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鲶鱼怎样养殖?

228 2025-03-06 10:32 到农村去网

一、鲶鱼怎样养殖?

养殖环境

养殖任何鱼类,首先咱们要明确环境对于鱼类的重要性。想要大规模的养殖鲶鱼,我们得挑选一个合适的鱼塘,这个鱼塘不需要特别豪华,但是水源比较充足且干净,能够方便排水。自家的人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不要挑选在离家很远的位置,来回跑太麻烦。

二、鲶鱼冬天怎样养殖?

室内用热水 温度在18~26度之间室外可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入冬后不食不需要特殊管理。鲶鱼本身没有病的情况下,很好过冬的。先下两遍菌药,在结冰前换掉35%左右的水(不要水过于肥了)就可以。冬天在冰上转转看见鱼了就增增氧看不见就没啥事。

三、鲶鱼养殖?

1.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2.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3.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一举两得。

四、养殖虎斑鲶鱼怎样钓?

养殖鲶的特点及垂钓季节

  北方的养殖鲶多是引进于南方的胡子鲶,它们和北方土生土长的鲶鱼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有8条胡须,而北方的土鲶仅有4条须,于是,人们习惯地称这种养殖鲶为“八须鲶”。

  这种养殖鲶在北方的生活时间仅四五个月,但它们生长迅速,最大个体能长到二三千克,一般个体也不低于千克。由于它们吃食凶猛,上钩后挣扎剧烈,钓取它们无需什么深奥的技术,于是多年来备受广大钓鱼爱好者的青睐。

  养殖鲶钓具的选择和钓组的搭配

  在北方垂钓养殖鲶,最常用的钓法就是手竿或手海两用竿悬坠钓法。

  钓鱼时,根据池塘的大小、周边环境、钓点远近以及鱼儿活动和分布情况可随意使用7.2米以下的各种手竿或3.6—5.4米的手海两用竿。由于养殖鲶上钩后游窜迅速、力道十足,所选用的钓竿最好是控鱼能力较强的长节、超硬竿。

  养殖鲶个体较大、行动莽撞,咬钩不计后果,上钩后挣扎力又强,选择和搭配线组时不要像垂钓其他鱼那样讲究钓组的精细。主线不要低于3号,脑线不要低于2号,而且钓线最好是优质的强力尼龙线。

  养殖鲶嘴大,嘴里细牙密布而且上颚坚硬,于是所选择的钓钩要求钩门宽大、钩条粗壮而且钩尖锋利。根据经验,七八号的伊势尼钩就比较合适。如果用肉饵,鱼钩最好带倒刺;如果用面饵,鱼钩就不必带倒刺。

  养殖鲶咬钩迅猛,动作幅度大,而且钓鱼时有时需要悬钓,因此,浮漂最好选择大浮力的立漂,不必讲究漂体的形状和漂尾的粗细。

  另外,还要准备大口径长柄抄网一把和大口径超长(最好不低于2.5米)鱼护一个。

  养殖鲶钓点钓位的选择

  垂钓养殖鲶,分定点钓和不定点的“游击”钓。“游击钓”是追鱼下钩,哪里有鱼就持竿奔向哪里,没有钓位钓点之说。如果是定点钓,坐下来等鱼上钩,就要注意钓位钓点的选择了。

  养殖塘里钓鲶鱼,要本着“选脏不选净”、“选活不选死”、“深选近、浅选远”、“晴选深、雨选边”、“夜选近、昼选远”的基本原则。

  “脏”就是水面有浮漂物或水底有障碍物,比如,水面有漂浮的树叶、垃圾等;水下有生长的水草、倒伏的树枝、暗藏的植物须根和砖石瓦块等。这些地方都是养殖鲶喜欢逗留的地方。

  “活”就是活水。和其他鱼儿一样,鲶鱼也喜欢活水。比如入水口处,正在转动的增氧机旁等。

  养殖塘也分深水塘和浅水塘,即便是同一口塘,有的也有深水区和浅水区之分。垂钓养殖鲶时,如果在深水塘或深水区钓鱼就要以短竿钓边为主,因为鲶鱼喜欢呆在阴暗的岸边;如果钓浅水塘或浅水区,应以长竿钓远为主,因为养殖鲶喜静怕乱,会在远处活动。

  养殖鲶羞光,晴好的白天会藏在深远的地方,而光线暗淡的夜间或雨天则会来到近岸活动或觅食。所以,垂钓养殖鲶也要兼顾天气和时段的因素。

  养殖鲶饵料的选择

  胡子鲶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因此,我们到养殖塘里钓养殖鲶时,在闹不清塘主平时用什么饵料投喂它们时,就要首先试着用肉食做钓饵。比如各种动物的下水、内脏、粗蚯蚓、鱼肉、虾肉等。而且,这些东西不必讲究新鲜,相反,要越臭越好。2007年盛夏的一天,我第一次到保定市顺平县的东下叔鱼塘去钓新投放的养殖鲶。当时,人们有的用粗蚯蚓钓,有的用现捞的麦穗鱼钓,虽然也能钓到鱼,但效果并非想象的那样好。临近中午,有一老乡将路旁的一只腐烂的死鸡仍入塘中,谁知,死鸡一入水,立即就引来了无数鲶鱼前来抢食,时间不长,死鸡就被抢食一空。受这一情景的启示,我忽然想起了我钓位不远处的那条漂浮于水面的小鲤鱼。找到死鱼,用已经不新鲜的鱼肉挂钩,一下午竟钓到十七八条二三千克的大鲶鱼。

  和其他鱼类一样,养殖鲶在选择食物方面既有其先天的基因又有其后天的习惯。也就是说,在鱼苗到成鱼的成长过程中,塘主喂惯了什么它们就喜欢吃什么。因此,钓取养殖鲶选择饵料时也要考虑因地制宜因鱼而异。以投喂鸡肠鸭肠等肉食为主的,就要用肉饵钓取之;以投喂腥香味饲料为主的,就要用腥香面饵钓取之;以食品厂、饮料厂等的副产品为主要饲料的,就要用类似味型的面饵钓取之。

  养殖鲶出钓时间的选择

  养殖鲶和野鲶不同,野鲶以夜间觅食为主,而养殖鲶白天夜间都觅食。盛夏初秋的高温晴天,养殖塘的鲶鱼早晨和傍晚咬钩最勤;阴天、小到中雨天,鲶鱼会终日咬钩;大雨天、连绵阴雨天,气温水温较低,鲶鱼咬钩不积极。

  盛夏和初秋,夜晚是钓取养殖鲶的最理想时段。夜晚钓鱼人不受阳光的暴晒,养殖鲶又有“羞光”的天性,于是夜钓鲶鱼最舒服,也往往会大获丰收。夜晚垂钓养殖鲶,当夜22时以前咬钩最凶,次日2-5时次之,午夜和黎明鲶鱼几乎不咬钩。

  养殖鲶钓法和调漂

  垂钓养殖鲶,以垂钓的水层来讲,可分为悬坠和底钓;从下竿位置的固定与否来讲,又可分为定点钓和“游击钓”。

  鲶鱼本身就有在水体的各个水层捕捉活动的本能,再加上许多鱼塘养殖鲶鱼时都主喂或兼喂牲畜下水、禽类内脏以及死鱼烂虾等,这些东西比重小,入水后都是漂浮于水体上层的,鲶鱼要想获取它们必须悬空追咬,这就进一步增强了养殖鲶悬底索饵的能力,于是,垂钓养殖鲶,悬钓成为一种重要的垂钓方法。特别是用动物性肉食做钓饵时,应该以悬钓或浮钓为主要手法。此时调漂,要在半水以上调,加上铅皮挂上钓饵后漂尾不能没水,最好要露出半个漂尾以上。

  养殖鲶鱼,也有以投喂植物性饲料为主的,这种饵料比重较大,入水沉底。所以,如果用面饵钓养殖鲶,最好用常规的悬坠钓底法。由于鲶鱼吞钩凶猛,浮漂的调钓最好“调低钓高”。

  无论悬坠钓还是底钓,鲶鱼吃钩的漂相都是瞬间一次闷漂,很少有试探动作。尽管如此,抬竿刺鱼时也应慢半拍,不然,也免不了提空钩。

  由于习惯所致,垂钓养殖鲶时,人们总喜欢像平时钓其他鱼那样坐在一处进行定点钓,定点钓就要引鱼上钩,于是最好先打窝。

  如果用肉食做钓饵,窝料最好使用发臭的动物骨头或变质的动物血加泥土,也可使用鱼骨粉加泥土。这样的窝料,鲶鱼寻味进窝,即吃不到又喝不饱,见饵就吞;如果用面饵做钓饵,可在备用的面料当中加上适量的麸皮或玉米面做窝料。但是,无论用哪种做窝方法,都不能打窝太大,最好随钓随补。因为,实践证明,养殖鲶的恋窝性不如鲤鲫强,打窝大了也起不到好作用。

  养殖鲶垂钓的注意事项

  钓到鲶鱼后,最好要将它立即放养于事先准备好的超长鱼护中,千万不要将它盛在水桶、脸盆或其他无盖的容器中,更不能将它先仍在地上忙着去干其他事情。因为,养殖鲶近乎水路两栖动物,蹿跃、逃生的能力极强,即便是我们认为很安全的容器,它也会轻而易举地纵身蹿出,即便是干涸污水的地方它也会一口气爬行数米乃至数十米。因此,钓到鲶鱼后一定要对它妥善保管,不然,我们的垂钓果实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化为乌有。

  另外,鲶鱼的身体是异常光滑的,徒手很难抓住。钓到鲶鱼将它放进鱼护时,最好在鱼体上裹上毛巾或撒上干土再抓,不然,一旦掉到地上就很难逮住。

五、怎样红烧鲶鱼

怎样红烧鲶鱼

红烧鲶鱼是一道经典的中式菜肴,以其色香味俱佳而闻名。红烧鲶鱼的制作并不复杂,只需准备好新鲜的鲶鱼和一些常见的调料,就能轻松烹制出美味可口的佳肴。

材料:

  • 鲶鱼:250克
  • 葱:适量
  • 姜:适量
  • 料酒:适量
  • 生抽:适量
  • 老抽:适量
  • 白糖:适量
  • 盐:适量
  • 清水:适量
  • 香菜:适量

步骤:

1. 选购新鲜的鲶鱼,宰杀后清洗干净备用。

2. 葱姜切段备用。

3. 在炒锅中加热适量的食用油,放入葱姜煸炒出香味。

4. 放入鲶鱼煎至两面金黄,加入适量的料酒烹炒片刻。

5. 倒入足够的清水,使鲶鱼完全淹没。加入适量的生抽和老抽,调入适量的盐和糖。

6. 盖上锅盖,用中小火慢炖约30分钟,使鲶鱼入味。

7. 用勺子轻轻翻动鲶鱼,以免鱼肉烂糊。

8. 出锅前,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酱汁的浓稠度。

9. 装盘时,洒上适量香菜点缀。

贴士:

- 选购鲶鱼时,它的体表应光滑,鳞片充盈,眼睛明亮,鱼鳃鲜红,没有腥味。

- 煎鱼时,先将鲶鱼的一面煎至金黄,再煎另一面,以保持鱼肉的鲜嫩。

- 炖鱼时,火候不宜过大,以免鱼肉变硬。

- 鲶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常食有清热生津、利尿消肿的功效。

红烧鲶鱼色泽红亮,鲜嫩多汁,香味扑鼻,是一道美味又营养的家常菜。制作起来虽然有一定的技巧,但只要掌握好火候和调料的搭配,就能轻松做出一道让人食指大动的红烧鲶鱼了!赶快动手试试吧!

六、鲶鱼怎么养殖

鲶鱼怎么养殖

鲶鱼是一种耐寒性强、生长快、繁殖力强的淡水鱼类,非常适合养殖。鲶鱼肉质鲜美,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对于那些有一定养殖基础的养殖户或者希望尝试养殖鲶鱼的初学者来说,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鲶鱼的养殖技巧。

1.场地选择

养殖场的位置和环境是影响鲶鱼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场地时要考虑水源、排水、日照、土壤和气候等因素。一般来说,水质应清洁无污染,水深适中,水温在25℃左右最适合鲶鱼的生长。养殖池塘的周边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免有毒气体的滋生。

2.池塘建设

养殖鲶鱼主要选用淡水池塘,可以根据养殖规模选择池塘的大小。池塘的底部最好是黏土或者壤土,以保持水质的稳定。池塘的修建要保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方便养鱼期间的管理和水质调节。同时,根据养殖规模,合理划分出格子池或者养殖网箱,以便控制每个池塘的养殖数量。

3.种苗选择

鲶鱼的种苗选择直接关系到养殖效果。优质的种苗具有生长快、抗病性强等特点。在选择种苗时,要注意选用活体、体型匀称的稚鱼。稚鱼的体表应该干净光滑,没有病斑或者伤口。此外,根据养殖目的选择种类,常见的鲶鱼有鬼鲶、中华鲶等。

4.水质管理

鲶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因此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的监测和调节。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水温等指标。如果发现水质不符合要求,要及时进行调整。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更换新鲜水源,避免病害的发生。

5.饲料选择

鲶鱼的饲料以蛋白质含量较高、饲料颗粒细小的鱼类饲料为主。鲶鱼对饵料的摄食量比较大,喜好吞食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对于鲶鱼养殖户来说,一般可选择市场上成熟的鲶鱼饲料,也可以使用自制的饵料进行饲养,比如小鱼、虾皮、豆饼等,不仅能降低饲料成本,同时也能增加鱼体的口感。

6.疾病防控

在鲶鱼的养殖过程中,病害是养殖户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常见的疾病包括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要加强养殖池的卫生管理,确保疫病在养殖鱼群中不会蔓延。定期给鱼群进行体外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隔离和治疗。

7.养殖环境调控

鲶鱼对养殖环境的温度、光照和气温等有一定的要求。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控养殖环境。对于小鱼苗期,适宜的水温为28℃至30℃;对于生长期鱼苗,水温保持在26℃至28℃;到了产卵期,水温应保持在25℃左右。

8.养殖技术改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鲶鱼养殖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例如,可以利用生物发酵技术降解养殖废水,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利用光合菌技术降低养殖池的氨氮含量,改善水质;利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控等。通过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能够提高鲶鱼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结论

鲶鱼养殖是一项有前景的投资,通过合理的养殖场地选择、池塘建设、种苗选择、水质管理、饲料选择、疾病防控、养殖环境调控和养殖技术改进,可以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鲶鱼肉质鲜美,市场潜力巨大,对于希望尝试养殖鲶鱼的人来说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当然,在养殖过程中也要加强学习和实践,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养殖技术。

七、花鲶鱼养殖?

花鲶鱼就是鲈鱼

1、池塘条件:鲈鱼养殖的池塘面积是以5-10亩为宜,水深要2米以上,水质无污染、水源充足、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且交通方便,同时还需要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以及发电备用机组。

2、清塘消毒:在鲈鱼放养前需要清塘,每亩使用生石灰7-10千克,保持池水10-20公分,浸浆泼酒,7天之后加水至1米深,可一次施用二铵0.75千克/亩,两天后当池水变为油绿色时即可放养。

3、暂养方式:鲈鱼苗种目前多为海捕,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4公分,经捕捞转运等操作,鱼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提高养殖成活率,可以先进行中间暂养,在养殖池中架设40目的网箱比较方便。

4、鱼苗放养:鲈鱼暂养每立方米水体暂养苗种2000-3000尾,使用氯霉素拨酒消毒,前10天投喂卤虫幼体,后投喂新鲜鱼食,鱼种在培养至10公分左右按1.5尾/平方米投入到养成池中进行养殖即可。

八、杜鹃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5亩,池深2米,水深1.5米,池塘底泥在10厘米左右。

2、鱼苗放养:鱼苗放养规格为体长5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为500尾。

3、饲料投喂:所用饲料主要有2种,养殖前期喂鸡鸭的内脏,养殖后期喂野杂鱼。饲料在投喂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加工。

4、摄食驯化:养怀头鲶时,在养殖早期应采取摄食驯化的方法,先驯化怀头鲶在池塘四边摄食,然后改为在池塘三边摄食,随后逐渐驯化为在池塘一边摄食,最后固定在某一点投喂,这样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也使怀头鲶规格大小相近而提高养殖成活率。

5、定期巡塘:仔细观察怀头鲶摄食、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怀头鲶食性凶猛,同类间彼此残食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定期分级饲养,以减少个体间由于规格相差悬殊而出现的残食现象。

九、鲶鱼养殖温度?

鲶鱼的生活习性 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

十、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养殖技术:

1.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2.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3.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一举两得。