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什么鲟鱼可以产鱼子酱
鱼子酱是一种珍贵的食品,世界各地都对它青睐有加。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殖鲟鱼以获取高品质的鱼子酱。但是,养殖鲟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知识。那么,养殖什么鲟鱼可以产鱼子酱呢?
1. 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西伯利亚鲟是目前养殖鱼子酱最常见的鲟鱼品种之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体型庞大,适应性强。而且,它的鱼子酱味道鲜美,质量上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2. 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
俄罗斯鲟是另一种常见的鲟鱼品种,也是养殖鱼子酱的优选品种之一。它与西伯利亚鲟很相似,但俄罗斯鲟的鱼子酱颗粒更大、口感更好,因此更受欢迎。它的养殖条件与西伯利亚鲟相似,适应性也很好。
3. 白鲟(Acipenser transmontanus)
白鲟是北美洲常见的一种鲟鱼,也是养殖鱼子酱的理想品种之一。它的鳞片呈浅灰色,体型大而长,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白鲟的鱼子酱颗粒饱满,口感丰富,是高端食材。
4. 中国鲟(Acipenser sinensis)
中国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鲟鱼,也是产鱼子酱的一种重要品种。中国鲟在我国的分布相当广泛,适应性强,品质上乘。由于中国鲟的数量有限,因此鲟鱼产业也显得更为重要和珍贵。
5. 钻天鱼(Huso huso)
钻天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也是最受欢迎的鲟鱼之一。它的体型巨大,鱼子酱的颗粒也非常大,通常被用于高端市场。由于钻天鱼的养殖难度较大,因此价格也较为昂贵。
以上这些鲟鱼品种都可以产鱼子酱,但不同的品种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应性。因此,在选择养殖鲟鱼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来进行选择。
养殖鲟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水质条件:鲟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水质清澈、富含氧气是其生长和繁殖的基本条件。
-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保证鲟鱼生长和鱼子酱质量的关键。鱼饲料应富含蛋白质和脂肪。
- 养殖环境:养殖环境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草等,以保证鲟鱼的生长和繁殖。
- 防病措施:鲟鱼容易患一些寄生虫和疾病,因此需要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总之,养殖鲟鱼可以产鱼子酱是一项具有潜力和前景的产业。选择适宜的鲟鱼品种并做好养殖管理,可以获得高品质的鱼子酱,满足市场需求,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二、鲟鱼用什么水养殖
鲟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而备受欢迎。许多人对于鲟鱼的养殖方法感兴趣,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需要使用什么样的水来养殖鲟鱼。
鲟鱼是如何适应不同水质的?
鲟鱼在自然界中栖息的地方多种多样,所以它们具有适应不同水质环境的能力。然而,在养殖环境中,我们需要提供适宜的水质来保证鲟鱼的健康生长。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鲟鱼对水质的基本要求。鲟鱼需要清澈而富氧的水体,对氨氮和氮酸盐含量较为敏感。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并控制水质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什么样的水适合养殖鲟鱼?
鲟鱼适宜在中性或弱碱性的水体中生长,水温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之间。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建议,具体因地区、鱼种等因素可能有所不同。
关于水的硬度,我们可以根据鲟鱼的不同需求进行调节。一般来说,硬度在6-14 dH之间比较适宜。如果水质过硬或过软,都可能对鲟鱼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鲟鱼对于水质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持水质的平衡。
一、定期更换水源。水中的有害物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积累,因此定期更换部分或全部水体是必要的。同时,更换水源还能提供新鲜的氧气,促进鱼类的新陈代谢。
二、增加水质的氧气含量。鲟鱼对氧气的需求较高,因此我们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可以安装空气石或增加水流来增加氧气含量。
三、控制饲养密度。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水质恶化,增加鲟鱼之间的竞争和压力。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投放鱼类。
四、定期监测水质指标。通过检测水体中的氨氮、氮酸盐、亚硝酸盐等指标,了解水质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
附加的水质改善措施
如果水质不符合鲟鱼的理想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水质。
一、加装过滤设备。过滤设备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有机物质,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二、使用水质调节剂。根据水质的具体情况,添加适量的水质调节剂,如增碱剂、增氧剂等来调整水质的酸碱度和氧含量。
三、加入新鲜水源。如果鱼池中的水质一直无法满足要求,可以考虑定期加入新鲜水源,以稀释有害物质的浓度。
总结
鲟鱼养殖中,提供适宜的水质对鲟鱼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保证水体清澈、富氧,并控制氨氮和氮酸盐的含量。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水质的稳定性,定期更换水源、增加氧气含量、控制饲养密度等措施都是必要的。如果水质不理想,可以通过安装过滤设备、使用水质调节剂或加入新鲜水源来改善。
三、养殖鲟鱼喂什么饲料
您好,欢迎来到本博客!今天我们将讨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养殖鲟鱼喂什么饲料。
1. 鲟鱼养殖的概述
鲟鱼是一种宝贵的水产资源,养殖鲟鱼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流行。鲟鱼肉质鲜美,富含营养,而且鱼翅、胶原蛋白等鲟鱼产品也是市场上的热门商品。因此,鲟鱼养殖业发展迅猛,但在养殖过程中正确的饲料选择至关重要。
2. 鲟鱼饲料的种类
在养殖场中,饲料是鲟鱼生长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饲料的成分和形态,鲟鱼饲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1. 天然饲料:这类饲料主要包括水生植物、昆虫和小型动物。如鲟鱼在自然环境下栖息的河流或湖泊中能够获得的食物。
- 2. 人工饲料:为了满足鲟鱼生长的需求,饲养员们通过研究和实践,研制出特殊的人工饲料。这类饲料按其成分又可以分为植物性、动物性和综合型饲料。
- 植物性饲料:主要由植物提取物、豆类、谷物等成分组成。
- 动物性饲料:主要由鱼粉、虾粉、肉骨粉等成分组成,其中还包含一定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 综合型饲料:即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的混合物,可以满足鲟鱼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 3. 营养补充剂:为了增强鲟鱼的健康水平,提高养殖效益,饲养员们还会添加一些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3. 鲟鱼适宜饲料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饲料对于鲟鱼养殖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几个选择饲料的要点:
- 1. 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鲟鱼生长发育的基本营养成分,因此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需要符合鲟鱼所需的营养需要。
- 2. 脂肪含量:适量的脂肪有助于鲟鱼的生长,但过多的脂肪可能会导致消化问题和肥胖症等健康问题。
- 3. 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中应当含有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鲟鱼的生长、免疫和生殖需求。
- 4. 饲料形态:根据鲟鱼的种类和生长阶段,饲料的形态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于刚开始吃饲料的幼鱼,需要选择较小的颗粒饲料,而对于成鱼来说,颗粒饲料可以稍微大一些。
4. 不宜喂食的饲料
在选择饲料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不宜喂食的饲料,以避免对鲟鱼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以下是一些我们不建议喂食的饲料类型:
- 1. 高盐饲料:含有过高盐分的饲料会对鲟鱼的肠道和鳃部造成损伤,影响其生长发育。
- 2. 污染饲料:饲料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农药或其他有害物质会对鲟鱼的健康产生危害。
- 3. 添加激素的饲料:饲料中添加激素可能导致鲟鱼性腺异常发育,对生殖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5. 饲养要点
除了正确选择适宜的饲料,合理的饲养方法也是鲟鱼养殖成功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饲养要点:
- 1. 定时定量:饲喂鲟鱼时要按时、按量进行,避免过度喂食或欠缺营养。
- 2. 控制饲料浮沉:根据鲟鱼的进食习惯,选择合适的饲料浮沉度,保证饲料能够充分利用。
- 3. 水质管理: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和适宜的水质,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鲟鱼的生长状态、食欲和饲料消耗量,及时调整饲料类型和量。
- 5. 多样化饲料:为了提供全面的营养,可以根据需要给鲟鱼提供不同种类的饲料。
总而言之,正确选择鲟鱼饲料对于养殖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确保饲料的合理搭配和养殖要点的把握,才能让我们在养殖鲟鱼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益。
谢谢阅读,我们下次再见!
四、鲟鱼养殖?
放养前对鱼塘进行清洁消毒,新建鱼塘浸泡15天以上。应配套安装空压机,每隔3~4m2设置一块气石,保持池水中溶解氧≥6mg/L。抛苗前先试水,放入浅水池中,刚运出的鱼苗不得直接入水。建议将鱼苗袋放入池水中约 20分钟。待袋内外水温基本一致后,慢慢将鱼苗放入鱼池浅水区。杂交鲟鱼集中在池塘底部,在设计养殖密度时,要保证杂交鲟有足够的活动和摄食空间,全长7~9cm的鱼苗,以150~200条/m2为宜。
饲养时建议使用鲟鱼专用饲料,并根据季节和水温调整投喂量。当水温处于15~18℃时,杂交鲟投喂量达到高峰,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4%,分别于9时、16时、23时进行投喂。在夏季,水温不能有效控制时,应减少日投喂量,控制在鱼体重的1%~2%,分别在8时和20时投喂。当水温≥25℃时,不喂或少喂。水温低于10℃时,日投喂量占鱼体重量的0.2%~0.5%,每天14时投喂一次。
五、我国什么地方养殖鲟鱼
我国什么地方养殖鲟鱼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大国之一。中国因其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备受瞩目,而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养殖鲟鱼的传统和实践。
鲟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许多人喜爱的美食之一。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养殖鲟鱼的方式和规模各不相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我国哪些地方养殖鲟鱼。
1.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富饶的渔业资源。这里的白洋淀是国内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鲟鱼养殖的理想场所。黑龙江省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质条件,成为了养殖鲟鱼的重要基地。
在黑龙江省养殖的鲟鱼品种主要包括俄罗斯鲟、苏尼鲟等。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规范管理,这里的鲟鱼产量不断提高,为满足市场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
2. 江苏省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不仅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也是渔业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这里的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鲟鱼养殖的重要地区。
江苏省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鲟鱼养殖的热门地区。养殖的鲟鱼品种包括太湖鳄鱼、西施鱼等。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江苏省的鲟鱼养殖业不断创新,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3. 浙江省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里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鲟鱼的生长和繁殖。
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鲟鱼养殖基地之一,主要养殖的品种有阳羡鲟、罗氏鲟等。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和养殖技术,浙江省的鲟鱼产业蓬勃发展,为保护和利用鲟鱼资源做出了积极贡献。
4. 四川省
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这里的长江和雅砻江是鲟鱼的天然栖息地,也是我国重要的鲟鱼养殖区域。
四川省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优质的水质条件,成为了鲟鱼养殖的重要基地。养殖的鲟鱼品种包括中华鱼、太湖大白鲟等。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改良,四川省的鲟鱼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发展势头良好。
5. 广东省
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拥有优越的气候和丰富的水产资源。这里的珠江口和南海是鲟鱼的繁殖和生长的理想场所。
广东省是中国重要的鲟鱼养殖基地之一,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中华鲟、白鳍鲟等。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规范管理,广东省的鲟鱼产业稳步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总的来说,我国养殖鲟鱼的地方众多,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我国的鲟鱼产量不断提高,为满足市场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要加强鲟鱼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以确保鲟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希望未来我国养殖鲟鱼的规模和质量能够进一步提升,为人们提供更多美味和健康的鲟鱼产品。
六、养殖鲟鱼杂交办什么证
养殖鲟鱼杂交办什么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端水产品的需求增加,养殖鲟鱼逐渐成为养殖业的热门项目。然而,养殖鲟鱼涉及到杂交繁育,需要办理相关证件才能合法进行。那么,养殖鲟鱼杂交办什么证?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鲟鱼杂交的相关证件办理流程。
一、种质资源证明
在进行鲟鱼杂交繁育前,首先需要办理种质资源证明。种质资源证明是对鲟鱼种质资源进行监管和管理的重要证件,主要用于确认养殖鲟鱼种质的来源和品质。办理种质资源证明需要提供养殖鲟鱼的种源材料、养殖设施的建设规划以及相关的饲养管理方案等。办理该证明需要向当地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核和评估。
二、养殖许可证
在完成种质资源证明后,接下来需要办理养殖许可证。养殖许可证是针对养殖鲟鱼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制定的证件,用于合法养殖鲟鱼,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办理养殖许可证需要提供养殖场地的规划布局、环境评估报告、养殖设施的建设情况以及饲养管理方案等。办理该证件需要经过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三、养殖技术服务合同
在办理养殖鲟鱼的相关证件时,养殖技术服务合同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养殖技术服务合同是养殖鲟鱼项目运作的重要依据,用于约定双方在养殖鲟鱼过程中的权益和责任。办理养殖技术服务合同需要明确约定养殖鲟鱼的品种、数量、养殖周期、价格等相关内容,并签署双方的养殖责任和技术服务协议。
四、繁殖许可证
在进行鲟鱼杂交繁育时,还需要办理繁殖许可证。繁殖许可证是用于合法进行鲟鱼杂交繁育的证件,是保证养殖鲟鱼品质和种质纯正的重要法律依据。办理繁殖许可证需要提供养殖鲟鱼的种质材料、繁殖设施的建设规划以及相关的繁殖管理方案等。在办理该证件时,还需要进行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能够熟练掌握鲟鱼杂交繁育的技术。
五、检疫合格证明
在完成鲟鱼杂交繁育后,需要办理检疫合格证明。检疫合格证明是对养殖鲟鱼进行疾病检测和防控的重要证件,用于确认养殖鲟鱼的健康状况和无疫情风险。办理检疫合格证明需要向当地相关部门提交检疫申请,并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测和评估。只有通过相关检测并达到检疫标准,才能获得检疫合格证明。
总之,养殖鲟鱼杂交是一项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法律规定的复杂工作。在办理相关证件时,需要详细了解和熟悉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申请和办理。只有合法合规地办理相关证件,才能保证养殖鲟鱼项目的顺利进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七、养殖鲟鱼需要什么条件
养殖鲟鱼需要什么条件
鲟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因其高营养价值和美味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养殖鲟鱼作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然而,要成功养殖鲟鱼,必须了解并提供适宜的养殖条件。
水质要求:
鲟鱼是对水质要求较高的鱼类,因此,在养殖鲟鱼之前,必须确保水质处于最佳状态。以下是养殖鲟鱼所需的水质条件:
- 温度:鲟鱼适宜生存的水温范围为18°C至22°C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鲟鱼的生长和繁殖。
- 溶解氧:鲟鱼需要充足的溶解氧来维持其正常的呼吸和生理功能。水中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
- PH值:鲟鱼对环境的PH值要求较宽,一般在7.0至8.5之间。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会对鲟鱼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 氨氮: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应保持在0.02毫克/升以下,高浓度的氨氮对鲟鱼的健康非常不利。
- 无毒:水质中不能含有有害的重金属离子或有毒物质,这对鲟鱼的生存和发育都会带来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持水质的稳定和良好,需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
水体要求:
除了水质条件外,养殖鲟鱼还需要提供适宜的水体条件。以下是养殖鲟鱼所需的水体要求:
- 水深:鲟鱼对水深的要求较高,一般为2米至6米左右。水深过浅会限制鲟鱼的活动和生长空间,影响其健康发育。
- 水流:鲟鱼喜欢水流缓慢、水质清澈的环境。适当的水流可以帮助保持水质清洁,并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
- 富氧:鲟鱼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需要保持水体中的氧气含量较高。
- 无污染:水体应避免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如化学物质、农药、重金属等,这些物质会对鲟鱼的生长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鲟鱼在适宜的水体条件下生长,可以考虑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这样可以提供更稳定和清洁的水质环境。
饲料要求:
鲟鱼是肉食性鱼类,其饲料需求较高。为了保证鲟鱼的正常生长和健康繁殖,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并掌握以下要点:
- 蛋白质:鲟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一般在30%至40%之间。饲料中应含有优质的蛋白质,例如鱼粉、虾粉等。
- 脂肪: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应适中,一般在5%至10%之间。过多或过少的脂肪都会对鲟鱼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 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鲟鱼正常生长所需。
- 饲料形态:鲟鱼对饲料形态有一定的要求,适宜使用颗粒状饲料。过大或过小的饲料颗粒都会对鲟鱼的摄食和消化造成困扰。
在鲟鱼的生长过程中,饲料的种类和喂食量也需要根据鲟鱼的生长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
环境要求:
鲟鱼的生长环境也对其生长和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以下是鲟鱼养殖的环境要求:
- 温度:鲟鱼较适应较低的水温环境,一般在8°C至20°C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鲟鱼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不利影响。
- 光照: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鲟鱼的食欲和生长发育。合理安排光照时间,保证鲟鱼有充足的光照。
- 噪音:鲟鱼对噪音比较敏感,过大的噪音会对鲟鱼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尽量减少噪音的干扰。
- 水质环境:水质环境应保持稳定和清洁,并避免局部水体暴露在阳光下,以减少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形成。
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适宜的养殖条件可以提高鲟鱼的养殖效益和产量。
总结:
养殖鲟鱼需要提供适宜的水质条件、水体要求、饲料要求和环境要求。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鲟鱼才能正常生长、健康繁殖,并获得高产量。作为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合理配比饲料、维护适宜的水体环境和生长环境,这样才能确保鲟鱼养殖的成功和效益。
八、什么地方养殖鲟鱼最多
什么地方养殖鲟鱼最多
鲟鱼,又称为白鲟,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因其肉质鲜美,被誉为水中的瑶琴。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高品质水产产品的需求增加,鲟鱼养殖业蓬勃发展,各地纷纷投入鲟鱼养殖的研究和发展。
养殖鲟鱼的适宜环境
鲟鱼是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鱼类,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说,鲟鱼适宜生长的环境是水温在5℃-20℃之间,PH值为6.5-7.5,水质清澈,富含氧气。由于其对水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养殖鲟鱼时,需要选址在水质清澈、水温适宜的地方。
中国养殖鲟鱼最多的地方
中国是鲟鱼的原产地,也是全球养殖鲟鱼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养殖鲟鱼最多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
- 四川省:四川省是中国养殖鲟鱼最多的地方之一。四川地域辽阔,水资源丰富,拥有众多适宜鲟鱼养殖的水域,如长江、嘉陵江等。四川养殖的鲟鱼品种丰富,养殖规模大,品质优良。
-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也是中国鲟鱼养殖的重要区域之一。黑龙江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适宜鲟鱼生长。在黑龙江,人们养殖的鲟鱼以俄罗斯鲟和伏尔加鲟为主,这些鲟鱼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 山东省: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也是鲟鱼养殖的重要地区之一。山东省拥有广阔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淡水资源,为养殖鲟鱼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 江苏省:江苏省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也是养殖鲟鱼较多的地方之一。江苏省的太湖、洪泽湖等水域,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为养殖鲟鱼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 安徽省: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是中国养殖鲟鱼的重要地方之一。安徽省的巢湖、洞庭湖等水域,水质清澈,适宜鲟鱼生长,被广大养殖户选择用于鲟鱼养殖。
养殖鲟鱼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高品质水产产品的需求增加,养殖鲟鱼的发展前景广阔。养殖鲟鱼可以提供优质的鱼肉和鱼子,被广泛应用于高端餐饮、豪华宴会等场合,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同时,鲟鱼的养殖对水质的净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总结起来,中国养殖鲟鱼最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四川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江苏省和安徽省等地。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水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殖鲟鱼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九、养殖鲟鱼做法?
方法:
1、养殖准备。在养殖鲟鱼之前就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鲟鱼它是一种温水鱼,所以它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养殖场地的,面积不能低于五亩,最好是六到九亩为宜,其次就是池水要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还有就是要准备好增氧剂或者是供氧设备。
2、池塘条件。因为鲟鱼成年后的体型非常大,所以养殖鲟鱼的池塘面积要求也需要比较大,池塘中需要有较深的水,保证充足的水源,水质干净清澈没有污染。池塘应该尽量远离居民区、工厂以及交通要道等嘈杂吵闹的地方。
3、清塘消毒。在放苗前15天的时候,将池塘的水进20cm左右,用生石灰兑水然后将其全池泼洒,对池塘进行全面的消毒,消灭水中的有毒物质。然后将池塘浸泡三天左右将池水排出去,然后再用水量池底浸泡,在进出水口用目筛绢对其进行过滤。
4、苗种放养。放养鱼苗的时候要选择没有病害、健康的鲟鱼苗种,最好是在20cm以上,养殖密度一般是在500尾每亩。在放养的时候要考虑水温是否适宜,还要考虑鲟鱼成年后的上市时间,如果苗种需要运输的话在运输前2天左右就应该停止对苗种的投喂。放苗前2天应先试水,用相同规格的鱼苗10条左右放入网箱中,观察鲟鱼的活动情况,如无异常,即可放苗。正常放苗时,不要先把运抵的苗种袋解开,应全袋放入池塘中,慢慢使袋内水温和池塘水温接近后,再打开袋口将苗种放入池塘中。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连鱼带水倒入一个大桶中保持连续充气,然后在桶中放入食盐,使盐度达到2%,浸浴鱼体10分钟后放苗入池。
5、喂饲料。鲟鱼为温和的肉食鱼类,以水生昆虫、底栖动物以及小鱼虾为食,幼鱼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在人工饲养环境中,经驯化的鲟鱼苗种及成鱼均可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40~45%,粒径在0.6毫米至1毫米之间,日投饵率为6~8%。饲料以鱼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蚕蛹、各类油饼、米糠、麸皮等等组织。还可以投喂蚯蚓、蛆虫、小昆虫、动物内脏等等。当体重达到5克左右时的幼苗,饲料粒径为1~1.5毫米,体重达到10~30克时的幼苗,饲料粒径为3~3.5毫米。50~100克时大苗,饲料粒径为5~10毫米。
6、要经常观察池塘中鲟鱼的生长情况,每天至少早中晚三次,特别注意在夜间与清晨的巡查,注意各个鱼体的活动情况,防止它们出现缺氧的情况。
十、鲟鱼养殖方法?
一、网箱设置规格5米×5米、4米×4米,网衣是聚乙烯结构,网目大小视放养鲟种的规格而定,以不逃鱼和有利于水体交换以及底网片不漏饵为原则,网箱设置应选择水质条件良好水深8米以上的地方,同时还应具有微流、避风、向阳和水面宽等条件。大型水库应选择适宜的库湾设置网箱,小型水库应选择离库坝不远地方设置。二、苗种放养4月中旬把网箱设置好,网衣经库水浸泡已无粗糙感,以减少入箱的鱼种由于环境的改变惊恐窜游,从而被网衣擦伤的机会。放养时间以4月中下旬为宜,水温10-15℃左右,是适于鲟鱼的最佳生长温度。放养规格越大越好,一般为每尾75-150克,放养密度是40-50尾/平方米。鱼种入箱前用3%-4%的盐水消毒,运输水与水库水水温相差不超过5℃。三、饲料投喂可用人工配合颗粒料,要求蛋白质含量42%-45%,主要原料有鱼粉、酵母、血粉、小麦、玉米、蚕蛹等,颗粒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高,保持半小时以上。鱼种入箱后应停止投饵2-3天,以便鱼种适应环境,2-3天后开始投饵,刚开始投喂需少量多次,进行诱食。饵料粒径应随着鱼体的增大适时调整,以达到适口为宜。每天早中晚各投饵一次,鲟鱼有夜间觅食习性,夜间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箱内鱼体重的2%-4%,同时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而定。四、日常管理要安排专人守护,坚持早中晚巡箱检查。每次喂完鱼后一小时要提箱检查吃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发现箱内有上浮死鱼也要提箱检查并捞岀箱内病鱼死鱼。每10天左右要清洗网箱,除掉网衣上的杂物与附着过多的藻类,保持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随着鱼体增长要及时调整密度。每月换置一次网箱,换置时采用套置法,即先把要换入的网箱经过2-3天的浸泡后把它套置在要被换岀的装有鲟鱼的网箱外面,并固定好,然后要小心地把要换岀的网箱解开拉岀水面。把换岀的网箱冲洗干净修补好,以备换用。注意如果进入高温季节则尽量避免倒鱼,以免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