鱼类生长明显,反之超过或低于适温,则必须减少饵料投放。主要需遵循“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即精青饲料放在鱼类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南部属于亚热带气候,鱼类的适温季节为5月下旬-9月下旬,5月份以前及10月份以后投喂饵料的比例应相应减少,1-3月份则不应投喂饲料。每日投饵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色和鱼类摄食情况而定,具体做法:①颗粒饲料投喂量以鱼群20min内吃完为佳;糊状饲料投喂量以鱼群1h内吃完为最佳;青饲料则应当天吃完,以免污染水质;如果投放青鱼饲料(如螺蛳、蚌、蚬、蛤等)则没有数量和时间限制,以下次投饵前吃完即可。②根据天气确定投饲量:如果水温为适温,天气晴朗且水中溶氧量高,应适当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以免污染水质。③根据水质好坏确定投饲量:如果水体气味清新,清爽,透明度高,且鱼类活动积极应适量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如水质已被污染,应立即捞出腐败物,开动增氧机,补充新鲜水,以便水质变好。
十、水产养殖学咋样?
来自一位水产养殖专业的学长的建议
很好,我只能这么说了,水产养殖学在校学习专业内容一般都是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等比较重要的学科
当然还有水族造景学也是比较火热的,
就业工作的话,
一般打算毕业找工作的话,都是在公司里面,男生的话,业务员的会多一点,当然,都是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跑业务。然后往上升。
考研的话当然会有更多的就业空间。这里,我没考研就不多评论了。
还有有一些水族造景感兴趣的也有去别人工作室或者自己开工作室的都有。
就目前来说,这个专业就业空间还是蛮好的。相比较其他专业(除了热门的火热专业)还是有很好的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