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现在饲养肉鸡,5000只,出栏的利润大概是多少?

255 2024-03-18 06:48 admin

一、现在饲养肉鸡,5000只,出栏的利润大概是多少?

如果在42天出栏,能养到5.2斤左右的,肉料比1.6成活率百分之96以上的话

按现在肉鸡的行情,一只鸡挣三到四块钱应该没有问题,利润在一万五到二万左右

二、肉鸡养殖多久才出栏?

肉鸡一般养两个月的时间出栏。

肉鸡养殖管理:

1. 选择适宜的环境。初生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必须有适宜的温、湿度,一般两周前舍温保证在30℃左右,以后逐渐降低,至5周时保持在21-25℃。

2. 为避免雏鸡因鸡舍温度高湿度过低造成脱水,在第一周舍内湿度保持65-70%的稍高湿度,两周后应降低湿度,最后维持在55%-60%,保持舍内干燥即可。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防止贼风。

3. 为促进鸡的采食和生长,采用合理有效的光照制度。育雏头两周光照强度应稍大,每平方米2-3瓦,以后每平方米1瓦左右即可,育雏头两天连续48小时光照,而后每天照明23小时,关灯1小时,至2周后间歇光照法(即1-2小时光照随后2-4小时黑暗)。

4. 从雏到2周龄,终日照明,这期间光照强一些,给10~20个勒克斯,便于采食、饮水。一般可以采用每30平方米配置一个60瓦灯泡,或每20平方米配置一个40瓦灯泡。

三、美国肉鸡出栏时间标准?

肉鸡一般养两个月的时间出栏。

肉鸡养殖管理:

1. 选择适宜的环境。初生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必须有适宜的温、湿度,一般两周前舍温保证在30℃左右,以后逐渐降低,至5周时保持在21-25℃。

2. 为避免雏鸡因鸡舍温度高湿度过低造成脱水,在第一周舍内湿度保持65-70%的稍高湿度,两周后应降低湿度,最后维持在55%-60%,保持舍内干燥即可。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防止贼风。

3. 为促进鸡的采食和生长,采用合理有效的光照制度。育雏头两周光照强度应稍大,每平方米2-3瓦,以后每平方米1瓦左右即可,育雏头两天连续48小时光照,而后每天照明23小时,关灯1小时,至2周后间歇光照法(即1-2小时光照随后2-4小时黑暗)。

4. 从雏到2周龄,终日照明,这期间光照强一些,给10~20个勒克斯,便于采食、饮水。一般可以采用每30平方米配置一个60瓦灯泡,或每20平方米配置一个40瓦灯泡。

四、散养肉鸡多久出栏?

60~90天。

肉鸡散养的出栏时间在60-90天左右比较合适。在此期间,鸡的体重和肉质都能够达到较水平。但具体出栏时间还需根据鸡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五、2020年美国肉鸡出栏量?

美国的肉禽主要是白羽肉鸡和火鸡,白羽肉鸡年出栏肉鸡90亿只,火鸡年出栏2.73亿只。全部鸡肉产量中,用于出口的鸡肉占产量的约17%。肉鸡的主要品种是罗斯708,其次为科宝500。罗斯708的胸肉比其他品种多约2%,因此在美国市场受到欢迎。但在种鸡部分,一般使用哈伯德的种公鸡与罗斯、科宝的种母鸡进行交配。

全美有屠宰场185家,由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直接从业人员只有30万(养殖和屠宰加工厂),间接从业人员20万(物流和其他)。美国肉鸡产业主要采取“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全美有30500个合同农场(饲养商品鸡和种鸡,商品鸡场平均规模在8.4万只),年消耗饲料5500万吨(其中玉米3048万吨,豆粕1360万吨)。行业产值500亿美元,鸡产品销售值700亿美元。

六、养殖817肉鸡多少天出栏?

一般是45-49天出栏,平均活体重1.25-1.3千克,料肉比2:1,具体出栏时间根据当地饮食消费习惯,市场行情和鸡群健康情况决定。

七、肉鸡养殖之肉鸡出栏一般多重呢?

一般是45天4斤半至5斤半之间,这时候出栏是最佳的,不浪费饲料不背钱,养时间长了虽然多挣了钱,但多挣的钱不太多,饲料,资金,人工,时间都搭进去了,就是挣钱不多。

八、k901肉鸡多久出栏?

k901肉鸡一般养两个月的时间出栏。

  肉鸡养殖管理

  选择适宜的环境。初生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必须有适宜的温、湿度,一般两周前舍温保证在30℃左右,以后逐渐降低,至5周时保持在21-25℃。

  为避免雏鸡因鸡舍温度高湿度过低造成脱水,在周舍内湿度保持65-70%的稍高湿度,两周后应降低湿度,后维持在55%-60%,保持舍内干燥即可。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防止贼风。

九、肉鸡出栏日龄是几天?

肉鸡有不同的品种1、大肉鸡(罗斯308、AA、艾维茵等):42-45天就可以出栏2、817专用肉鸡:56-60天出栏3、三黄鸡:65天左右出栏

十、驴要饲养多久出栏?

驴的养殖周期一般是1年左右,基本在8个月左右时出栏较好。改良肉驴、德州驴都是大型肉驴,生长速度快,每月平均生长50斤左右。其它中型、小型肉驴每月生长约30-40斤。肉驴虽然耐粗饲,抗病力也较强,但在养殖时也要严格执行“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避免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