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禾花鱼养殖商业模式?
水牛毛”香禾糯,亦称“红香禾糯”。该香禾糯是归养村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根据特殊气候、土壤和地理环境选育栽培出来的优良糯稻品种系列,是一种宝贵而独特的中国本土农作物品种遗传资源,被誉为“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蒸饭全寨香”,该禾糯已成为当地侗族群众的农业特色产业,也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龙额镇党委、政府在归养村实施“禾鱼共生”高产示范工程获得成功。据了解,“禾鱼共生”种养模式是一项高效生态农业工程,其特点是鱼为糯禾除草、除虫、耘田松土,糯禾为鱼提供小气候、饲料,减少化肥、农药、饲料的投入,糯禾和田鱼形成和谐共生系统。
二、禾花鱼养殖技术亩产多少斤?
禾花鱼具有肉质细腻、鲜美、肌间刺少等特点,价位较高,深受市场欢迎,且禾花鱼养殖病害少,养殖简单易管理,没有什么技术,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池塘主养禾花鱼模式采取一次放足夏花种苗、定置网起捕、筛大留小的方式,一般年亩产禾花鱼商品鱼600千克左右,亩产值1.6万元,亩利润达7000余元。
三、禾花鱼养殖有没有国家补贴?
禾花鱼养殖没有国家补贴,只能是自己养自己负责
四、禾花鱼家庭养殖?
1、稻田的选择。
选择水源丰富、阳光充足的稻田、无污染、保水保肥性较强,排灌方便的田块,并能防洪、防旱,每块稻田面积最好在0.3亩以上。
2、鱼种下田前7天,并逐步加深水位,蓄水后施放发酵过的农家粪肥作基肥培养浮游生物,每亩施用有机粪肥量为300公斤。当水体颜色呈现清爽的土褐色时,水体繁殖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鱼苗易消化的一类群藻类最多,此时投放鱼苗较好。
3、在融水山区,插秧苗后一周,按照亩产量50公斤模式设计养殖方案,以养殖商品鱼为目的,每亩可放养规格4-5厘米禾花鲤苗种300尾,投放的鱼种要体格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鱼种投放前要进行苗种消毒,在放养前先用2-3%的食盐水浸泡鱼种5分钟,再放下田中,同时注意与田水温差不超过3℃
五、禾花鱼鱼塘养殖方法?
1、稻田的选择。
选择水源丰富、阳光充足的稻田、无污染、保水保肥性较强,排灌方便的田块,并能防洪、防旱,每块稻田面积最好在0.3亩以上。
2、鱼种下田前7天,并逐步加深水位,蓄水后施放发酵过的农家粪肥作基肥培养浮游生物,每亩施用有机粪肥量为300公斤。当水体颜色呈现清爽的土褐色时,水体繁殖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鱼苗易消化的一类群藻类最多,此时投放鱼苗较好。
3、在融水山区,插秧苗后一周,按照亩产量50公斤模式设计养殖方案,以养殖商品鱼为目的,每亩可放养规格4-5厘米禾花鲤苗种300尾,投放的鱼种要体格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鱼种投放前要进行苗种消毒,在放养前先用2-3%的食盐水浸泡鱼种5分钟,再放下田中,同时注意与田水温差不超过3℃。
六、养殖禾花鱼需要哪种水质?
参考地表水三类水质相关参数,符合这个标准就行。
七、禾花鱼养殖池塘要求?
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不受污染,有良好的排灌条件且田埂坚固的稻田做为养殖载体。
一般来讲,稻田耕作层要深,面积越大越好,至少要1-5亩, 最好是50亩以上连片养殖。稻田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或粘土为好。要求保水力和保肥力较强、不受旱涝影响。田间水位能保持较长时间不降低,特别是鱼沟、鱼坑里的水能经常稳定在所需的水层。
八、禾花鱼规模化养殖?
1、稻田的选择。
选择水源丰富、阳光充足的稻田、无污染、保水保肥性较强,排灌方便的田块,并能防洪、防旱,每块稻田面积最好在0.3亩以上。
2、鱼种下田前7天,并逐步加深水位,蓄水后施放发酵过的农家粪肥作基肥培养浮游生物,每亩施用有机粪肥量为300公斤。当水体颜色呈现清爽的土褐色时,水体繁殖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鱼苗易消化的一类群藻类最多,此时投放鱼苗较好。
3、在融水山区,插秧苗后一周,按照亩产量50公斤模式设计养殖方案,以养殖商品鱼为目的,每亩可放养规格4-5厘米禾花鲤苗种300尾,投放的鱼种要体格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鱼种投放前要进行苗种消毒,在放养前先用2-3%的食盐水浸泡鱼种5分钟,再放下田中,同时注意与田水温差不超过3℃。
九、禾花鱼语录?
全州稻花香里禾花鱼,最是人间常旖旎
十、禾花鲤养殖时间?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5~10亩为宜,水深1.5~2米,水源充足,水质好,排灌方便,进水口设有拦野杂鱼设施,池底平坦,并备有增氧机。
二、池塘准备
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池塘水深10厘米时干法清塘,以杀死池塘内的病原体、野杂鱼和敌害生物。鱼种放养前5~7天,每亩每米水深施入发酵过的猪粪及鸭粪等有机肥200~300公斤,进行池塘肥水,培育适口生物饵料,以利于鱼种的快速生长。
三、鱼种放养
鱼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鱼体的生长状况及养殖效果,因此要求投放的鱼种必须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每亩可放养夏花鱼种1万~1.5万尾作为主养鱼类,并搭配放养适量鲢、鳙(3∶1)。下塘前鱼种需用3%的食盐溶液浸泡5~10分钟,以杀灭鱼种可能携带的病原体,鱼种消毒后选择在池塘上风口处下塘。
四、养殖管理
1、水质调节:鱼种放入池塘后,每隔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10~20厘米。由于禾花鲤宜在微碱性的池水中生长,因此每隔15天泼洒生石灰1次,每亩池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15~20公斤。水质已呈碱性的池塘则不宜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池水中等肥度,透明度在25~30厘米,确保水质肥、活、爽。
2、投饵管理:根据禾花鲤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投喂适口的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0%。养殖初期用蛋白质含量为32%的颗粒饲料投喂,以便于定点驯化;养殖中、后期用蛋白质含量为28%的颗粒饲料投喂,并要求投饵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天投喂2次,但在高温季节可每天投喂3次,日投喂量分配比率为30%∶40%∶30%。由于禾花鲤较贪食,只要饲料适口则食量大增,因此,必须科学投喂,日投喂量控制为鱼体体重的4%~8%,且投喂量以八成饱为宜。同时,可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维生素,以满足禾花鲤的生长需求。
3、鱼病防治:禾花鲤发生疾病较少,但在生长旺季和鱼病流行季节仍需做好鱼病防治。一般采用外消内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防,消毒药物可选用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每隔15天全池泼洒1次;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抗菌药物(如大蒜素等)制成药饵投喂,每月1~2次。定期检查禾花鲤的生长状况,发现鱼病要正确诊断,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